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卖脆梨那些年 / 第四章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被...

第四章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被...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希望大家收藏下来,多多支持。
  ......
  书接上文,继续种田。
  话说前文,我毫无防备的中了阿庆一记窝心脚,王婆也附和的骂了我一句:你这个没深浅的小猢狲,不劳大官人动手,看老身再赏他几耳刮子!
  “楼上的娘子,且慢动手!留我兄弟性命,万事好商量!”我一边在堂中乱跑躲避这死婆子,一边朝着二楼的阁楼喊。
  见我大吼大叫,她想来堵我的嘴,却又抓我不得,只得也喊道:“你这小猢狲,瞎喊作甚,大郎有病在身,小娘子给他喂些汤药,人家小俩口的事儿,与你何干!还不给我滚出去!”
  “死婆子!这点儿事,你难道想闹的街知巷闻吗?告诉你,我这个人可嘴不好,真出去了乱嚷嚷些什么,你可休怪我!”我身体忽然停住,迎着她的面棒喝了一声。我心下思量,她想把我哄走,我岂能如她的愿,不如硬碰硬,看谁吃亏。
  此时,我怒目相向,西门庆递了王婆一个眼色,让王婆往门外走,那意思就好像说今天的计划取消。
  两人正要一前一后的往外走,西门庆忽然回头喊了一句:“娘子,今日打扰了,改日再来拜访。”看似十分礼貌的一句话,却是在给楼上潘金莲发紧急信号,只见潘金莲也急急忙忙的下了楼来,也回了一句:“大官人休走,有要紧话与你体说。”
  我抚着胸口,西门庆不愧是练家子,这一脚势大力沉,踹的太狠。
  我急忙上楼去看了看,老宋暂时无碍,只是惊魂未定的看着一只碗,碗里是盈盈的黑水,看样子是没有灌下去,我想安慰他,不知从何开口,他却一只手攥住了我的衣领,我大吃一惊,他却说:“该摊牌了,休书,我写!快!叫住他们!方长,我现在的脑子不转了,你要帮我想好要谈的条件才行,不能白白便宜了他们!”
  我胸口隐隐作痛,疑似骨折的剧痛,让我凭空产生一团恶气难除,说道:“放心吧,哼,就凭我这一脚,我也不会让太舒服的!没碰他的瓷就不错了!”
  说着,我们一前一后下了楼,在一楼的小桌前,我叫住了他们三个人,他们在门前耳语了片刻,听我说话,正想出门去。
  “喂,我们来谈一谈吧!”
  “今日我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改日吧。”说着,西门庆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看此光景,我只能高声的替武大郎喊了一句:“一纸休书,也不要吗?”
  一句话,像是胶水一样留住了他的两条腿,紧忙转身看向我,又看了看武大郎,他点了点头。
  “此话当真?”一言既出,站在我和武大对面的六只眼睛,同时闪烁着某种奇异的光芒。
  “当真,但是我有条件。”
  “条件?”西门庆狐疑了一声,身后忽然闪出一个王婆来,我以为这老婆子又要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泼骂起来,岂料,此时竟然和颜悦色的在我们面前,极尽客套的说道:“大郎,有些事想通了就好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长痛不如短痛,与人方便也自己方便,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你横扒着竖挡着也没用,既然谈条件,咱就好好谈,西门大官人那银子有的事,也不会让你吃亏的!咱街里街坊的,以后还是要见面的,弄的以后脸上过不去,也是没必要的,你说呢?”
  这婆子果然有一副当枪不入的好嘴,七七八八的就把凝重的气氛搞的活分了些,至少在场面上,像是一场谈判了。
  “说吧,你想要什么?”
  “一百两!”我率先开口。老宋在后面怔怔的看看我,脸色有些不对,我心下想着,妈的,是不是我要少了?我俯身过去,悄声说:“我要少了吗?”
  我半蹲着,他努力垫起脚凑到我的耳边,说:“太多了!一百两银子,他西门庆不知道能找多少个潘金莲这样的女人了!不过我们也没必要改口,说的多了,也给他们划价的余地!”
  “哼,哈哈,你们这两个腌臜货,能合谋出这么一个数字,我也并不感到意外。”西门庆说着冷笑着,侧着脸反复的观察我们的神情,让我和老宋都摸不着头脑,他这算是同意了还是没同意啊?就在他冷笑收尾的时候,也冷冷的说出一句话来,让我俩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武大,你可知道,一百两,我能雇凶杀你几次了吗?”
  “......”
  “不过,我念惜小娘子的名分,和我与她的前途着想,你这一百两,我倒是情愿出了。为了小娘子,做一次冤大头却能省掉后顾之忧,这买卖也不算太亏,喏,这是一百两。”
  出门能把一百两放在身上的人,估计也是不多的吧,说着,两锭大银,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一锭大银50两,两锭打银子恰好就是一百两啊!
  这不是影视剧,不是小说里,平民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这么大的一锭银子,如果说,您理解不了我和老宋此时的震撼,我就给您列一个公式来解释。
  在宋朝,1两银子=1贯铜钱=1千文铜钱=1万铁钱,铜钱又叫铜子儿,和铁钱一同作为老百姓日常花销的主要流通货币。既然说到钱财上了,我就不妨再为大家剖析一下武大郎的财政,有助于诸位更好理解我们的处境。
  通过我这几天的观察,清河县一带的炊饼,平均大的卖4文钱,小的卖3文钱,而武大郎的炊饼,依靠独门秘方,又香又脆,畅销时,能够卖到平均5文钱一个。一天从早到晚,卖100张饼,就是500文钱,炊饼的做法并不需要太多原料,成本和利润间相去不大,每天的利润,保底大概是100文钱。以此可见,月收入大约是3000文钱。
  但收入,扣除日常开支与租房和其他支出,他自己的花销肯定不大,但是小潘平日里的胭脂水粉之类的消费支出,也要考虑,我问过武大,基本每月要支出至少2500文钱,这样与收入相抵,就只剩下500文钱。
  而这500文钱,还是在每日节衣缩食,不吃酒肉的基础上存下来的。
  100两,武大的炊饼要卖16个年头才存的下来!
  我脑袋飞速运转,计算到这里,才算是明白为什么之前老宋说我提出一百两的要求实在是太奢侈了!不过,好在西门庆也并没有划价,看来是真心下了想要与小潘共结连理的决心的。
  “喂喂喂,钱都摆在你们面前了,现在就给我立下一纸休书,你们最好识些抬举,拿了银子就安生过日子,不然,小心可要仔细了你们的脑袋!”
  西门庆软硬兼施,让话语权始终不在我们的这边,不过这世道,话语权哪里轮得到我们穷人,谁有银子谁才是爹啊!此情景,受了银子,老宋只能闷头用毛笔笨拙的立下休书,王婆口述一句,他就笨拙的写上一句,写完之后,众人一齐长舒了一口气。
  这纸休书,当真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释然了七八分的怨气,大家都打着各自的算盘,高高兴兴,何乐而不为呢?
  我临走的时候,本来想和老宋再说些话,但手里握着沉甸甸的银锭子,似乎有了某种底气,我看了看衣衫褴褛的自己,明日里,先去置办一身合适的衣装,才是打紧的事。不然,那青楼的门口保安,死活都不会让我进去的。
  辞别了武大郎家,想必今夜过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被毒死了。
  ......
  如果武大没有被毒死,西门庆和潘金莲双宿双飞,武松就不会打死西门庆,就不会跑路,而我推测他会一直守在老哥武大郎的身边,也就不会按照书中的剧情上梁山?
  这样强硬的改变主线剧情,真的没有问题吗?Maybe...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