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赵镜治的老婆戴氏已经把中午饭都做好了,主食是玉米面的饽饽,菜是铁锅直接烤熟的咸鱼,还有蒸熟的虾酱,也是自己腌制的,还有自己种的大葱。
赵镜治拿大葱蘸了一下虾酱放到嘴里,吃了两口说道:“国君,这虾酱是今天在前院新弄的嘛?”
“是,上午新盛的半碗,我看了看还没完全发好,估计还要过两天才能去卖。”戴氏回答道。
卖虾酱现在是赵镜治和赵镜坤除了种地以外主要的工作,也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每年公历6月份的时候,哥俩就去村旁的大清河里捞“虾虱”,“虾虱”就是刚出生还没长大的,非常非常小的小河虾。虾虱捞上来后,先放到盆里用干净的水洗一遍,捞出来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大水缸里,然后按照10:3的比例再加上粗盐和少许水。粗盐是赵镜治从私盐贩子手里买的,很便宜。这个地方自古就有自己晒盐卖的私盐贩子,一个正常的劳动力,一天能晒1000斤左右的粗盐,这1000斤粗盐能卖到5块钱左右,当时的农民一个月的收入也就5块钱左右。这就是为什么从清朝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每个朝代都严厉打击本地的私盐贩卖却屡禁不止的原因。
赵镜治和六弟赵镜坤这几年一共置办了20口大缸,腌制虾酱的时候每口缸只能到三分之二的位置,发酵的时间根据气温和光照的影响,大概10-15天,发酵后差不多就能把一口缸填满。一缸虾酱大概70斤左右,哥俩每天会推着小推车装上30斤左右到各个村子去卖,每天去一个村子,1毛钱1斤,有的时候能全部卖掉,有的时候就会剩一点回来,循环往复,大概两个月左右20缸的虾酱就能卖干净,当然也会剩一些自己吃,所得的收入哥俩平分,卖虾酱赚的60-70块钱基本上能勉强维持赵镜治一家一年的开支,长子出生后,因为戴氏奶水不足,每个月长子都要喝掉5袋奶粉,每袋5毛钱,这成了家里的重要开支。
3天后,东边台生产队召开全体社员大会,主持会议的是队长张培斌,一位40多岁的中年汉子。
见人们都到的差不多了,队长清了清嗓子说道:“老少爷们都到的差不多了,没来的咱也不等了,今天召集大家来开这个会,主要就是对3天前咱们去公社开会的内容落实和执行,一会我给大伙说说咱们大队的家底,然后咱们大伙再一起商量商量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见没人说话,张队长接着说道:“咱们大队现在一共105户,人口485人,18岁到5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110人,划给咱的土地一共2200亩,能种的1050亩。昨天我去公社开会,咱们公社也有炼钢的政治任务,每个大队都要出工,咱们大队派了40个工,剩下的人留在村里种地。”
这时人群中有人插话道:“派那么多人去,咱这地种不过来啊,我看派几个老娘们去应付应付得了。”
张队长笑了笑说道:“妇女就算半个工,咱们队上还有这么多活要干,大队食堂马上就要成立,500来人的饭最少20个人做,妇女在咱家里干活可是一个顶一个,去公社就算半个,咱们不合适。”
见没人再说话,张队长继续说道:“还有个事,咱们大食堂成立了,食堂没有粮食,每家每户都要上交一定的口粮,够咱们吃三个月的就行,等秋后棒子(玉米)收完了,交完公粮剩下就都留在咱们食堂了。”
这时人群中又有人插话问道:“一口人交多少口粮?”
张队长等了一会,见问话的人不再说话,回答道:“5岁以下的不用交,5岁到12岁的,一个月5斤麦子,10斤棒子。12岁到50岁的一个月10斤麦子20斤棒子。50岁以上一个月5斤麦子,15斤棒子。每户需要交多少,自己回去算。三天内都交到大队。”
这时又有人问到:“去公社出工都派谁去啊?公社给钱吗?”
“公社出工咱们大队优先派还没结婚的去,不够的工谁愿意去就报名,报名人数还不够咱就抽签,公社管吃管住,一天2毛钱。”张队长回答道。
沉默了一小会,见没人说话,张队长继续说道:“对了,还有个事啊,这两天大伙把下地用的农具都交到大队来,以后地都一块种了,这些下地用的家伙在自己家里放着也没用,咱们都放到大队,统一分配使用。年底看看咱们手头要是宽裕了,咱们买两头骡子,然后再把剩下没法种的地给开出来。我要说的都说完了,大伙想想还有什么问题都提出来,往后的日子咱们就一起过了,有什么好的建议大伙说出来,咱们的目的就是把日子过好了。”
说完这些,张队长不再发言,参会的人们也都在私底下各自议论着,又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张队长见没有人发言便说道:“既然没人说话了,我再说最后一点,公社出工的事,没结婚的男青年今天回家好好考虑,能去的尽量去,结婚的想去的明天后天来大队报名,人数多了,或者不够咱们就都抽签决定,大后天我带着去公社报道,自己带铺盖,公社有食堂,不用带饭盒。”
3天后,张队长一大早带着40人的队伍向公社的方向出发了,赵镜坤也在队伍里面,卖虾酱的工作只能留给二哥一个人去做了,其实一个人和两个人去卖效果是一样的,只是家里就一个小推车,而且这个季节地里的活也不多,所以哥俩才一起出去。因为距离公社最远,东边台的人是最后一批才到的。到了以后赵镜坤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北边台的漂亮姑娘,姑娘身旁还有两个年龄相仿的姑娘,三个人在那说说笑笑的,眼睛还不时的看向赵镜坤这里,弄得赵镜坤的心又小鹿乱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