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很少有人知道,“神通”本是梵文的意译。
神,指心念。
通,为通达。
神通即心念通达,秉持不动真我、知众生万物,能以己心观照他众心念而不染。
这是佛、菩萨、阿罗汉等通过修持禅定所得到的神秘法力。
到如今,“神通”二字已经变成了一切神奇而高超的能力的概括了。
忘仙宫长老的本领,可算是神通么?
红袍大判的手段,可算是神通么?
陆决明知道自己的判断并不重要,但是看到了钟正南和寿天君的交手,他只是觉得:
如斯神通,壮哉神通。
果然通神!
时间回到钟正南通报姓名后的那一刻。
红袍大判背负起双手,其挺拔的身躯宛若高山,纵八面来风,我自岿然不动。
寿天君提剑在手,衣袖翻飞,身形如一朵孤云,飘然出尘,仿佛随时都要乘风而起。
同样是高手对决,此间的气氛全然不似芈羽和朱邪对战时那样,紧张到一触即发。
身处战场边缘的陆决明甚至隐约闻到了花香,那是如空谷幽兰一般捉摸不定但又沁人心脾的独特味道。
一段信息不知通过什么方式传进了他的脑海,总之,他明白了,这是自然之道。
相比于神秘难寻,记载寥寥的神道,一直躲在世界背后的修真者们还是留下了更多的蛛丝马迹。
在失去了生活目标的时光里,陆决明阅遍群书,也按图索骥访遍名山大川,对于修真者的世界,他其实是颇有一番了解的。
上古之时,有仙人行走在大地上,自称先天入道,生而知之,超然物外,长生不死。
他们上体天心,教化万民。
道生仙人——在残留至今的典籍里这样称呼他们。
随后,有一部分古人仰慕仙人的风采,学习仙人们的术法,效法仙人们的境界,试图也去靠近那名为道的至理。
这些人自称为修仙者。
当许多年过去了,大地上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声称已经触摸到了仙人境界的门槛。
等所有人回过神来想要寻找仙人求证的时候,仙人已经不见了。
就像他们神秘的出现,他们终究也神秘的消失了。
修仙者就此失去了学习的目标,甚至奋斗的方向。
修仙的路,断了。
有人绝望的哭喊:仙人已经抛弃我们了。
一个叫做姜子牙的青年站了出来:我要走出自己的路,我会叫它神道。
少部分人就此随他离去。
大部分人还在原地彷徨,众生陷入慌乱,直至南华,冲虚,通玄,洞灵四大真人站出来定鼎枢机:仙人既去,缘何修仙,去伪存真,当修真矣。
再过些年,以吕氏一族为首的修真者联盟“忘仙宫”成立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派加入,修仙者,不,修真者们,终于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到了今天,在世界的背面,也从未缺少过修真者的身影。
其实陆决明选择神道而非修真的原因非常简单:第一,他不喜欢盲目跟风;第二,他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东西;第三,他找到了钟正南。
修真者的名字听上去挺高端,本质上仍然是道法自然,炼气化神的老一套,只是去掉了大部分抄袭自仙人的痕迹,被改良的更加适合人类使用。
神道却不同:借由辅佐武王伐纣,姜子牙发现了人类本就拥有的力量——信力。
凡人借由苍生信力,从本质上获得世界认同,这种行为和当代计算机黑客直接盗取系统底层代码获取最高权限的行为没有什么分别。当然作为一种修行偏门,其难度也不是一般的高,而且相比循序渐进的修真之路,神道修行全无规律,毫无定数,所以近代以来,几乎没有人走上这条路。如今,神道已经和仙人一样近乎于传说了。
若不是钟正南的出现,陆决明也不会真的下定决心开始神道修行,但如今的陆决明则感觉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上苍安排好了的。
我可以,成为神。
我注定,成为神。
当陆决明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的时候,寿天君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剑气试探对手了。
无数看不见的气息在寿天君的牵引下像游鱼一样灵活穿行,逐渐靠近了红袍大判,可惜无论如何催动,鱼群一般的条条剑气只要靠近红袍三寸,便如石沉大海,再也没了消息。
