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雅典
话说在早期雅典也是有王制的。比如那个在神话中杀死米诺牛的忒修斯就是雅典王。后来王权渐渐衰弱,到了公元前八世纪末,雅典进入了贵族集团统治时期。
在这个时期没有王,实行选举制。大家通过选举推选出三位执政官,来管理整个城邦。但那些最早就生活在雅典的大家族们垄断了雅典执政官的位子。因为当时执政官的选拔是有条件的,是要看“出身和财富”的。所以雅典的最高权利被控制在少数贵族家族手中。
早期的执政官有三位,其中一位负责整个城邦里的祭祀活动。还有一位是军事执政官,平时没有特权,只在打仗时拥有指挥军队的权力。最后一位执政官负责日常的行政事务。
这些执政官原来是终身制,后来改为任期一年制。在公元前683年左右,雅典人又增加了六位负责审判的执政官。这样九名执政官执政的局面就形成了。
执政官的执政是有部门监督的,这个监督部门就是雅典的“战神山议事会”。这个部门里的成员都是终身制,当然他们也都是有钱的贵族。
到了公元前七世纪的时候,希腊许多城邦里都出现了僭主。僭主就是通过武力暴动夺取政权,自立为王的人。
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库隆率领一帮人马发动了武装暴动。他们和雅典公民军作战,最后却失败了。雅典人在执政官美伽克勒斯的领导下,对叛军紧追不舍。叛军最后无处可逃,为了活命他们躲进了雅典娜的神庙里。
在神庙里杀人是对神的大不敬,这种事希腊人是绝不会干的。后来美伽克勒斯答应他们只要走出神庙就会保证他们的安全,这些人信以为真,不料刚一出神庙就被消灭干净。
库隆事件给统治雅典的贵族们很大震撼。他们不得不改革了。在公元前621年,当时有一个执政官叫德拉古的。他把原来贵族统治雅典所用的一些不成文的法,编撰在一起形成了雅典的第一部法律,这就是《德拉古法》。
《德拉古法》颁布后雅典进入了法制社会,所有公民都受法律制约。
德拉古还对九名执政官的选举办法进行了改革。
九名执政官的参选条件为:“财产不少于十米那并且没有负债”的公民。
九名执政官的投票权改革为:所有能自备武器的公民都有投票权。原来只有少数贵族才有投票权。
德拉古改革后,打破了贵族们垄断执政官官职的局面。
然而德拉古的改革并不能有效地缓解雅典当时的社会矛盾。
雅典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沦落成所谓的“六一汉”,也就是把自己收入的六分之五上缴给租主,自己只得到六分之一的贫民。这些“六一汉”随时面临被卖为奴隶的危险。
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雅典的社会矛盾日益加重。可以说随时都有发生政变的危险。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雅典的首席执政官。面对岌岌可危的雅典社会,梭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颁布“解负令”禁止本邦公民被卖为奴隶。从新设立了400人的公民大会,确立了陪审团审判制度。
他从新划分了公民的四个等级。凡年收入超过500斗的公民称之为“500斗级”;不到500斗但超过300斗的称之为“骑士级”。这两个级别的人都有资格参加九名执政官的选举,和一些高级官员的选举。
收入不到300斗但超过200斗的称之为“双牛级”。这个级别的公民可以参加一些低级官职的选举。
收入不超过200斗的公民被称之为“佣工级”。这个级别的公民没有资格参加任何官职的选举。但他们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团。
梭伦的一系列改革,大大缓解了雅典的社会矛盾,把雅典的民主制度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梭伦改革过去20年后,雅典社会有了新的矛盾。当时的雅典社会可分为三个阵营,大致上可以说是,“专制派”和“民主派”还有“中间派”。
“专制派”里大多是一些贵族,他们想拥有一些特权,对平民参与政治很不满。
“民主派”里大多是一些不太富裕的农民,他们向往民主希望从贵族那里分得更多的权益。
“中间派”里大多是一些工商业者,这些人看不惯贵族们拥有特权,也看不惯普通老百姓有权参与政治。
这三个阵营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几乎就像是内战一般。
后来“民主派”的领导人庇西特拉图见另外两个党派坚决抵制民主,他决定发动战争武力夺取政权,把民主强加给他们。就这样“民主派”的庇西特拉图发动了政变,武力夺取了政权,建立起来专制的僭主制,自己做了僭主。
由于他本身是支持民主的,只是因为另外两个党派极力阻挠民主制,他才不得不发动政变,用自己手里的权力使他们不得不接受民主。
所以庇西特拉图当了僭主后,实行的政策大都是有利于下层平民的,他成了下层平民利益的代表。
但五年之后,“专制派”和“中间派”联手打败了庇西特拉图,把他驱逐出了雅典。
随后,各党派间继续争斗,又闹腾了六年。
后来“中间派”又转向了“民主派”,他们和“民主派”结盟。庇西特拉图又回到雅典从新执政。可好景不长,执政了仅六年。“中间派”又和“民主派”分裂了,庇西特拉图再一次被驱逐出雅典。
这一次,庇西特拉图在外蛰伏了十年。在公元前533年左右,他率领一支雇佣军从新杀了回来,并一举打败了雅典公民军,从新夺取了政权,再一次当上了雅典的僭主。
庇西特拉图死后把僭主的位子传给了他的儿子希庇亚斯。据说希庇亚斯刚继位是还不错,实行的还都是他父亲时的政策。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使他性情大变,变的暴虐起来。
希庇亚斯本人还算不错,可他的三弟塞塔卢斯是个不成器的玩艺儿。这塞塔卢斯作恶多端,雅典有两位公民忍无可忍决定刺杀他。
这两个刺客决定在一次祭祀活动上刺杀塞塔卢斯。可他们赶到现场时发现塞塔卢斯没来出席活动,来的只有僭主的二弟希帕库斯。最后这二人就把这希帕库斯当成了替罪羊,给刺杀死了。
自己的二弟无故被人刺杀,僭主希庇亚斯很受刺激,据说从那时起他就变的残暴起来。
僭主希庇亚斯后来下令驱逐了一个家族,也就是阿克门尼德家族。因为这个家族长期对他表示不满。
这阿克门尼德家族可不简单,后来的克莱斯提尼和伯力克利都是这一家族的人。
被驱逐后,这个家族的首领克莱斯提尼率领了一支军队想杀回雅典,没想到却以失败告终。
可这克莱斯提尼还不灰心,他打算利用斯巴达人。他买通了阿波罗神庙里的女祭司,让她在斯巴达人来求神谕时,对他们说去攻打雅典的希庇亚斯。
斯巴达人和雅典僭主本来相处很好,更谈不上有仇恨。可怎耐神谕一再的指示让斯巴达人去攻打雅典。
最后,在公元前512年斯巴达人派了一支军队去攻打雅典。在军队出发前斯巴达人还专门派了使者去雅典告诉僭主希庇亚斯。只要他带领他们的家族离开雅典,斯巴达就不会再发动战争。遭到了希庇亚斯的拒绝。
于是斯巴达向雅典发起了进攻,希庇亚斯借来了帖撒利的骑兵。打败了斯巴达人,并杀死了他们的主帅。
斯巴达人大怒,国王克里奥美尼亲帅斯巴达主力军,前来攻打雅典。结果帖撒利的骑兵被打败,雅典市民早就厌恶了希庇亚斯的残暴统治,也趁机暴动了,和斯巴达人一起攻打起雅典。
在攻城的时候,僭主的家人想逃出城外,却被逮个正着。这其中就包括了僭主的几个孩子们。
僭主为了换取孩子们的安全,只好弃城投降。于是雅典也结束了僭主统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