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看来钦族的真实情况远比两人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局势太不明朗,他们根本找不到切入口混入其中。
“怎么办,要放弃吗?”扎哈尔问道。
“风险太高了。”李维想了想,“周围的部落有奴隶贸易吗?”
“有。”扎哈尔肯定道。
“也许可以通过购买奴隶来暂时扩充部落。”
不算孩子,启明族现在只有7个人,单看数量远远达不到“部落”的标准。
扎哈尔却皱起眉头,反对这个提议:“买来的奴隶是很难真正融入族群的。而且,这里的奴隶贸易情况有些复杂。”
“一般被掳去贩卖的奴隶都是雌性,成年雄性一般不会留下活口。”
虽然李维确实对于驯化这些俘虏有一定的信心,但若全都是雌性那就没办法了,毕竟他们的食物光养活自己都够费劲了。
既然奴隶这条路走不通,那攻略钦族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眼下唯一的路了。
——必须要在这个快病死的野兽身上撕下一块肉。
李维心下有了主意,他朝扎哈尔手边的剑鞘微抬下巴:“你的刀磨得怎么样了?”
一说到刀,扎哈尔的心情立刻好了起来,脸上的笑意压都压不住。
他将刀鞘提起,握住用粗糙皮革包住的刀柄,将整把刀抽了出来。
银灰色刀身出乎意料的光滑,转动刀柄,耀眼的反射光刺得李维睁不开眼。
“怎么样?做的还不错吧?我第一次知道刀还能做到那么细,我给这种刀起名叫扎特直刀。
李维难以置信接过剑,仔细的观察了一遍:刀身光滑的仿若镜面,完全没有了当初刚完成淬火的灰黑色。捶打的痕迹在精心的打磨下也已消失。
从外观上来看,这把刀甚至达到了工业产品的水准,很难想象是出自连电力都没有的原始人手中。
“你是怎么做到的?”李维好奇的问。
扎哈尔心虚的挠了挠后脑勺:“其实是芙蕾雅做的。”
芙蕾雅还会干这个?
带着好奇,李维跟着扎哈尔来到了芙蕾雅的住处。
此时芙蕾雅正蹲在板凳上,拿着木棍在陶罐里搅着什么。
而妮纳则蹲在角落,手里拿着一把细长的矛头,时不时发出刺耳的噪音。
站在门口的扎缪最先发现了李维和扎哈尔:“祭司大人,族长,你们怎么来了?”
芙蕾雅想擦干手上的泥,可李维制止了她:“你这是在做什么?”
芙蕾雅回答:“我在准备打磨膏。”
李维于是开门见山的问道:“你之前就这样打磨扎哈尔的刀吗?”
芙蕾雅点了点头,伸手指向角落里妮纳,李维这才发现妮纳正拿着一个比矛头还小的铁器,将其按在一个轮状石盘上。这石盘表面颗粒细腻无棱角,被木支架立在地上,中间还穿着一根轴,连着个把手——这是个砂轮。
“妮纳先用那个整体打磨一遍武器,然后开刃。”
芙蕾雅又指了指另一边的水缸,说了一句让李维瞠目结舌的话:“打磨好后用那里面的稀硫酸溶液浸泡,酸洗掉表面的氧化物,最后……”
“等等!让我缓一缓,你的怎么知道氧化物,不对……”
李维发现了最严重的问题:“你哪来的硫酸?”
芙蕾雅拿出一个形状奇怪的罐子,罐子顶部有一手腕粗的开口,套着一个长长的牛角管。
她取下牛角管,李维发现这管口上有点点黄色粉末,凑近一闻,果然闻到一股臭味。
“你怎么会有硫磺?”
芙蕾雅回答:“这是我丈夫有次在火神山打猎时看到的,他觉得颜色很好看,就捡一块带回来送给我,现在已经用完了。
火神山,应该就是火山,火山上有硫磺矿倒是很寻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是硫磺距离变成硫酸还有老长一段距离,芙蕾雅是怎么合成出硫酸的?
