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十二)汉密尔顿
我应该是最后一个睡去的人,胖墩儿应该是倒数第2个。我们终于可以畅快的聊着天儿,直到他耗尽所有的电量。我想努力记住这些酣畅入梦的脸庞,因为这是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在这个小小的国度相遇。生命要承载多少次擦肩而过,才能让心变得柔软坚强。
一路上,车不断停下,不断有人被叫醒,不断有人下车。我也不断在迷迷糊糊,半梦半醒之中轮回转换,等我彻底被拍醒时,胖墩儿已消失不见,车上只剩下我和另一个女生。她面无表情的看着我,我一脸呆滞的下着车。接我们的白人男子托下我的行李,指了指我左边的一栋房子。
我这才注意到,自己身处一条幽静的小街道,两边是整齐干净一层或两层的大房子。左边的一栋房子门口,一位中年白人大妈正笑容可掬的望着我。白人男子快速和她聊了两句,就又上了车,一骑绝尘了。我知道,这应该就是中介给我安排的homestay了。而她准确来说,就应该是homestaymother了,简称后妈。
我连忙振作精神,重整表情,热情洋溢,春风拂面,又说hello又鞠躬。她也边说welcome,边帮我拿行李。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终将静好。
若干年之后,我在给学生讲欧美人住宅,提到大house的概念。那是一种不同于别墅villa的中产阶级住宅形式:前面有花园,后面是车库,爸妈儿女一个不少,猫狗鸟一应俱全,其原型就来自于我最初的homestayhouse.
我见到了我那干净狭小的小卧室,我见到了他那操着驻马店英语口音的丈夫,我见到了她那三个人高马大的儿女,还有那上蹿下跳的猫儿狗儿。我还知道了,我所在的这个街区叫greenfield,它所在的城市叫汉密尔顿。这个后来被戏称为蛤蟆屯儿的地方,是新西兰的第四大城市,位于奥克兰以南,两个小时的车程。
我在努力调用英迪与新东方的力量,试图与一家人愉快的聊天儿,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即使到了晚饭餐桌上,我依然在负隅顽抗,不依不饶,但很快就在他们一家人的语速与调侃中灰飞烟灭了。
土豆泥,青豆,面包,这是我如今能记起来的全部,还有餐前的阿门以及后妈唯一对我说的一句话,helpyourself。之后,就是他们的眉飞色舞,以及我的默默无言。
晚饭后,后妈告诉我,明天还有一个留学生也要搬来,我显示出夸张般的意外之喜。
第一天的晚上异常宁静,这更让我想家。虽然知道明天的是他不是她,多少有些失落,但多少也是一种期盼,于是就在思念与期盼中悄然入睡,主动将自己与汉密尔顿的和谐安详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