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春季多雨并非好事,唐州的江陵城也在下着雨···
江陵城外,百窟窿林里,传出一男子与女子的对话声...
“为了个认识一两天的青楼女子,惹了这么大一个烂摊子,值吗?”,女子孱弱问道。
男人没有说话,只是他放在洞外被打湿的裤脚却已经说明了他的犹豫,沉默良久,反问:“身子冷吗?”。
女子清冷一笑,“公子想要我就直说,不必大费周折,搭救我性命,自是感激,自是要偿还,来日无需公子多言,我定会让公子得到我。只不过,公子是救了我却也害了我,我这种人早就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得到我的人,后来都说我红颜祸水,祸患无穷,最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公子若是知趣,小女子愿陪公子一宿。
后公子便可离开...”。
“所以,你冷吗?”,男人回道。
女子微愣,言:“是有些...”。
男人起身,拧了拧被打湿的裤脚,来到女孩侧躺含情之处,先是为女孩把裸漏在裹纱之外的皮肤用一块毛毯盖好,后又在火堆处添了一把新柴。
女孩望着男人的脸,就算已经看了很多次,但每一次都感觉触目惊心,男人的脸上横七竖八的一共刻着十二道刀疤。
刀痕的结痂,让男人显得很丑陋,可以说丝毫没有美感可言。
对比之下,篝火旁的女子却生的极其曼妙,她的眼角带笑,她的眉峰如水般平静,鹅蛋脸,天生的美人胚子,最让人留恋的还是她额前眉心处的一抹莲花淡红纹,就算此时身体不佳带来的皮肤惨白却让她更加的高雅贵气。
填着柴,男人道:“世面上,走不通。我准备去‘海里’给你找个大夫,先帮你治好身上的寒毒。之后,你我便分道扬镳,你去北鼎泸州找一个叫桃花县的地方。
你就说,有个脸上有十二道疤痕的男人,让你到这里。
那里有人会收留你,先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之后再想干些什么,又想怎么活,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
男人字字珠玑,没有一句废话,更没有多提一句自己。
可女人终归心细,多提了一嘴,“那你呢?”。
男人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又坐在了洞口,独自望着天际的雨水轻飘飘地落下···
“最起码给我一个你的名字...”,女子的话轻了不少,她动情,她竟然真的动情了。
男人沉默良久,真的良久,许久才雨落平川下,说道:“岳,三山五岳的岳。”。
“我叫‘琴’,琴师的琴。”。
“很好听的名字。”。
“你也一样。”。
两人述说之际,落雨纷飞时,雨林间,有风声起,有雨声落···
岳握着匕首的拳头紧了紧,“被发现...永宁山已经派人了...”。
说罢,男人站起了身,回首再望了一眼洞中的女子,冒着大雨径直地走了出去!
后又以一种鬼魅到极致的速度消失在了洞穴外···
许隔时间不久...
远处的林内,又传出了男人的喊叫声。
“堂内的!何字辈师兄坐镇?”。
“温字辈,陆温容。”。
“陆师兄!十二年的交情,说杀就杀啊?”。
“你师傅让我留你一命!交出那个女人。就抓你回去,问罪。”。
“被一介风流王爷宠幸过一次的女人,就必须死吗?”。
“事不关我,任凭他说。”。
“没得商量?”。
“没得商量。”
“那再敢深追,师兄,师弟可就要动手了!”。
“若敢叛教,格杀勿论。”。
“这是我的道,我入堂可不是为了行我心不符之事的!”。
“无关我事,奉命行事。”。
“陆温容!本看在同门一场,我不想对你动手,你是知事之人,当真要与我为敌?”。
“我乃奉命行事。”。
“好吧,有胆识就入我这局!”。
“自是入得。”
隔空的喊话声越来越远,琴姑娘知道,他这是在引蛇出洞...
但琴姑娘当真不晓得,岳到底为什么这样做,自己和他的缘分,无非也就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无数戏子花魁,公子王爷,风流剑客中,如堂前过客,飘散无影,只有他光站在那里,就让人心疼。
可能从那时起,他俩人的关系便再也纠缠不清了···
世间的事很难讲,人与人更难讲,但就是这样,才让人脍炙人口。
风浅夜已深,雨停。
丙记胡同,刘阳安如往常一般,揉着面,脸上笑呵呵,满头大汗地干着苦力。
往日院子里,只会有他一个人和面揉面以及苦役的身影,可今日不同寻常的是丙肆元就坐在那张摇椅上,默默地瞧着他。
摇椅摇啊摇,摇到月光浮照...
丙肆元开口,“阳安啊~”。
这还是丙肆元第一次如此轻声细语地叫他的名字,平日里,只会高声呐喊:“红花”或者“小子”。
今日的不同寻常,让做活的刘阳安身体微滞,俗话说得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岂非刘阳安此般心性者,面对此话,都能被吓得瑟。
可刘阳安却是什么样子?他先是用自己刚刚不小心微滞的身体来代替自己的茫然,随后眼中带着些许疑惑,身形带着些许紧张,一脸自己好像做错了什么的样子,看向丙肆元。
那意思就是,“我是做错什么了吗?”。
丙肆元看着刘阳安的神情,平生第一次露出了笑意...
“你天生轮飞廓反,左眉泛有桃花点缀,天生小人利己之相,也属福贵之相。我算到我命不久矣,在死之前,教你点东西,算是这么多年来你跟我的造化。
在此之前,得先跟你说清楚。我教了你,你可以学以致用,但万般不可害人,倘若害人,你是活不过三十五岁的,这是你的命数,谨记,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