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说起传承,就不得不提到生物。万物都有一个功能,就是繁殖。不能繁殖,就没有新一代,更没有传承。
每一代都传承着一些属于先代的东西,也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一面,这就是生物里的遗传。
这时我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东西,就是之前我说的太上忘情。如果忘情了,那传承的性质就改变了。无论是好人坏人都可以传承下去。无论是爱与不爱的人,都可以去繁衍。因为这只是一个机械冷漠的规则。但事实真当时这样吗?
古代有一种说法“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婿,传嫡不穿庶。”这时人私心的一种体现,这并不是错。这是人生存下去必须要做的。否则手艺人人都会,就没有饭吃了。佛祖传经尚且需要“人事”,否则叫后代无钱享用。人又何尝不是?
这么一看,有私心还能算是道心吗?当然不是了。钱财在鸟兽看来是纸票和破铜烂铁而已,已经无相平等去看,钱财确实是身外之物了。但是反观之,如果把手艺传给坏人教他去害人又岂是道心?所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也是道则的体现。我可以教给你,你用它去作恶我也会收了你。这就是道的公正之处。所以古来圣贤无不著书立学,传承后世。这就是道的体现。
但是愚人见指月,见指不见月,教了未必想听,听了未必听得懂,听得懂未必会学,学会了未必去做。这也是道传承的体现。所谓与道有缘,无缘者一生难得其中精妙哉!
道则中传承的第一点,无私。
第二点,有情。
我已经说过,道最无情也最有情。如果一味无情就会滥情或消亡,这并不是真正的道则。随便上街找个人就强迫生孩子传承香火,这是道吗?这时滥情。不能传承香火我收个徒弟这是道吗?那人不灭绝了?
所谓无情并非冷漠,物极必反。这也是道的体现。
这里强调一个点,情绪与情感。情感明辨是非,知道是非曲直,有心里的一杆秤。这是真正的道,真正的本心。情绪受外物所累,受后天影响,或许扭曲或许偏颇,不尽相同。这里要明本心,平情绪,知万物之理,方才是真我。这才是道。
其中最难的不过是不让情感控制情绪。这就像肉体和灵魂不能分离。所以这才是俗人和圣人的区别。
所以传承第二点,有情无念,明晓本心。
道则虚幻广大,缥缈又现实,驳杂又精炼,无极太极,真当是妙不可言。
这里对道心的思考告一段落。
再说说易经与卜筮学。古代道家总是喜欢从周易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四面,八方,二十四节气,都喜欢以阴阳之理去概括。就连五谷也是金谷(藤蔓结果例如豆角),悬(木)谷,(树上结的例如苹果),水谷(水中食物例如海带),火谷(大豆小麦等等大田结果),土谷(类似土豆,地下结果)。我认为是为了区分天地阴阳五行八卦去推算的。卜卦术在我看来就是用相生相克阴阳变换去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如果万物都有相生相克,都有五行之理,就可以得出更深层次的结论。这就是卜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