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西北名山秋鸣山,似一根拤在西北咽喉里的骨头。此时正值隆冬季节,西风猎猎,白雪皑皑,狂风袭卷雪粒翻滚,似万马奔腾扬尘而过。前朝著名诗人王大家曾负笈游学至这秋鸣山,挥毫写下诗句“秋鸣山外秋鸣关,秋初草黄秋深寒”,因此秋鸣山才得以名扬天下。如诗句所言,这一带秋深便已入寒,冬深寒意自然更盛。
“呼。”
一匹骏壮白马呼出一口热气,细细咀嚼着刚从雪里刨出的一棵枯草。骏壮白马之上坐着一个中年武将,他轻轻拢了拢西凉狐裘大氅,凝望远方。
“狼烟烽火后,江山三分瘦。”
骏壮白马身后跟着一个跛脚老驴,跛脚老驴的主人是一个头发凌乱的老头,他的胡子似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打理,已经粘作一团,身上唯一值些银两的东西似乎就只有一件满是缝补痕迹但仍是有羊毛絮露出来的破羊皮大袄。他用麻绳在腰间绑着一只酒葫芦,双手缩在破旧的羊皮袄袖内哆哆嗦嗦地说完后扭了扭腰,似乎是胯下跛脚老驴的脊背硌得他有些不舒服。
“最近京城那边的士子学流可是十分推崇你许大诗人的诗,可惜跟了我苏北骏,你却做不得诗人,只能做个坑杀十万乱军的老屠夫。”中年武将扭头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骑着跛脚老驴的邋遢老头。
“文人一杆笔,将士百具骨。咳,咳。”邋遢老头从腰间抽出酒葫芦,狠狠灌了一口,然后剧烈咳嗽起来。
若是有西凉军士在此地,赫然会发现二人正是楚王朝西凉道的将军苏北骏和其谋士许若襄。
“西凉与拓跋叛军一役,始于前年深秋,今年入冬方才平定,这场战事让我西凉伤筋动骨,没个四五年,又得缓不过劲。”骏壮白马背上的苏北骏翻身下马,用脚使劲跺了跺雪层,凝眉说道。
“前年深秋,拓跋氏的军队进犯西北门户阳城,阳城关守军不出三日便被拓跋军打得溃不成军。朝廷三次加急军令,命我西凉二十万铁骑奔赴西北增援。当时我就上书朝廷要求先派离阳城最近的楚玉雄军队前去解西北之急,然后我西凉军在增援楚玉雄,夹击拓跋军队,叫他首尾不能相顾,以此在短时间内平定叛乱。可朝廷以楚玉雄需要预防北线军事为由驳回折子。我西凉军从西凉奔赴这秋鸣关本就是长途奔赴行军,粮草辎重自然跟不上行军速度,只能带部分粮草作前期之用。战事吃紧,粮草短缺之际,朝廷的粮草辎重补给迟迟不来,这样一来,本来可以在几个月就解决的战事整整拖了将近三年。”邋遢老头许若襄忿忿地说道。
“楚玉雄不过是朝廷安插在西北战线的一颗棋子,整个西北粮草都握在楚玉熊这个西北总督的手里,不就是为了牵制我西凉军。”苏北骏拨了拨肩头的雪粒轻声嗤笑。
“如今楚王朝面临内忧外患,不说旧韩余孽勾结南面蛮夷想要推翻楚王朝这些外患,就说这近几年内民间反楚情绪激烈,各个藩王又是拥兵自主,因此楚家天子的当务之急就是削藩,只有安内才能攘外。而我西凉自古就是军事重地,近几年在贸易互通的政策下,经济也是十分繁荣,这块肥肉,朝廷早已垂涎已久。不过朝野里以张灵慵为首的削藩派也知道,西凉远离京师,加之将军在西凉威望极高,所以朝廷不敢逼得太急,否则就会把将军逼成下一个拓跋明。如今拓跋氏叛乱,朝廷总算找到了削弱西凉的机会,楚玉雄压着粮草辎重不来派兵增援,就是为了看到我西凉与拓跋拼个鱼死网破,最后朝廷收拾残局,这西凉到时也就成了他楚家天子的到嘴肥肉。”许若襄扣了扣鼻孔,然后在跛脚老驴脖子上的杂毛一抹。
“这定是那张灵慵的计策,他料定我苏北骏不会抗旨,故此给我西凉出这难题。”苏北骏再次踩蹬翻身上马,勒了勒缰绳,感叹道。
“张灵慵是个大儒才子,可惜了,离死不远喽。”许若襄若有所思地说道。
“你们读书人不是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为何就连张灵慵和你许若襄这等大儒也入世做这追名逐利的勾当?”苏北骏打趣道。
“在山野里面烹茶煮酒最是清净洒脱,却大多又是些个沽名钓誉之辈,纸上文字,终究还是不如骑着个老驴看尽人间百态。”许若襄揪着老驴脖颈的杂毛说道。
老驴有些吃痛,后蹄往后踩了踩,似乎是踩空了步子,猛地一惊。
“娘哎,你个欠刀子抹的畜牲。”
许若襄被老驴结结实实地摔到了雪地上,然后歪着个脖子朝老驴咂吧咂吧地骂道。
“老许,扯呼一个?”苏北骏豪气道。
“这个好。”许若襄咧着大黄牙抻开了嗓子高喊:
西凉的酒哎,壮我心中胆哎;
西凉的马哎,载我去出征哎;
西凉的婆娘哎,暖被窝哎。
苏北骏也高声喊着,突然眼泪夺眶而出。他眼前浮现出前年入秋一幕,那时候将军驭白马,谋士跨跛驴,西凉二十万将士西凉入北关,人人高唱西凉大酒歌:
“西凉的酒哎,壮我心中胆哎;
西凉的马哎,载我去出征哎;
西凉的婆娘哎,暖被窝哎。”
而现如今,八万冻骨埋在秋鸣山上,只余十二万西凉将士扛旗回北凉。那八万将士,日后与西凉,南北相望。
苏北骏与许若襄几乎下马,朝秋鸣山重重三拜,此时狂风灌入山口,似那八万将士呜咽:
“塞北雪,作雪粮,来年坟头纸几张,酒几两,将军你莫悲伤。”
风雪扯呼,回西凉。
……
楚王朝元武四十八年入深冬,由西凉道往京城安阳方向的驿路上有一白马疾驰。不久,一条消息传遍京城:
深冬,西凉军与西北叛将拓跋明决战于秋鸣关,西凉将军苏北骏利用大雪封山之日,将十万拓跋乱军赶入秋鸣山崖后的大雪窝,拓跋全军覆没。
紧接着朝廷内宦孙道尊携一道皇诏入西凉:
西凉将军苏北骏平乱有功,加封西凉王,位列三公,大楚皇帝正月设宴太安城,宴请西凉王,请西凉王携子赴宴。
一时间,无论是士子名流,还是贩夫走卒,皆是聚于勾栏瓦肆,或是茶馆酒楼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