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陈威要转业回地方了。这个消息对英子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结婚二十多年来,两口子一直是两地生活。家里不论遇到什么事,都是自己独立面对,包括儿子的教育与陪伴。其中所经历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毫不夸张地说,她做梦都盼望着团圆这一天的到来,从而结束这牛郎织女的生活。
陈威没有要求政府给他安排工作,他选择了自主择业。
陈威找了一个合作伙伴一起开了一个诊所。
一辈子在部队基层从医,养成了良好的医疗习惯。所以,诊所很快就得到了周围老百姓的认可,仅仅用了两年时间,诊所就干得风生水起。
英子感觉一直手头经济拮据的日子明显改善了。
只是英子比原来更忙了,每天早上六点半就起床了,在上班之前不但要做好早饭,还要另外再炒两个菜,一荤一素,让陈威带到诊所作为午餐。
下午下班后,英子带着从单位食堂买来的饭菜,再搭乘公交车风风火火的赶往诊所。
诊所病人的流量与医院不同,医院是上午忙,但诊所是下午忙。因为,诊所接诊的病人一般都是头疼脑热的小病,患者家属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意就诊。
辛苦了一天的年轻人,回家后发现老人或孩子有病了,就会选择去附近的诊所瞧瞧。所以,每天下午六点以后,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是诊所比较繁忙的时间段。英子要去给陈威帮忙。
在诊所,英子能干了的活也就是打打杂。因为英子的护士执业地不在诊所。
陈威接诊患者,护士做治疗,而英子就负责在药房发药收费。因业务不熟悉,她干活的速度较慢,药房窗户外还时不时的有几位患者排起了队。眼瞅着快到晚上九点钟下班的时间了,英子的账还没有结完。每天都应该把当天自己班上的所有收入输入电脑,卖出的药品要与实际的收入平衡。账做不完就意味着要推迟下班。上了一天班的陈威感觉很累了,不能按时下班难免心里烦躁,便当着护士的面给英子发脾气并气急败坏的问英子:“你到底会不会干?不会干就起来,让小雅干”。其实,英子何尝不是心急如火的想下班,她也是在单位上了一天班,下班后又急急忙忙的赶到诊所帮忙来的。陈威与护士小雅吃了英子带给他们的晚饭,而英子自己都没有时间吃晚饭,此时不但累而且肚子还饿的咕噜噜乱叫。
陈威虽然平时对英子不是很体贴,但从来没有给英子发过脾气。第一次见陈威发如此大的脾气。英子心里十分的难过。她想解释,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知道现在自己说什么都是徒劳的,而且,此时的解释可能会引发争吵,她不想让别人看热闹。便眼里含着泪花,默不作声的从电脑椅上站了起来。漂亮的护士小雅此时就站在电脑旁,英子起身她便自然的落座在电脑椅上。陈威喝斥英子去拖地,自己则给护士小雅念数字,小雅那柔嫩的手指劈劈、啪啪快速的在键盘上敲击,俩人配合默契,大概不到十分钟就结算清了当天的账目。
英子心里满满的自责,她埋怨自己:50多岁真的是老了,不但脑子反应慢,而且动作也慢。不能很好的配合陈威的工作,难怪陈威今天毫不留情面的发火。
晚上,英子躺在床上脑海里不停地呈现出诊所的情景,她规划了一个既简单、方便,又快速的工作流程。她想把方案说给陈威听,但身边的陈威已经发出轻轻的鼾声,他睡着了。
第二天,陈威就告诉英子:“英子,以后你下班了就不用再去诊所了。反正去了你也帮不了什么忙,晚饭我就随便对付一口算了,你在家休息吧!”。英子想给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但被陈威给予否定了。英子心里很内疚,她为自己不能给陈威帮上忙而难过。
英子认为,家庭的成员,都有义务为这个家的兴旺做贡献。既然诊所的工作自己帮不上老公,那就应该在自己下班后给老公把伙食搞好。让陈威尽量的吃好,好的身体才是好好工作的前提。
英子每天都变着花样做饭,每顿饭都是一荤一素。不但要顾及陈威的口味还要照顾到护士小雅的喜好,因为诊所承诺要给雇佣护士提供免费工作餐。陈威也会时不时地告诉英子小雅想吃什么。小雅是一个外地女孩,年龄还没有陈晨大,只身一人来这里打拼也不容易。所以,英子也总会叮嘱陈威尽量对小雅好一点。
墙上的闹钟指针已经指向晚上八点半了,英子开始给陈威准备夜宵了。自从陈威阻止英子去诊所帮忙后,陈威与小雅的晚饭多半时间都在诊所凑合。英子每天晚上都要做夜宵给陈威补充营养。
“突、突、突”英子的手机响起,是陈威来电“喂”!“喂!英子给你说个事,最近诊所工作太忙了,小雅好多天都没有洗澡了,出租屋热水器坏了。我想让她今天晚上住在咱家,顺便洗个澡。你看可以吗?”。“陈威你感觉合适不?”。英子语气平和地反问道。“我感觉没有什么,主要是小雅想洗个澡而已”。英子觉得丈夫很可笑,自己让他对小雅好一点,结果他尽然没有边界感了,把异性接触的有效距离都忘记了。一丝不安,在英子脑海里一闪而过。但她很快给予否定。她在心里警告自己:不要捕风捉影,要信任丈夫的人品,相信夫妻之间的感情。英子迟疑片刻后,便对电话那头的陈威说:“你都答应小雅了,那就让她来吧!”
