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因为加入了不少新工,因此开会时队伍又加了一排,赵易作为卷取工站在最后一排。
正副班长站在前面开会,卷取工站在队伍里齐刷刷的低着头,拿着标签写着。
周琅先是对昨天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指出问题之后又提醒众人要赶紧上车,不要撞筒挂机。
接着轮到李童说话,一上来就呵斥卷取工,让他们放下标签,认真听。
开会的氛围一下子凝重起来。
“现在基本上都带着新工,带就好好带,好好教,该说的就说,该干的就干,别一天天的两人往一块儿一站就聊天,聊的倒是高兴的不行,东西一点没学着,到时候盯不了机位怎么办。”
“新工也是,该干就要干,该学就学,现在学会了,后面盯机位才能轻松。一天天往那一站,啥活也不干,抽烟倒是挺猛,一趟趟往外跑,一去就是半个小时,一个班才八小时,这像话吗。今天我就重点盯着抽烟这事,谁再出去半小时回不来明天就别来了,直接上交人事部,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拉丝不需要你们。”说着李童眼睛在人群中扫视了几眼,意有所指。
“当师傅的也盯着,自己徒弟也看不住,就给你撤了,带不了徒弟就别带。还有就是质量问题,新工多了,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刀伤碰伤的,不夹标签的,没写工艺卡的,这几天每天都有,让你们带徒弟是因为你们干得好,现在倒好,质量反倒降低了。”
“要是还这样,那就都别带了,全都自己干。”
“还有混纱的,咱们班多久没混纱了,昨天出了一个,当师傅的干啥吃的,不操心,混纱不扣新工的,算在老工头上。这一筒就算了,我给你们处理,但是,大家都是来这上班挣钱的,你们挣钱我也要挣钱,再有下回那就别怪我不留情,下次加倍扣回来。”
赵易站在人群中,听到混纱的事有些脸上挂不住,知道这是在说自己,感觉有些丢人,但后面发现李童压根就没看自己,心里还好受一些。
李童训斥了一顿,然后开始上班。
来到机位前,师徒两人打了一声招呼,开始正常上班。
赵易一边取号数一边问道:“昨天李童给我打电话,说混纱了。”
吴诚将纸筒套进机头:“我知道。给我打电话了。”
“没事,李童人不错,给你私底下解决了。你下回注意点就行了。记住每个纱车是挂什么纱的,别挂混,往纱车上面挂的时候看一眼,标签颜色都不一样,看一眼就能区分出来。”
“混纱分为两种情况,处罚也不一样,一种是浸润剂混纱,罚的严重,就是不同品种之间挂混;还有一种是不同号数的混纱,罚的相对轻一点,就是浸润剂是一样的,但是不同号数,比如2400的纱挂在4800上。”
“挂纱的时候盯住一辆纱车挂,其他的纱车看不要看,纱车往外拉的时候看一眼,检查一遍,一般就不会出错。”
赵易想到一种情况,于是问道:“那要是纱车满了呢?”
有时候纱车满了,已经没地方挂了,空纱车还没拉过来,又该怎么办。
“满了就等,哪怕撞筒都没事,撞筒才扣多少钱,混纱又扣多少。”
赵易恍然大悟,两相其害取其轻,哪个扣钱少就怎么办。
“当然也不至于非要这样。也可以挂在其他品种的纱车上,但是你要区分,比如纱团挂的靠外一点,让它明显点,这样才能注意到。再有就是要用脑子记着。这个比较难,毕竟太忙了,容易忘,这就是看个人能力了,要脑子里想着这件事,才不容易忘记。”
赵易牢牢记下。
吴诚随即开始卸筒,并没有因为混纱的事情生气,更没有怪罪赵易,依旧平淡。
赵易心中有些感动,心里不是滋味。
看着对方的背影,赵易想起这些天对方一直悉心教导。
其实这些天赵易知道其他新工的情况。
这些新工来到车间,大致分为两类,一部分就是啥也不干,每天背着手看着老工干,有事没事抽烟,或者满车间转悠,根本找不着人。
还有一类就是被自己师傅当成苦力,啥活都交给新工干,自己优哉游哉的站在一旁负责指挥,重活儿累活儿都是徒弟的,徒弟出了错,就立马满脸怨气责怪对方啥也干不好,一顿训斥。
这让那些新工都一肚子怨气,却又不好说什么。
赵易和吴诚在车间里则是独一份的,师徒关系融洽。
想干的时候就干,不想干的时候就站在一旁休息,甚至干多了吴诚还主动让赵易出去抽烟休息,生怕把赵易累着。
不少人了解到赵易的情况,都表示羡慕,想要换一换师傅,赵易每次听到都是傻笑,心里越发觉得吴诚人品确实不错。
赵易都记在心里的,如今看到吴诚因为混纱差点被罚,赵易心里充满内疚,于是决定努力报答对方的恩情。
赵易掏出卷取刀,主动开始卸筒。
这一切吴诚看在眼里,会心一笑。
过了几个小时,两人闲了下来,吴诚说道:“教你上车吧。学会上车就算是出师了。以后就能自己干了。”
赵易眨巴眼睛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