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九王爷与蒙面人深夜交谈到很晚,拂晓时分,那蒙面人才离去。或许两人密谋的事只有这两人自己心里清楚。
这位九王爷身材不高,很瘦,如刀刻般脸上留下的多年的岁月痕迹,额头凸起,给人的感觉就是满脑子的主意,数不清楚的计谋,总喜欢背着手走来走去,像是在思索着什么。一双大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仿佛一切都是在他的手掌心中,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中。
九王爷与蒙面人作别之后,悄悄的关上门,准备回前院的床上眯上一会,养一养昨夜没睡的精神。他快步走过弄道,却突然发现一个人影刷的一声闪过,他心中猛然一惊,“不好!”他快步寻着人影闪过的方向走过,又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生怕惊扰了这个人影,或是府里的人。
人影飘过了前院,不见了踪影,九王爷站在前院里下面的一颗大树下,露出一双鹰一样的眼睛搜寻着整个院子,没有再看到刚刚闪过的人影,又仔细搜寻了院里各屋的房门,都是紧闭着的。他这才放下心来,“或许是本王眼花了”他自言自语到,揉了揉早已疲惫的双眼,深深的打了个哈欠。刚才只顾紧张搜寻那个闪过的人影呢,自己都忘了疲惫了。
九王爷心里明白,自己如果心里没鬼,就不会怕鬼敲门,毕竟昨夜蒙面黑衣人的话深深的刺痛了他的心,此时的确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东宫太子尚未成年,皇上现在又身陷囹圄。自己这么多年苦心经营,卑躬屈膝,难道正是为了自己心中那向往的宝座吗?这次派大理寺丘名扬去巡察皇上的下落,一切都在自己的安排之下,丘名扬这个愣头青,为官这么多年了,还对皇上当年拿了他的状元耿耿于怀,这或许就是读书人的迂腐,认为只有在同期中夺取头名状元才算是扬眉吐气,光宗耀祖,在官场打磨这么多年,这个丘名扬还是心中没有城府,自己对皇上那点小心思还是不懂得掩盖,这次本王力荐他去巡察皇上失踪之事,正是利用你这小子的这点心思。况且这小子愣愣的,也不想归入本王的麾下,那你就怪不得本王下手狠了,你走漏了皇上的真实身份,那可够你喝上一壶的。
他不想继续想下去,这些事情、计划早已经在心中推演了很多遍了,只不过眼前的一切发展的太快了,似乎连上天都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但他似乎还没有做好奋力一搏的准备。
九王爷回到床上躺了会,人以上年纪或许就容易犯困,可躺床上了却又睡不着了,只觉得两眼很涩很困,但是头脑却是清醒的,真让人烦躁。不知不觉中,他还是睡着了,梦中,他看见自己穿上了绣有飞龙的黄袍,看见自己正坐在无上宝座上接受群臣的跪拜。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扰乱了他的美梦。
“启禀王爷,户部尚书李文敬求见!”门口的下人小声禀报道。
“他来做什么,本王还没有起呢?”
“回禀王爷,李大人好像很急的样子,说今天想一定见到王爷您”
“好吧,知道了,让他先到大厅等我吧”九王爷心中十分的不爽,这个李文敬,是你挑头让皇上去微服巡察各州郡的。此时惹了祸必然是来本王这寻求本王的庇护的。
朝廷上多是分党派的,虽说皇上三番五次的打击结党营私,打击皇亲国戚势力,但是谁不涉入党派之间,谁在危难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到身单影只,力量薄弱。再加上没有靠山依靠,别有用心的人轻轻一推你就会掉下庙堂。
李文敬一大把年纪了,自己本想着当好这个户部尚书就对得起皇恩浩荡了,他是个老实人,不知道结党营私,只知道为皇上分忧解难,尽好本分,做好皇上交办的差事。不想参与其他官员热衷的党争之中,可他想的太简单了,身处这个官场中,又怎么能做到独善其身呢?这次进谏让皇上微服巡防各州郡本想着体恤民情,彰显皇恩浩荡,让各州郡的达官贵人们捐钱捐物,弥补国库的空虚,共度灾年。可谁曾想,唉!
九王爷还躺在床上,他暂时还没有想起来的意思,他也想故意晾一晾这个李文敬,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是那么的冲动,让皇上在这样的灾年微服巡防的主意你都能想得出。况且,户部是朝廷的大部,大家眼中的肥肉,这几年这个李文敬唯皇命是从,本王自然是无处插脚,这次想求助于本王,那本王当然要好好驯服他一下,日后必然能为本王所用。
九王爷心中不免得有些窃喜,自己又将收服一员大将。
大约等了快一个时辰,九王爷才慢慢悠悠的走到大厅,看见李文敬在那里走来走去,好生着急。
“李大人,怎么这么早来本王府上啊?”九王爷轻声细语的说,他进门的时候,李大人竟然没有注意到他,所以他就先开口说话了。
“哦,拜见王爷,”李文敬这才缓过神来,自己只顾想事情呢,却不想走了神,双手赶紧抱拳向九王爷作揖鞠躬。
“免了,李大人今日来找本王一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吧?平日里很少见李大人来本王府上啊”九王爷故意这么刁难眼前的这位李大人。
李文敬心里十分着急,竟然没想到怎么回答九王爷的这番话,自己平日里的确很少来王爷府上,那是因为自己平日里也没什么要求王爷办的事。
李文敬一时词穷,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王爷。“请王爷恕罪,下官知错了。还请王爷不计下官平日之不敬,给下官就眼前指条明路”
“李大人说哪里话,本王也就随便一提,怎么会挂在心上呢,李大人此次遇到了什么样的难事要本王协助的?”九王爷明知故问的说道。
“王爷一向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下官在朝堂上进谏皇上微服巡防以赈灾年的馊主意闯下大祸了,现如今皇上被歹人所劫,国体不稳,都是老臣之罪过,老臣深知罪责难逃,但是老臣也是一片忠心,想着皇上巡防之后必然各州郡沐浴皇恩,灾年必然能够过去,可谁曾想,自己却陷皇上与险境,老臣不知如何是好,还请王爷明示!”
“李大人一向忠心耿耿,为国为民,实乃众臣之楷模,现如今皇上虽被歹人所劫,但是一切都在奋力搭救中,李大人不必过于自责了,你的谏言也是为朝廷着想”
李文敬听着九王爷的话,心中稍微有点舒服点了,谁都爱听好听话,可李文敬不知道,这位九王爷一旦帮了你,日后那一定是要吃定你的。
“李大人不必过于担心了,本王知道了你此次的来意,本王一定会在皇后面前替你求情的。”
此刻的李文敬像捡了救命稻草一样的激动,
“多谢王爷,老臣必定......”
“行了,李大人,不必过于客气了,本王答应你的事必然会做到的。今后李大人或许可以和本王多走动一下啊”
九王爷不愧是心里高手,对待李文敬这样的官员,他只有给他个下马威,再给他个上马石,一上一下,就能收服此人。
李文敬既然得到了九王爷的允诺,自然也不太好呆太久,毕竟自己也是第一次等王爷的府门。
李文敬走后,九王爷心中一动,眼前朝廷的确人心不稳,或许正是有利于自己的时候到来了。他急忙叫来自己的一个心腹,命他取来侍候已久的信鸽,并在心腹耳边私语了几句,心腹急匆匆的赶回后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