虽然,结婚二十多年来,陈威对英子一直是不冷不热的。但英子丝毫不会怀疑陈威对婚姻的忠诚。在英子的心里,陈威只是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不善于表达的一个人。对于家里的是是非非他应该心里是清楚的,自己在这个家的辛苦与努力他也应该是看到的。陈威是自己的主心骨,是自己的靠山。她相信陈威绝对不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
婆婆李桂花回乡下避暑去了。陈晨在学校住校没有回来。小卧室刚好空闲没有人住。
英子把干净床单换上,把床铺整理好。同时给热水器插上电源。
等陈威与小雅回来,英子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并把为他们准备的夜宵端上桌来。
小雅进门后,嘴巴像抹了蜜一样的甜,一口一个阿姨的叫着。看着年龄还没有自己儿子大的小雅,英子心里为自己刚才一闪而过的不安感到羞愧。
小雅吃完夜宵,英子已经帮她放好了洗澡水。
把小雅安顿好后英子回到了卧室,陈威已经躺在床上了。可能是一天的工作太累了,此时他已侧过身子睡着了。
英子因为操心早上起床做饭,夜里总是能醒来好多次。害怕闹钟铃声吵醒陈威,她从来不定闹钟,而是把闹钟放在床头柜上,夜里醒来看时间方便,每天六点二十分准时起床,七点半准时下楼去上班。
次日早晨六点钟英子就起床走进了厨房,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阿姨,做什么饭呢?”。英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扭头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小雅穿着凹凸有致的紧身内衣已站在她的身后。“哎吆!这孩子,吓我一跳,快去把衣服穿上,小心着凉感冒了。我烧一条鱼给你们带上中午吃”。
等到小雅再次穿好衣服来到厨房的时候陈威也走出了卧室。英子已把丰盛的早餐连同中午要让陈威带走的菜全部端上了桌。“你们慢慢的吃吧,上班时间到了,我要走了,吃完饭后把碗放在池子里,我中午回来洗”。英子一边说一边急匆匆地离开了家。
四十五
婆婆李桂花回家后没有停留就去大女儿枝枝家去了。两个村子是邻村,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枝枝家有一台压面机,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都喜欢去枝枝家压面,生意还是不错。有时候枝枝忙的饭都顾不上吃,李桂花是真的心疼女儿。她感觉枝枝太辛苦了。所以只要她回家了就一定会去给闺女帮忙做饭去。
枝枝家住的是二层小楼,楼房外观是很漂亮的。两口子虽然付出了辛苦,但也同时收获了财富,小日子过的殷实。
劳累了一天的枝枝半夜里忽然听到母亲住的小屋里传来一声沉闷的撞击声,连忙起来查看,结果是她的母亲摔倒在地上。原来,枝枝家没有地灯或台灯供母亲夜里上厕所照明,使得李桂花起夜时黑灯瞎火的撞倒在地上。
枝枝叫来丈夫刚子一起想把她母亲扶上床,但李桂花腿痛的“嗷嗷”直叫,吓得枝枝也不敢动了,便拿起手机就给哥哥陈威打电话。
电话铃声吵醒了睡梦中的陈威:“喂”!“喂!大哥,不好了,咱妈摔倒了,现在躺在地上不能动了,怎么办呀?”枝枝在电话那头扯着嗓子喊,同时电话里还传出老太太的呻吟声。听到说母亲摔跤了,现在不能动了,陈威惊得一骨碌从床上坐了起来:“枝枝,不要着急,你把电话给咱妈,我与咱妈说话”。“哎吆!哎吆!威儿,不得了啦!我的腿动不了啦!”,电话里的李桂花一边呻吟,一边带着哭腔扯着嗓子喊。“妈,不要着急,您慢慢的感觉一下,是哪一条腿?大腿不能动还是小腿不能动?”。“整个腿都动不了啦!怎么办啊!我是不是要瘫痪了?你快回来吧!哎吆!疼死我了······”。“妈,您不要害怕,我马上就回来了”。陈威放下电话就急匆匆地起床离开了家,开着车狂奔在回陈家村的路上。
