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乔东大学毕业,因为报考的是师范学院,学的又是历史专业,没怎么托人,就很顺利地过了考试关和面试关,分到离县城较近的李桥中学,做了一名历史老师。其实乔东并不喜欢历史,他自幼遗传了父母爱好运动的基因,母亲曾经是全县运动会的跳高女冠军,师范毕业后又当了杨树洼中学的体育老师。从小受母亲的影响,乔东和妹妹乔兮都继承了父母的运动基因,学校里的各种体育项目从小就很优秀,体育一直很好,他自己也非常喜欢。填报志愿的时候,他想报考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毕业后当个体育老师。可惜父母反对,尤其是老妈,坚决反对,理由就俩字:“没劲!”“干长了你就会后悔”,有时候在后边又找补了这句话。既然母亲都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自己了,自己也就顺从了母亲的建议。
李桥中学在县城以北二十里远的李桥乡,虽然离家不远,骑自行车用不了半小时,但乔东还是愿意住在学校安排的宿舍里。在学校里,乔东完成工作之余,除了每天早晚各五公里跑步外,就在操场上玩球,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哪个球类后面都有一群住校生跟着他。体育老师李久海是外省人,也住在学校宿舍,哥俩也挺好,没事就组织大伙打比赛。因此,他俩深受学生爱戴。在球类中,乔东喜欢踢足球,每天中午或是晚上,得空的时候就自己踢一踢,时间一长,潘昊、于春光他们几个男孩子在一次次的玩耍中也爱上了足球。特别是潘昊和于春光,似乎有足球的潜质,很快就显得技高一筹,盘带、过人、射门,经常上演“神来之笔”,动不动就技惊四座,因为玩的热闹,引得个别女生过来旁观。因为有女生站脚,男生们踢得更加起劲。一来二去,踢足球的人越来越多,旁观的女生也越来越多,甚至按班级分成了啦啦队。在学生们的鼓动下,经常晚上的时候,乔东和体育老师李久海各组一队打比赛,这样就更热闹了。偶尔,哪方缺个队员,个别女生也跃跃欲试,偶尔一两次也上场踢了一下,这就更加吸引人了。从周日下午学生返校到周五晚上,学校的操场上就没断过人。
57岁的老校长是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老学究式的人物,别看他不爱好体育,但他对乔东和李久海带领学生踢球的事非常认可,还经常到操场里观看比赛。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年我们那会儿啊……”
一次闲聊时,他和乔东说:“乔东啊,回去给你妈带个好儿,当年你妈可是咱们县里的体育明星,老教育口的人,没有不认识你妈的。你妈这个人,别看当时年纪轻轻,但是呢,宽而柔、柔而立,直而温、强而义,为人师表,可也。”说到后边这句话时,老校长的头不自觉地晃了晃。
“大家都赞同你妈的做法,现在可倒好,这些个学生都成了宝贝疙瘩啦,含在嘴里怕化喽,捧在手心怕摔喽,一个个娇生惯养,你看这小男娃小眼镜一戴,一色的全成小姑娘了。唉,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吾忧也呀。”老校长只要一说到古文,就拿腔拿调,一只手还捻了捻下巴上稀疏的几根不长的胡子。
“校长,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慌乱什么?”乔东学着《少林寺》电影里老方丈的台词,右手顺势做了一个拜佛的姿势。
“放心吧校长,我们一定照您的指示精神把学生体质搞起来。”乔东假装扳起了脸色,“您看,校长,能不能再买几个足球啊,不够我们踢啊。”
“少贫嘴。学生健身锻炼的事,我啥时候拦过,让李久海按流程申请啊,到我这儿就批,一分钟都不给你耽搁。”
“乔东,明天晚上腊肉排骨炖豆角,回家吃饭啊。”乔东中午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
乔东毕业一上班,每周就周六在家住一晚,周五周日都不在家住,更别提工作日了。不是不想回家,周末周日约着打球,打到夜里十点多钟,到宿舍洗漱一下,就懒得回去了。主要是家里也没什么事,今年妹妹刚考上了大学,妈妈在体委办公室做后勤工作,50多岁的年纪,平时也不怎么忙。爸爸53岁,在供销社下属的贸易货站上班,离家都不远,工作也很清闲。
乔东老不回去,妈妈不大乐意。经常做个乔东爱吃的饭菜,打电话让乔东回去。
“明天周五,我和张扬约好了打球的,你们吃吧,我不回去了。”
“不行,你妹妹明天下午回来,你回家吃饭,吃完爱玩儿玩儿去。”
“行嘞。”乔东答应了。
9月的天气还是有些闷热,偶尔一阵凉风吹来,很是惬意。放学后,乔东决定骑着他的运动单车回家。尽管迎面的风带来一丝丝凉爽,毕竟是二十里的路,到家的时候,乔东还是出了一身汗。
“哥,回来啦。”一开门,正在摆放碗筷的妹妹乔兮冲他喊道。妈妈在厨房忙着,爸爸在客厅看着电视。
“嗯,妹呀,一个多月不见,感觉你黑点了呢。军训晒的吧”
“可能吧,本来我也不白呀。”
一会儿的工夫,六七个凉热菜端上了饭桌,“喝点不?”,乔东给爸爸妈妈倒酒的同时,扭头问了下乔兮。
“不会喝呀。”
“拉倒吧,谢师宴那次你可喝的挺香啊,还没少喝呢。来吧,咱家都喝酒,你肯定有喝酒基因。”乔东张罗着就给乔兮倒酒。
“喝点喝点吧,大了,但要少喝。老乔,你说呢?”妈妈在旁边搭话道。
“爱喝喝点呗,喝酒又不是啥坏事。倒上。”爸爸随口答道。
“你呀,只要提酒,就没有不同意的时候。”妈妈对老乔说道。
“行,哪有你们这样的家长啊,我一个小姑娘家家,愣是劝自己闺女喝酒。喝就喝,我上次是头一回喝酒,我觉着不赖。”乔兮双手接过乔东已经倒满的酒杯。
“喝酒是咱乔家的家风,咱俩得传承好。”乔东对妹妹点了一下头。
在饭桌上,四个人都倒了一小杯白酒,推杯换盏,扯起了闲篇。先是乔兮讲了她们如何军训,有的同学晕倒,有的同学耍奸,以及大学里上课的各种感受。说着说着,乔东向妈妈提起了杨老校长的话,叙述了几次讲起妈妈的话。妈妈说:“我知道老杨,他是工农兵大学生,靠自己的本事当上了校长。他是个老学究,说话文绉绉,背后人都管他叫‘老夫子’。没想到他还替我说句公道话,冲这点就说明他人不错。”
“是,凡是夸你的,说你好的,人都不错。”老乔接话道。
“废话!人家说的是事实!”妈妈白瞪了一眼老乔。
“妈呀,就二十多年前的那件事,杨校长说您受到了委屈,咋回事啊。我和乔兮这些年也没觉得您咋着啊。他咋说您受了委屈啊。”
“你妈当年不是逞能嘛!”妈妈刚要开口,被爸爸抢了先。
“你上一巴拉子去,你是草帽没沿儿,在这给我晒脸。老乔,你这样,今个你给我当着俩孩子面好好说道说道,到底是咋回事。”
老乔端起酒杯咂了一口,美美地吧唧了一下嘴,“行吧,给你俩说说。”
于是,老乔给乔东乔兮讲起了当年的事情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