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深深地被母亲的举动打动,那些抱怨与忧伤的情绪已置之九霄云外,此时我精神焕发,兴致勃勃地往机构赶去,只是今天吃饭耽误了些时间,所以也就迟到了一会儿,不过好在今天早上并没有课。
在机构前台,看见几个女生在翻弄着一本书,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努力地想从缝隙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书竟有如此魔力,能够如此吸引几人的注意力,但任凭我百般努力也未能见到那本书的冰山一角,无奈,我只好识趣地离开,前去琴房继续练习我的专业。
虽然上午的练习时间有足足三个多小时,但对于我而言真正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的时间也只不过一到两个小时,当感知到疲倦时是非常需要放松,而我此时更想知道她们早上看的到底是什么书,于是我假借接水的名义来到前台,虽说手上工作是在倒水,但眼睛却在四处寻找那本书;平时前台根本就没有书,而我又注意到她们要双手才能抱住那本书,按理说它应该没那么难找,尤其现在在我的眼中它应该是更为显眼才是。只是我将前台的每一次都打量过后,却连那本书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下午,我的脑海绝大部分都被那素未谋面的书占据着,我像是着了迷,也可能这就是人的本性,对未知的东西总会满怀期待,也正因如此,当那层神秘面纱褪去后,表现得总是不尽人意。
不论结果如何,我此时太渴望地想知道那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内心的欲望变得愈发强烈,就如同火山迸发之势,我再难以压制内心的躁动,决定要去找她们问个清楚,否则这种心神不宁,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东西的感觉真的让我很是抓狂。
我来到了二楼,直觉就已经为我铺好了路,它告诉我她们一定是在最里面的那间琴房,虽不敢保证她们都在里面,但至少一定会有人,我放轻脚步,悄悄来到了门外,看见里面正是魏莉莉与陈媛媛两人正在翻着一本不是多大但很厚的一本书,想必就是她们上午在看的书了,怪不得我怎么找也找不到,我猛地开了下门,说:
“你们到底在看什么书?给我瞅瞅。”
“不给你看!”
陈媛媛见状立即合上书紧紧抱在怀中。我似猜测似开玩笑地问:
“该不会是什么小黄书吧?”
“滚,你以为谁都像你啊!”
“既然不是,那么藏着掖着干什么?”
可能是被我说的话所激,陈媛媛将书拿了出来;“神奇的答案之书”几个大字赫然地出现在我眼前,我看了下使用说明:心中默念一个问题,闭上眼睛后翻开书的任意一页,再次睁开眼便可得到问题的答案。
我深知这本答案之书没有那么神奇,但不管怎样,就当是一种精神寄托了。我按照它所说的去做,睁开眼看到的是“答案是肯定的。”
“你问的什么问题?”
“当然是能不能考上大学了!”
即便它只是一本用来娱乐的书,没有任何哪怕丝毫科学依据的书,可是我的内心却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对我的肯定。
“果然,问的问题都是这个。”
陈媛媛像是早已预料到我会问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问的无非就是对自己而言特别特别重要而且又非常纠结的问题。”
魏莉莉给予了陈媛媛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趁她们说话,我又问了一个问题,紧接着缓缓地闭上眼,但是却没有立即打开那本答案之书,我此时心中还在犹豫;也是一瞬间像是想通了什么,有意地打开答案之书并将它翻到了最后一页,我忐忑地睁开眼,看到“结果是乐观的。”于是,我长舒一口气,心中感叹这个答案虽模棱两可,但就像它所说“是乐观的!”
“你又问了什么?”
陈媛媛又出于好奇问我。
“没什么,我就是想看一看总共有多少页。”
然后眼睛还特地瞟了下页数,是“333。”
“看样子还是个不错的数字。”
而这种拙劣地演技其实我自己都很难以信服……
对于最后一页给出的答案,无论刚才问的是什么样的问题,此刻而言都应该是美满的,而正当我沾沾自喜之时,脑中又像触电般刹那间闪过了一种不好的念头;“结果是乐观的。”乍一看觉得无瑕疵,可乐观不是美好,这么一想,乐观倒也不见得是一个褒义词,我疯狂地摇晃着脑袋,好似这样就可以将这不吉利的想法甩出去。
在经过几次挣扎后,我静坐在座位上,庆幸的是刚才回到了自己的琴房,不然又会为自己增添几分负担;冷静下来后,我终于感知到可能真的是想多了,但还是希望这所谓的“乐观”不要太糟糕。
刚才的焦虑还是太集中了,以至于饥饿感袭来的滋味都没感受到,于是外出买些饭单独带回来吃,此刻,我竟莫名地非常享受这样的孤独感,想着吃完饭后弹一弹钢琴,也好以此放松一下我那紧绷的神经,可事实没能如我所愿,魏莉莉毫无征兆地打开房门做到了我的对面,我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顿了顿,才问:
“有事吗?”
“今天下午的事呗!”
“什么?”
我明知故问,虽然表面上强装镇定,但内心早已乱成麻绳。
“你别装!我想问什么你心里肯定清楚。”
“其实,我确实又问了一个问题。”
“停,这些我都知道,我还知道你问的肯定与徐丽玲有关,我想问的是你为什么会翻到最后一页?”
对于魏莉莉的疑问,我感到有些意外,如果我是个烟民,想必此时肯定先会为自己点燃一支香烟,然后再向魏莉莉缓缓吐出实情。可我却只能叹着那似沉默似咆哮的气,许久才说:
“其实是出于本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果非要找个什么理由的话,那可能是当时内心想的是我与她最终的结局会是怎样,因为这是我唯一还可以去幻想的了。”
我回答了一个自认为是很完美的答案,换来的却是我们两个的沉默不语。
“它说结果是乐观的,就是不知道会是失而复得,还是……”
另一种相对不是美好的结局我没有说,因为魏莉莉听到这儿就能猜到了。
……
到了深夜,我仍旧未有丝毫困意,或者说我非常抗拒那种困意,回想起来,曾经有数不胜数的睡不着的夜晚像现在这般精神内耗,迷惘的焦虑感总是支配着我去想些有的没的;这样真的让我觉得非常的矛盾。我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也清晰地知道自己得不到什么,于是陷入了反反复复的纠结中;对于拥有和失去,我竟一时分不清哪一个更为重要……直到现在,我才终于明白:其实我的内心一直惧怕着那些在我生命中出现过却很短暂的人和事。
于是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一切痛苦都来自那飘渺到不切实际的幻想,可在现实中依旧不能如我的意;说来可笑,虽然对音乐的学习陆陆续续,但也有三到四年的时间了,理应是小有成就了,可我内心的迷惘让我不明白音乐是什么,是听不出的音程和复杂的乐理?是抽象的声乐学习方法?是弹到胳膊酸的曲子?所以,到底改如何形容呢?我这一塌糊涂的生活……
我郁郁寡欢了许久,这种消极的情绪一直难以摆脱,它好似一朵乌云在我的头上,将上面那层阳光遮挡住,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狂风大作,直到第二天的晚上才有了好转,这源于那些美术生的羡慕,他们认为我们将乐器把弄得如此巧妙远比他们整天没日没夜地对着画板要有趣的多。
可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在琴前坐的住这件事我也是喜欢并讨厌着,可依旧无数次想通过音乐去迎接我的未来,觉得会有曙光音乐能够救赎我的平庸,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更为优秀,而变优秀也是为了那最后一页。
所以说那最后一页我真的可以去相信吗?我的答案无法肯定。因为我会留有幻想,但现实也会左右我的思维,我又踌躇在现实世界与理想王国的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