陈威、陈武与两个妹妹陪母亲经过一个上午的各项检查,最后诊断:“右股骨头骨折”收住入院,准备手术。
手术时间还没有定下来,因为整个大腿肿胀明显,所以前期还需要消炎消肿。医院规定陪床只能留一人,最后三兄妹商量决定由小妹叶叶留下陪伴。当然费用的问题就不用商量了,那肯定是大哥陈威负担。
陈威疲惫不堪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他躺在床上如同一滩烂泥,虽然很累,但一点睡意也没有。脑子里简直就是乱麻一团。母亲这一摔,所有的费用毫无疑问是自己付。弟弟妹妹们不会与自己争抢这个给母亲掏钱治病的机会,所以不用与任何人商量了。但母亲生活不能自理谁来照顾呢?
等到英子下班回来,陈威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
看到躺在床上的陈威,英子便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咱妈怎么样了?”。“右股骨头骨折,住院了,过几天要做手术。对了,你给我准备四万块钱,今天我身上带的钱不多,只交了五千块押金,主治医生说了,置换股骨头手术要交四万块押金。我明天交进去就可以了”。
虽然,英子从昨天晚上他们的电话对话中已经大概猜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当听到陈威说要四万块时心里还是一惊,四万块对她来说那可是近一年的工资,虽然说陈威与别人合伙开诊所了,生意不错,使得家庭生活的窘迫有所改善。但家里住房紧张,陈晨不能回家住,一直是英子的一块心病。再说家属院的同事几乎都搬出去住商品楼了,家属院出出进进看到的大多是租赁户,英子也想努力一下换个大房子住。
英子手里的存款还不到十万块,四万块的支出着实让她心疼。但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什么也没有说,毕竟婆婆的身体要比房子重要。她不想为了钱而难为陈威。
英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行,atm机一次只能取两万,一会我去取两万,明天早上再取两万,不会耽误你缴费”。
第二天,陈威带着四万块把预交款交了。他把弟弟陈武、妹妹枝枝与叶叶都召集到一起,商量母亲的陪护问题。弟弟陈武首先表明态度:“我要上班,没有时间,再说我是一个男的,伺候咱妈也着实不方便”。接下来枝枝说话了:“我的压面机生意很火,每天都有很多人家等着我给他们压面,我不可能放下生意伺候咱妈,不挣钱怎么生活?”。叶叶听二哥与大姐都说完马上接话说道:“大家都忙忙的,我也要出去打工,不出去干活孩子的学费怎么交?我也没有时间伺候咱妈”。
陈威听完弟弟妹妹们的表态,他沉默了,他对弟弟妹妹们的态度没有指责,而是停顿片刻后,想出了一个他自己认为两全其美的办法:“现在雇佣一个护工每天工资两百元,叶叶,你出去打工也是很辛苦的,不如你来伺候咱妈,我给你每天付两百元工资,你看可以不?”。叶叶急忙回绝:“不行,不行。我一个人24小时在这里伺候,没有地方休息,我受不了”。陈威慢声细语地对叶叶说:“从外面雇佣一个护工24小时护理工资也就是两百元,主要是我不放心把咱妈交给她们,害怕咱妈遭罪。你看这样可以不,我这段时间每天就上半天班,剩下半天来医院顶替你,你去补一觉,我把饭票给你买好,你就在医院买的吃。行吗?”。叶叶勉为其难地说:“大哥既然这么说了,那我就辛苦一下吧!
