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砰砰,“初哥儿,开门啊!!”几声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平安的寂静
一大早,张易初九在睡梦中就听见了听见赵虎的敲门声,“这小子,我真服了他了”,打开了房门,赵虎兴致勃勃,眼神里都放着光,“初哥儿,你怎么还没起来啊,咋们现在可以开始了吧?”“你小子,小声点,昨日我爹娘上山采野菜劳累了一天,咋们小声点,别吵到他们”张易初对找虎的大声嚷嚷颇为不满。
“初儿,我与你爹也醒了,小虎子也是好奇嘛,你等等,娘起来给你做点吃的”
“娘,你不用起来了,你与爹先歇着,等孩儿把这东西做出来了,咋们一会就吃个,这有小虎子帮我了”
说罢,两人摆开了架势,拿出作业醒了一晚上的面团,只见张易初拿出了一个吃饭的瓷碗,到了一点点盐,唐朝的盐因为过滤提取方式的落后,并没有后世的精盐那样雪白,而是带着一点灰灰色,也没有哪里细腻,摸上手还有一些粗糙,不管了方正都是盐,有点咸味就行了,又烧了点水,烧开了兑了点凉水将盐化开,慢慢一点点的加到面团里,然后又继续揉,吩咐赵虎烧火,把火烧热后架上锅,锅里又加入昨天费了好大劲才弄到的的胡麻油,这边张易初把加里盐的面团扯了一小块先擀成博饼状,然后拿到又切成了两指头款的小条,然后又两个小条叠在一起,然后又拿筷子在中间压了一下。
“今天就做一些,让你们尝尝味,看看我这吃食到底怎么样”
张易初这三下两下,让赵虎看晕了,这到底是要干嘛呀?还没见过哪种吃食要这样麻烦了,刚准备开口询问,只见刘氏与张文修也起来了,三人围着锅台看着张易初熟练着将面团做成了一个又一个面条,这边面条也做完了,锅里油也开了,金黄色的胡麻油在锅里慢慢的透出许多小气泡,“行了,可以下锅炸了”,张易拿起一个面条,慢慢的放入锅里,又从房里拿出了日准备的好用两根青竹子做的长筷子,在锅里翻动起来。
没多大功夫,面条在锅里慢慢的膨胀起来,手指长的面条居然一会就炸成了手肘那么长,面条在高温,释放出油脂与胡麻的香气,一会儿,家里满是香味,三人闻到这香味,本来空空肚子居然咕噜咕噜的叫起来。赵虎咽了咽口水,眼睛直勾勾顶着锅里,再看二老,虽然没有赵虎这么夸张,到也看的出来被这东西的香味给勾住了。
“初哥儿,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吃食,怎么如此的香,这个叫什么名字啊?”赵虎闻着锅里越来越浓的香味,口水都快滴到锅里了,
“哎哎,小虎子,你嘴离锅远点,别等会口水滴下来了,这个啊,就叫油条”
一会儿,一根金黄色的油条便出了锅,张易初那手分给了三人,自己也撕了一下块,赵虎接过油条,迫不及待就往嘴里送,一入口,又酥又脆的油条混合着面香和胡麻的香味在口中炸开,仔细尝尝还有一丝丝咸味,太好吃了,自己这么大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吃食,又香又脆,两口就把小半截油条吃了干净。再看二老,也是被油条的的美味给惊艳到了,怎么如此简单的东西,确实如此美味,当真是太好吃了!
张易初自己也尝了尝,还行,没加发酵粉的油条口感虽然没有后世那么酥脆,不过也差不多了,看着三人的反应,不由得生起几分自豪感。暗自下了决心,不管在怎么艰难,我一定要好好努力挣钱,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张易初便又起身把剩下擀好的油条全部下锅给炸了,二十分钟不到,七八根油条三人吃得干干净净。
“太好吃了,初儿哥,你太聪明了,居然能想到这么好的吃食,我明天还要吃”
“哈哈哈,小虎子,我这个明天还准备上城里卖,明天你来帮忙,我让你吃个够”
听到张易初准备去城里卖,张文修问道:“初儿,这个吃食会卖得出去吗,你准备怎么卖啊”刘氏也是看着张易初,似乎也是这个意思。
“爹娘,你们放心,肯定卖得出去,这油条我准备一根卖两文,除去成本,咋们一根能赚一文多呢,爹你今天帮我做个卖油条的摊子来,明日咋们就上城里,现炸现卖,”张易初依稀记得老师曾经说过,贞观年间,民间物价较高,到了高宗时期,物价才便宜下来,五文钱能买一石米,所以对两文钱这个定价还是有把握。
看到儿子这么信誓旦旦,二老心里的担忧也被暂时放下了,一下午,张文修按照张易初的吩咐,做了一付担子,左边用黄泥砌了一个炉子,炉子下面烧火,上面可以放锅炸油条,右边用木板做成了一个有抽屉的大盒子,几个抽屉可以放面团和油盐什么的,最下面可以放柴火。担子做好了,又吩咐赵虎去上山找找看有什么叶子比较大,可以包油条用。
一下午,一副担子便做好了,张易初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爹的手艺,大盒子做得漂漂亮亮,就连四个角张文修都雕了一些花,担子看起来又干净又漂亮,赵虎也寻来了一大把叶子,张易初新想,这么冷的天,也是辛苦小虎子不知道去哪找来的树叶子了。忽然,张易初又想到了什么,又找刘氏拿了几块白布做了几个口罩和袖套还有围裙,自己可记得,给那些加盟商培训时,第一条便是要注意食品卫生,特别是当着客人的面,一定要佩戴好卫生设施,让客户吃得放心。
“初儿,你叫娘做的这几个是干什么用的,怎么生得如此奇怪?”
“娘,孩儿今天先卖个关子,明日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