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讨论孩子跟大人,我先引一个问题?
人是否生而平等?
因环境不同,出生就烙下了不平等的印记。
比如,有些人,出生时就带有残疾。
有些人,出生在贫困的家庭。
有些人,甚至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有些人,胎里自带金钥匙,即生在罗马。
有些人,天生智商超群。
所以,人是否生而平等?是否只是一句谎言?
从一餐一食,从穿着打扮,从交通工具,从人际交往,从望子成龙成凤,这个社会,追求不平等,人上人才是真相。
所以,人才会拼命去追求,去努力,要不自己努力,要不卷自己的孩子努力。
第二个问题:
努力是否就能成功?
看过一个采访。
于谦对着镜头说:“我听到最大的谎言就是,告诉孩子,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拿岳云鹏来举例,扫了那么多年地,擦了那么多年桌子,突然一下就开窍了,人就成了。没那一下子,一辈子都不成。”
于谦说的“一下子”,指的是觉悟,思考。
很多人不成事,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不觉悟,不思考。
光知道卖力气不思考的结果是:越努力,越焦虑,越焦虑,则越努力,形成死循环。
可是问题又来了,如果岳云鹏再怎么思考开悟,如果没遇到郭德纲呢?
所以。
还是稻盛和夫说出了社会的真相:
“闯荡社会几年你就会明白,人没背景,没机会,没贵人,想要咸鱼翻身,比登天还难。”
光努力是不行的。
好了,现在可以看看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大人的问题了。
平常人家的孩子,基本都非常努力,这个不需要我去证明,想象你孩子现在干什么你就知道了。
就拿我自己孩子来说吧,整个一年纪暑假,除了出去,基本每天都没有停止过学习,各种辅导班,体育版,特长班,其实跟平时上学没什么区别,除了不要去正式的学校以外,大家可以想象自己小时候,有这样的暑假吗?
但是我有什么好办法吗?没有。
我知道很多道理,也知道很方法,还知道这是错的,但是我没有能力去改变他,只有去适应它,孩子呢,也一样。
但是,我可以做到一点,降低一点对孩子的期望,不过以卷他,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不因为他没有达到我最好的期望而失望。
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超群,在同龄孩子中出类拔萃,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好,希望孩子长大更好也好,其实都是奢望,其实出生与你的家庭,基本上孩子的未来就锁定了很大部分,不是吗?
我们能做的仅仅是调整而已。
喜欢一句话:
“来到这个世界,并非他们选择的舞台,并非他们选择的剧本,所以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剧本。每个人的剧本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演好属于自己的剧本就好。”
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大多数不懂我们大人的期望,只是大人强求了太多的东西。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是一场旅程。
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太多的意义,吃苦并不一定值得歌颂,偷懒并一定就是万劫不复,吃喝玩乐也不全是浪费时间,勤勤恳恳也不全是自己喜欢。
孩子想玩就让他玩,想看日落就去看,想看星星就去看,想看动物就去看,想发呆就发呆有何不可?这些世俗的不可以,不好,如果你觉得好就去做,就有意义,不是吗?
大人在社会和别人比较,或者说生活压力的缘故,把这个不必要的压力跟焦虑转加到孩子身上,用健康或者时间去换取短暂的成绩也好,骄傲也好,最终给予你的,你并不一定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