婆婆李桂花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住院半月后就出院了。英子的家住在六楼,就老太太现在的情况根本上不去了,便只好送回乡下老家。
李桂花出院的同时,女儿叶叶也从大哥陈威手里领到了母亲住院期间自己得到的每天二百元的护理报酬后拍屁股走人了。本来陈威还想继续雇佣自己的妹妹伺候母亲,但叶叶嫌弃大哥给的工资少,执意要走。
李桂花生活不能自理,没有人能陪护,陈威一愁莫展。
走投无路的陈威只能向堂嫂求助。
堂嫂也是60多岁的人了,自己家里也有一大堆事,每天本来也是很辛苦的。但看到陈威那么的作难,便答应白天来家里给老太太做饭,晚上把老太太安顿好后就回自家休息。
为了婆婆夜里安全,英子买了一次性的尿不湿床垫与纸尿裤。叮嘱婆婆夜里身边没有人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己下地,以免摔跤。同时,英子花了五千多元在网上订购了全自动多功能护理床,可以遥控仰卧起坐、自动翻身、还可以在床上大小便。老太太对这个床十分的满意,当然这个床在陈家村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高级护理床。一时间村子里好多老人都来看稀罕,当有人问老太太:“这床是谁给你买的”?老太太会高兴的眼睛眯成个缝,然后自豪的告诉来客:“是我儿子威儿买的”。
医生叮嘱术后一周要下地适当的进行活动,以促进身体恢复,但老太太总是说自己感觉下地锻炼时腿关节会疼,所以不愿下地,以至于三个月以后拄双拐都自己不能下地活动。
陈威一旦有时间就给英子告假回去看望母亲,英子也习惯了这种生活,但还是心疼陈威的辛苦。所以,只要是周末有时间,她也会采购好多婆婆喜欢的食物,陪同陈威一起回去看望婆婆。为了给婆婆补充营养,让她早日康复,英子每次回去的时候都会去商场买肉,并下厨给婆婆做成她喜欢的红烧肉或炒肉丝存放于冰箱,叮嘱堂嫂做给婆婆吃。
四十六
婆婆李桂花,不能承受下地锻炼所带来的暂时的痛苦。任凭儿子陈威如何劝说都不可下地锻炼。陈威每劝说一次,老太太就发一次脾气。她骂医生没有给她把手术做好,把她患侧的腿给加长了。所以导致自己踩在地上腿就疼。没有办法,陈威只好放弃劝说。
李桂花躺在英子给她买的高级护理床上静卧休息,堂嫂一日三餐的伺候着。李桂花坚信,自己只要休息好、吃好、喝好,总会有那么一天就可以痊愈下地了。她不知道的是,长时间的卧床,即使是一个健康的人都会睡成一个废人。
就这样,李桂花从此就与病床结缘了。只有解大手的时候才拄着双拐,由堂嫂搀扶着艰难的下地去卫生间。
长期的卧床,老太太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都在急速的下降。食纳差、便秘、心脏也偶尔的出现绞痛。
陈威不放心母亲晚上一人独处,害怕出现意外。便找来弟弟妹妹们商量:“咱妈现在行动不方便了,心脏也不太好。身边白天晚上都要有人伺候。我知道大家都很忙,所以,白天就让堂嫂照顾,我给付工资。但堂嫂的年龄大了,本来堂哥就不想让她那么辛苦的照顾病人。我怎么好意思开口让她再24小时的陪伴咱妈呢?我想与你们商量一下,能不能你们三人晚上轮流来陪伴咱妈?当然,因咱妈而产生的所有费用都由我来承担”。
陈威刚说完,枝枝就第一个表态:“我不行,没有时间陪伴,晚上压面的客户很多,要很晚才能结束。再说,晚上我还要带孙子睡觉,我来不了”。弟弟陈威接着说:“我也不行,你这房子在马路边上,汽车太吵了,我的血压高,休息不好血压就要升上来了”。小妹叶叶的理由更是充足:“大家都很忙,我也准备要卖菜去了,不赚钱怎么生活,凌晨四点我就要去批发菜。因此,我是不可能来的”。
听弟弟妹妹们说完,坐在沙发上的陈威一脸无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那你们就去忙吧!我再想别的办法”。
堂哥介绍了村子里的一个孤寡老太晚上来住家陪伴,但却遭到李桂花的强烈反对。
李桂花的理由很简单:既然陈威肯出钱雇人,那就应该出钱雇佣女儿叶叶来住家,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陈威也觉得母亲说的有道理。雇佣谁都是要掏钱的,如果妹妹能来住家当然更好、更放心。
