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这一天,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吃喜欢的菜肴,发喜庆的红包,说吉祥的话语,又是一年春来到,真好!
原文
元日①[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②,
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曈曈④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⑤。
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善诗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外半山园,自号半山。
注释
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②除:去除,送走。
③屠苏:一种用屠苏草浸泡而成的药酒,古时在农历正月初一喝屠苏酒以求辟邪、延寿。
④曈(tóng)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⑤新桃换旧符:桃符。古代风俗,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把两块分别写着神茶、郁垒两位神灵名字的桃木板挂在大门左右两侧以辟邪,每年换一次。
译文
在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人们在暖和的春风中饮用屠苏酒。家家户户都沐浴在阳光中,用新的桃符替换旧的。
赏析
整首诗描写了大年初一辞旧迎新的热闹氛围,提到了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更换桃符等节日习俗。同时,诗人还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革除弊端、改革创新的愿望。
春节
春节又称“过年”,狭义上指农历正月初一,广义上包括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这十五天。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古时候,人们一年到头都在忙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只有到了腊月农闲时节,收获了一年辛勤劳动的果实,才能好好休息。这时候,大家就欢聚一堂,走亲访友,品尝美食,游戏娱乐,兴高采烈地过大年。
扫尘
俗话说“二十四,扫尘日”,实际上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年三十这段时间,一家人无论老少都会帮忙打扫卫生。关于大扫除,有一种说法是“新的一年,除旧迎新”,即希望自己家在新的一年干干净净、顺顺利利。这也是对新生活的一种美好期望。
年兽的故事
春节,为什么又叫“过年”?据说,古时候曾经有一只怪兽,名叫“年”,大家都叫它年兽。它有时候会从山里跑出来骚扰附近的人家,咬死山下人养的牲畜,破坏他们的庄稼。为此,老百姓苦不堪言。后来,有人发现,年不喜欢噪音,也不喜欢红色,它一听到大的声响,一看到红色的东西就会跑开。受此启发,家家户户就都贴上红纸,或者挂上红布,还点燃爆竹。年兽来到村子里,发现所经之处一片火红,并且都有爆竹的声音,它就吓得马上跑开了。从此以后,人们为了防止年兽再来捣乱,每年都会贴对联、挂红灯笼、燃放爆竹。后来,这些事情慢慢就变成了过年的习俗。
购置年货
一般在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会开始采购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果物品等,还要准备一些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与此同时,大人也会为小孩子添置新衣物,准备过年时穿。
新年道贺
新年里,人们会给长辈拜年祝寿,会给孩子压岁钱,并且常说一些类似“恭贺新禧”“恭喜发财”“新年快乐”“过年好”之类的吉利话,表达美好的祝福。这就是新年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