虽然在言语上始终藐视对手,然而经验丰富的寿天君还是明白“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个道理的。
寿天君松开了持剑的右手,然而古剑却停滞在半空中纹丝不动。
阴云密布的天空中,有声声闷雷滚过。
“得罪。”高傲的寿天君头一遭在言语上做出了让步,没有再咄咄逼人。
这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即使是忘仙宫辈分最小的道童也知道,天雷至刚至阳,专克鬼物。所以就算是寿天君这样不讲理的人,也觉得动用天雷来对付地狱判官钟正南,确实是有些趁人之危的意思。
然而直觉告诉他,面前这个对手,值得全力一战。
钟正南毫无表情的看了看天上的乌云,墨色的眼底沉静如水,不知是无知无畏,还是有恃无恐。
寿天君并未因对方的淡然态度而分心,他一面用剑气操控着自己的佩剑防备着对方的动作,一面颂念起某篇道经。
“普化宝诰,志心皈命礼。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
一篇再普通不过的《普化宝诰》,唯有寿天君知晓它的使用方法。
驻世天君寿景文,在忘仙宫中一直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起于微尘,毫无背景,成就自己靠的不是仙缘,而是拼命。
为了活下来,拼命;为了进入仙门,拼命;为了修炼,拼命;为了成为真传弟子,拼命;为了成为门派长老,拼命。
就这样,在“谪仙人”白玉蟾见到三流门派长老寿景文的时候,发出了感慨:“先命后性,性命双修,你不如我;一心求道,别无他顾,我白玉蟾,不如你。”
也是这样,寿景文成为了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的关门弟子。
据传谪仙白玉蟾曾任天庭神霄雷霆吏,到了如今,传言的真假已不可知,然而其雷法之强,却毫无疑问。
至少他的关门弟子就是当世雷法大能。
至少寿天君以雷法劈人,从不用第二招。
没错,寿天君擅使雷法,擅用刀。
他那把名贵的佩剑只是无聊时拿来耍耍的小玩意儿罢了。
“消灾忏罪,请福延生,功圆行满,大道证明。”两百多字的经文,寿天君一口气念完,却字字清晰。
天空中的乌云积聚起来,隐隐有雷光在云中窜动。
剑眉一扬,这位高大的老者高举双手,神情中是难言的虔诚,他高声喊到:“恭请——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一种奇异的波动从云中探出来与寿天君的气息交缠在了一起。
钟正南的脸色变了变,他摆头向城市远处的某个方向瞥了一眼。
同时在天上,乌云终于耗尽了最后的力气,再也无法凝聚成浓重的一团,向着四周扩散开去。
天空里只剩下两颗宛如星星似的光点。
星星开始坠落。
狂风在哀嚎。
有两股比他们更加强大,更加纯粹的力量,无视了他们的阻拦,粉碎了它们的身体,义无反顾的冲向地面。
像是过了很久,也似乎只有一瞬间,两道耀眼的光华坠落到了大地上,坠进了寿天君的手心。
“嘿——呀!”低沉的吼声响起,寿天君衣衫尽裂,只余半条青色长裤还勉强挂在身上。
本该是很好笑的场面。
本该是。
可陆决明看着浑身肌肉虬结,状若天神的寿天君却笑不出来。
老人很强。
不用看自己身上吱嘎作响、摇摇欲坠的保护罩,单凭作为生物的本能,就可以轻易地得出同样的结论。
自己身上的每一条神经,每一颗细胞都在叫嚣着传递诸如“快逃”、“必须走”、“会死”之类的讯息。
他没有动,不是因为他不想走,而是他实在是非常想看到,钟正南所说的神道威能。
欲望终究战胜了恐惧。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好奇可以害死猫吧”。
寿天君掂了掂手中的一双电光,满意的点点头,开口说道:“家师常说:‘万法从心生,心心即是法’,我资质驽钝,只能领会一二。单雷法一项,也是虚耗百年时光,才能做到‘万雷从心’的境界。”
他单手挽了一个刀花,纯白色的电光划过空气,留下了一串嗞嗞啦啦的声响。
老者伏下了身子,竖起闪电刀锋直指目光里的红色衣袍,蓄势待发。
“还请大判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