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易初想起张文修说起的坊里,这坊里应该就是洛阳城了,张易初记得读书时历史老师讲过,唐朝时期,洛阳是当时的经济政治中心,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登基之后复都制又称“东都”,城中坊市分开,坊中只能住人,而市则可以商业贸易,自己爹口中说的坊里,应该就是指洛阳城里的市了。
“爹,这洛阳城城里平时都有什么便宜又好吃的吃食吗?”俗话说,名以食为天,刘易初还是打算从吃入手,毕竟自己对餐饮还是比较了解。张文修一听这话,又几分不解,忽然又释然了以为儿子吃着汤羹难以下咽,想听听又什么好吃的,当下饭了,心里也是一叹。
“这城里啊,好吃的多了去了,平日里碰上旬日,别的不说,就说西市,那人可多啦,便宜好吃当属胡麻饼,一文钱又香又酥每次上西市,你爹我都买上一个尝尝,下次爹呀去城里给你捎上一个”
听张文修这么一说,张易初心里有了数,自己爹口中的胡麻便就是后世中的芝麻,唐朝人称胡麻,现在是贞观年间,国家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又没有什么战争,国力正在稳健的上升,这民众消费水平也增长起来了,对吃食的要求也高了起来。想到这里,张易初知道要做什么了。
“爹,娘,孩儿突然想到了一个法子,咋们家现在没有了田地,家中也没有存粮,孩儿准备做一种吃食,可以在西市里卖,肯定能赚钱”
“吃食?初儿,你从小也没去过洛阳,你怎么会做吃食?你要做什么吃食?”张文修听到儿子要做吃食,心中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额,爹,你别管了,我这个法子肯定没错,娘,你明日再去找张大娘家借点麦子,儿子有大用”
刘氏心中有些疑虑,还借粮?自己几亩水田为了给儿子治病都卖了,借了可怎么还?看到儿子踌躇满志,实在也说不出去其他话来,想到家里米缸空了,一咬牙道:“行,初儿,娘明天再去给你借点,你还要点别的吗?”
“对了,娘,你看看谁家还有胡麻,也借一袋子来,对了,还有盐,别的不要了”
“初儿,要不要爹做什么?”
“爹,明天还真的麻烦你,你这样,这样……”张易初信心满满说道
第二天一大早,外面雪也停了,刘氏便去找邻居张大娘借了一袋子麦子,又从村里其他邻居那借来了胡麻和盐,看着这一大袋麦子,张易初心里泛起了嘀咕。
“怎么了,初儿,是麦子少了吗?”
张易初也是服了自己,新想这是唐朝,光有麦子怎么办,自己要的面粉,胡麻拿来榨油,自己还能想办法解决,可这一颗颗坚硬的麦粒,心里可犯了难。
“没有,麦子够了,娘,你知道哪里能把这麦子磨成粉吗?”
“初儿,你怎么了,村口那不是有水磨吗?你从小就在那玩的呀”刘氏听到张易初这么问,还以为儿子又犯病了,赶紧进上来摸张易初的额头。
“我没事,娘,前阵子生病,整个人都有些傻傻的了,那娘,我先过去了”怕母亲再问,张易初抄起麦子就跑初出了门。来到村口水磨坊,张易初捂着手呵了口气,紧了紧袍子,看到水磨坊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磨坊是村里早年间是修建的,整个水磨坊就架在在村口这条小溪上的,这么冷的天,小溪居然也没结冰,磨坊利用流水带动水车然后再传动到磨盘,不用任何人力畜力就可以研磨谷物。
还没等张易初感慨完,老远就听见赵虎在喊“初哥儿,初哥儿······”张易初一看是赵虎,嘴角不禁露出一丝苦笑,这小子。赵虎气喘吁吁跑过来,额头上都出了毛毛汗说道:“初哥儿,我今天早少听我娘说,你娘找我家借了麦子,我就知道有好玩的,我上你家寻你,你娘说你到这儿来了,初哥儿,你也太不讲义气了,有好玩的不叫我”
张易初新想,这哪看出来有好玩的了,正好自己大病初愈,体力活也干不了,也真是拿这小子没办法“小虎子,我这不是在玩,我在做样吃食,你今天帮帮我,一会吃食做出来了,给你尝尝”
“初哥儿,你又在哄我,做吃食怎么做到水磨这儿了,算啦,算啦,你说,要我帮你干啥”
一下午,赵虎又是搬,又是铲,又是筛的,出来一身汗,一大袋麦子给磨成白白的面粉,“初哥儿,面磨好了,可以做你说的吃食了吧?”
“别急,还得准备个东西”
回到家,两人把灶里烧起了火,张易初把胡麻放在锅里炒了炒,找张文修给拿木头做了个简易的榨油机,张文修按照张易初说的,把一截木头给掏空,两边用铁片给箍紧,然后把胡麻找了块布给包住,塞在木头里,然后拿锤子往两边钉木楔子,起初,张文修还不明白张易初要自己做这个东西干嘛用的,后面看这个把胡麻榨出了油才明白,费了一天的功夫,赵虎和张易初累的腿肚子都抽筋了,终于解决了面粉和和油的问题,张易初心里不由得感慨,还有有钱好,油和面都可卖得到。
“初哥儿,现在可以做那个吃食了吧?”赵虎累得有气无力问道,张易初没回答,把下午磨的面粉用勺子舀了几勺,拿一个缸子加温水一点一点的和开,然后反复的揉,直到把面粉都揉成很紧实的面团,然后盖上了盖子,放在了一边。
“小虎子,别急,这个东西得放上一晚上才行,明天大早,保证让你吃上你从来没有吃过而且非常好吃的的吃食”赵虎本来听说还得隔夜才能吃到,一下子泄了气,又听张易初这么一说,眼神都是放了光,屁颠屁颠的回家了。
刘氏和张文修今天也是看得一头雾水,也不明白儿子到底做什么,听到儿子说明日就可出成果,也忍住没问,两口子漱洗一番,睡觉去了。
半夜,张易初躺在床上,听到隔壁二老的鼾声,心里不由得十分平静,院子的皑皑白雪映射着月光透过窗子把房里照得有些明亮了,也不知怎么的,张易初忽然特别有信心,对自己来唐朝小康生活充满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