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世间有红事,也有白事。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在哀悼故人的事里,人们也要遵循一些不可忽视的礼法规矩。
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①,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②,正梳妆。相顾③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④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⑤。
作者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是北宋文坛巨匠,诗、词、文皆精。其词开豪放一派,是豪放之宗,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注释
①思量:思念。
②小轩窗:小室的窗前。
③相顾:相对,相看。
④料得:料想到。
⑤短松冈:种着矮松的山冈,此处指苏轼亡妻安葬之处。
译文
你我阴阳两隔已经十年时间了,我茫然失措也已许久,强迫自己不去想你,但怎么能够将你忘怀。你成了千里之外的一座孤单坟冢,我又要去哪里讲述我的悲凉心境。纵然现在你我再次相逢,你也应该认不出我了,我已然面容衰败,两鬓斑白。
夜晚,我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打扮。我们相对而视,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流着眼泪。料想年年都有这肝肠寸断的时光:一到明月之夜,我就会想起你的安葬之所。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亡爱妻王弗所作。“乙卯正月”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正月,当时苏轼正担任山东密州知州。年近不惑的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备受压迫,又忆及亡妻,心情更是悲苦难耐。
丧事
在古代,当一个人去世后,其家人需要先发讣(fù)告,就是将某个人已经去世的消息告诉亲朋,也就是“报丧”。然后,就是将去世之人入殓(liàn),即将其躯体清理干净,放入棺材里面。这两件事一般都在人死后的头两天内完成。
披麻戴孝
家中若有长辈去世,子女一般都要“披麻戴孝”,其中“麻”是指麻布,“孝”是指头上戴的白布。一般生麻布不缝边,直接披在身上,而女子还要在发髻上绑上丧带。
哭坟化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广为人知,其中最知名的可能就是最后祝英台哭坟那一幕了。
梁山伯是书院里的一个书生,他相貌英俊、才华横溢、品德出众,受到师长的称赞。祝英台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家里人视她为掌上明珠。祝英台想像男人一样去读书,就女扮男装去了书院。
到了书院之后,她和梁山伯一见如故,视彼此为知己。在相处过程中,祝英台对梁山伯芳心暗许。后来,两人分别时,祝英台向梁山伯坦白了自己是女儿身的事情,并与梁山伯私订终身,等着对方来自己家提亲。
但是,书院里有一个叫马文才的无赖,知道祝英台是女儿身之后,抢先一步去祝家提了亲。梁山伯得知祝英台已经许了人家,便郁郁而终。祝英台则在出嫁的时候,绕到梁山伯的坟墓前,哭诉自己的忠贞。
这个时候,坟冢突然打开了一个口子,祝英台不假思索,一跃而下。最后,梁祝两人化作一对蝴蝶,翩翩飞去。
坟冢
人在去世之后的安葬之地被称为“坟冢”。坟冢之前还要立碑,墓碑之上既有安葬之人的姓名和身份,也有立碑之人的姓名和身份。坟冢的形制、选址等都很有讲究,有些人更是在生前就早早选好了自己的安葬之地和棺木。
陵寝
陵寝是安葬皇帝的地方。修建陵寝是皇家的一件大事,帝王通常在登基之后,就开始为自己营造陵寝。陵寝的称谓也有讲究,一般是根据皇帝的尊号、谥法或皇陵的所在地而命名。像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