陈威让母亲当即给叶叶打电话确认。
晚上陪住,给别人说好的价格是每月一千二百元工资。如果让叶叶来住,李桂花感觉这个工资太少了,提出至少要给两千元工资。
陈威为了讨母亲的高兴,让她征求叶叶的意见。
李桂花与叶叶电话商量,没有想到叶叶一口就回绝了,意思是如果晚上来陪母亲,她就不能批发卖菜去了。卖菜收入大概每月有四五千元,损失太大了。
放下电话,李桂花就鼻子一把泪一把的给陈威哭诉叶叶的不容易。她希望陈威能每月给叶叶四千元工资,让叶叶晚上来陪伴自己。
母亲的话在陈威这里就是圣旨,陈威无语默认了。
按李桂花的意思每月给叶叶四千元,加上给堂嫂白天的护理费一千七百元,另加营养补品、日常生活支出、药费以及每天床上一次性物品的消费等。每月给她一个人的花费大概在一万元以上。
这么大的支出,陈威感觉压力还是很大。毕竟,两口子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就是一万元出头一点。要不是与别人合开诊所他真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
陈威心里清楚,除了叶叶与堂嫂的工资是大额支出外,其余开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分散支出的,所以没有必要细细地说给英子听。
其实,英子一直是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每月收入多少,支出又是多少,她怎么可能不清楚呢?只不过是为了家庭的和睦,她只能隐忍,选择装傻。
陈威故作轻松地对英子说:“这下好了,有叶叶照顾咱妈,我们就放心多了,有什么事她可以处理”。
英子语气平静地问道:“叶叶照顾你妈不可能不要报酬,你准备每月给她多少钱?”。
“我准备每月给她四千元。照顾自家的妈,少给一点也无所谓。主要是叶叶去照顾,咱妈也高兴,我也放心”。
“哼!听你这口气,给叶叶的工资还少了。每月一千二百元能搞定的事,为了博的你妈一笑,硬生生的要每月多花两千八百元追加到四千元,你妈这一笑是真值钱啊!最主要是你还感觉你妹妹吃亏了。你抽时间去中介公司做个咨询,看一下二十四小时住家保姆每月工资是多少?我告诉你,三千八百元就可以雇到一个全职住家保姆了。堂嫂的工资加叶叶的工资已经是五千七百元了,加上药品及生活日常开支,乱七八糟的加到一起每月的支出已经过万了。你应该知道我俩每月收入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一万元,我没有印钞的机器,我也要生活”。
听英子这么一说,陈威有点底气不足了,无奈的说:“唉!主要是咱妈想让叶叶来伺候她。算了吧!雇佣谁来伺候都一样要我们掏钱。咱妈想让叶叶来就让叶叶来吧!”。
英子冷笑一声说道:“哼!如果老太太想要让天上的嫦娥来伺候她,你是不是也要上月球邀请嫦娥来凡间伺候她呢?雇佣别人一千二百元能搞定的事,非要我们拿出四千元钱雇佣你妹妹。我真怀疑你是不是你妈亲生的,为了她的三个白眼狼儿女,她不惜从你身上剜一块肉下来喂他们,一点都不体谅我们的承受能力。真把我们当冤大头了?”。
陈威无语了。他对待英子最厉害的杀手锏就是不说话。任凭英子怎么唠叨他都会保持沉默。
陈威虽然已是五十多岁的老汉了,但在他妈面前还是一个长不大的妈宝男。他妈不论说什么,不管说的有无道理,陈威都当圣旨来执行。
这么沉重的负担,英子真的感觉自己担不起了。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夫妻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自古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但陈威就像一只硕大的老鼠,不停地从本来就不富裕的粮仓里往外搬运粮食。英子不敢想象,总会有那么一天,这个粮仓的墙根会被老鼠挖空而轰然倒塌。
英子无奈的坐在沙发上流泪,陈威视而不见。
流泪对英子来说就是无声的反抗,但陈威不吭气,就等于宣布反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