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陈元昌校长权衡利弊后要求宋明期末考试从严管理,至少要比中心校组织的联考更严。要让所有人认识到,由中心校组织的期末考试纪律是最低标准,而不是最高标准。其他工作可以应付,但是涉及教学质量的问题,必须铁碰铁硬碰硬,来不得半点含糊。
为此,除了延续以往的考试措施之外,他们又采取了几项新措施。
以往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插花考试,宋明这次按期中考试成绩全年级排名安排考场,每个考场横四竖八共32位考生。如,第一考场为年级前1~32名,第二考场为33~64名,依此类推。
教师不能监考所任学科和所任班级,进行本学科的考试时,教师可以自愿申请参加巡考。
按照常规工作安排,主考应为冷素芬校长,但冷素芬校长请假,由宋明担当主考,陈富贵为副主考。
宋明主要负责考试的整体安排,教师监试纪律,上下沟通协调等工作。
陈富贵副主任主要负责分发和回收试卷,学生考试纪律,巡考等工作。
陈富贵说,宋主任,按你这样安排,前几个考场都是好学生,学生们你担心我超过你,我只怕你超过我,你盯着我,我盯着你,试卷捂的一个比一个严实,想抄别人的也抄不成,还用什么监考和巡考?
只是后几个考场可就不好办了,都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要不会都不会,即便想抄也抄不来呀。
宋明说,那,那有什么问题吗?
我觉得会多少可能会有问题,你想,原来他们是按班级分考场,这些学习差的前后左右常常有学习比较好的同学,他们不会做了还能东瞅瞅西看看,眼力劲儿好的也能多瞅几分。
可你这样一安排呢,前后左右都是和他水平一样差的。你不会做,他不会做,连个投机取巧的机会都没有。你说他会怎么办?
那能怎么做?只能自己去想了呗。
他们要是能自己去想,那倒好了。就怕他们做也不会做,想也不愿意想。
那,那我们总不能替他做,替他去想吧?
这事我们想替也替不了,不过,人就怕无所事事啊。无所事事就会无事生非。咱们给他安排了100分钟的考试时长,他30分钟都用不了就把会做的都做了。剩余70分钟,都要闲得蛋疼地等待交卷。
平日时上课,有事干着,有热闹看着,也许不觉得70分钟时间有多漫长。但要让他们什么也不干,就等着交卷,那这70分钟对他们来说就过于漫长了。
平日里聊天喝酒,眨眼半天过去了,也不觉得时间长。但等红绿灯的时候,等十几秒钟都觉得时间长。
我担心这几个考场的监考老师镇不住,学生们会乱的。
有这种可能,这一点我确实没想到,那你的意思咱们怎么办好?
这样的学生平日里每个班三五个我们还能应付得来。要是把他们聚到一个班,可不就要上房揭瓦上天捅漏子?我的意思是,把最后三四个考场的考生分散到前十个考场中。
这些最好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平日里互相不对付,你嫌我烂渣,我嫌你酸臭。他们互相串通配合作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些学生抄了一些,那就当做了次作业多学习了学习也没什么坏处。他们这些学生的成绩多了几分少了几分,根本影响不到我们的整体成绩,也没有几位老师和他们去较真。
太好了,我现在就改。你再给我把把关,还有哪些地方很需要修改补充的?
陈富贵在宋明大二十岁,宋明总觉得陈富贵过于保守老成,做事前怕狼后怕虎,还常常拖拖拉拉,所以那种火烧着屁股都不跑的人。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和稀泥充当老好人,缺乏领导应有的锐气决断。
陈富贵对年轻气盛的宋明也颇有微词,总觉得这小子一根筋,做事过于激进莽撞不靠谱,还很自以为是很固执。好多时候,他看到宋明有些做法比较激进时,陈富贵虽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但他自认为老将不打头三仗,也不太情愿给宋明出谋划策,他只是冷眼旁观,想等着看宋明栽跟头,以便挫挫宋明的锐气。
但偏偏宋明的这些做法成功的多失败的少,总体来说功大于过。而且宋明顾全大局,不那么计较个人得失,也从不纠结于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做事还算光明磊落,从不会挟私报复。
教师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表面上卑谦礼让,但骨子里自命清高,不止肚子里面装漏勺心眼多,也有吃口樱桃肉塞了嗓子眼的小心眼儿,最会精打细算的各打各自的小算盘。与这些人相比,宋明却是个擀面杖吹火的实心眼的后生,还算比较好对付。
虽然名义上宋明是教导处主任,他陈富贵是教导处副主任。但事实上,宋明对他这个前辈从来都是敬让三分,从来没有对他头指颐使过,很多教导处的工作,他能做的都尽量自己做,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请陈富贵帮忙。
特别是那些麻烦的棘手的得罪人的问题,宋明一般都是责无旁贷的冲锋在前,一身担当百家事。宋明做的工作多,出差错的机会自然也多,受到的责难也多。
就像宋青山说的那样,对宋明,就要好马快鞭催,响鼓重锤擂。
正因为宋明这个年轻后生在前面挡刀受箭,他这个副主任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倒也过得比宋明还轻松自在。
他也曾为自己屈居人下感到有些委屈,他也想过,要是自己当了教导主任会怎么样?
可他既不愿意操那份心,又不愿意担那份责,想想还是算了吧。
因此,他和宋明在工作上虽然谈不上什么默契,但也没发生过什么龃龉。更没有正职与副职之间那种常见的微妙,两人之间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清清白白,就像一杯白开水。
这半年来,陈富贵对宋明的态度也在慢慢的转变,至少现在他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冷眼旁观等着宋明栽跟头看宋明的笑话了。从他的内心来讲,他既不希望宋明做的太好,也不希望他做的太差。剖开自己的心照照镜子,幸灾乐祸的心思已如春冰秋露,但是嫉贤妒能的心思还是僵而不死死个暝目。
宋明不无感激地说,还是你经验丰富,想的周到。否则,这次考试,咱哥俩恐怕啥事都别干了,只能忙着帮最后几个考场的监考老师收拾烂摊子,那可就闹大笑话了。
宋明按照陈富贵的建议调整了考场,考试安排公布后,教师们一下炸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