似乎看出了李维的疑问,芙蕾雅指着墙角一堆奇形怪状的陶器解释道:“我和妮纳一起烧出了这些器材。”
她拿起几个盛着反应残留物的陶罐:“先将硫磺放进这个罐子加热,然后妮纳学你炼铁的时候那样做了一个小的鼓风轮,从下方的开孔处送风,我尽量把二者都密封了,虽然还是有少量二氧化硫的炉气泄露。”
听到“二氧化硫”时,李维已经在考虑芙蕾雅体内是不是已经换人了。
“牛角管的另一头埋入水槽,使牛角管中的二氧化硫通入水中……”
李维忍不住打断她:“你疯了?直接用水接触二氧化硫只会得到亚硫酸,而不是硫酸。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酸雾,只要吸到一点就会没命。”
李维没想到芙蕾雅竟为自己辩解了起来:“虽然刚开始只有少量亚硫酸,但向含有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的水中继续通气,就能进一步氧化出硫酸。虽然刚开始效率很低,但亚硫酸和二氧化硫的互相转换是可逆反应,随着硫酸越来越多,反应平衡变化,这个过程在后面会越来越高效。”
“至于酸雾我也考虑到了。我只在上风口操作,且在收集二氧化硫的水槽和鼓风室之间放了关着几只活的野兔,只要野兔有异样,我就会立刻终止反应。而反应结束后,我也是在熄火后很久,直到收集装置完全冷却才将水槽搬走。”
缜密,确实缜密。芙蕾雅既然都考虑到了这一步,李维此时再说些什么都仿佛像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硫磺、亚硫酸、氧化、可逆反应这些都是谁教你的?
芙蕾雅却觉得奇怪:“不是祭司大人你让我去学习基础科学的吗?”
“基础科学”这套教材内容甚少,大致就是关于科学方法论和辩证关系之类的宽泛东西,除非他老糊涂了,否则里面绝不会写制取硫酸的流程。
芙蕾雅从屋内拿出了一摞泥板,递给李维。
最上面的一张石板大写着——“基础科学/李维/第二版”
这确实是他印象里的那套教材,李维将泥板挨个打开,粗略看了一眼:
第一页,科学方法论。
“科学的概念:科学是……”
第二页,物质与度量。
“何为分子、原子、元素……质量和重量的区别为……”
第三页,生命是什么。
“细胞为生物功能及结构的最基本单位……”
一切都很正常,充其量是人类小学到初中的水平。
可当他翻到第四页,一切都不一样了。
极其复杂又排列混乱的字符和图画像是街头涂鸦般充斥着整块泥板,而左上角则歪歪扭扭的写着:硫磺,硝石,木炭。
木炭的后面还有一个勾号,代表已经稳定获得。
而泥板剩下的位置则详细描述了在找到硫磺矿后如何制取硫酸的构想。
这是他规划部落发展的一张草稿!
可能由于太过疲劳,他不小心错放了一块泥板到了基础科学中。
如果芙蕾雅出了什么事,那他也难辞其咎。
李维顿觉一阵头疼,他按着太阳穴坐下,无力的说道:“你要知道这中间要是出了哪怕一点岔子,会有什么后果。”
芙蕾雅点了点头:“我知道,所以我是在部落外很远的地方做的。”
李维气急:“我是说你的命就没了!你的两个孩子,西斯和西维怎么办?你想过吗?”
芙蕾雅低下了头,但还是反驳道:“但实验就是伴随着危险,我们只能尽最大可能规避危险,并不能追求绝对安全的实验不是吗?”
李维被噎了一下,一时半会竟不知道怎么反驳。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还是第一次在科学上被人教育了。
事实的确如此,人类历史前期每一个璀璨的化学伟人,哪个是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
单是为了研究氟这一个元素,就有数不清的杰出科学家倒在了它那诡异毒性所铺就的死亡之路上。
未知和探索总是充满着危险。就连几万年后的星际社会也逃脱不了这条定理。
“我喜欢这些知识!祭司大人,只有它们能让我感觉到真正的自己,还有身处的这个世界!”
李维哑口无言,他沉思了好一会,才轻咳两声说道:“学习这些,你还差得远。”
芙蕾雅的眼神黯淡了下去。
“所以你要从实验安全操作开始学起,过几天我会把这方面内容整理好交给你,在你准备好了之后,要接受我的考核。”
考核,这是李维第二次提到这个词,而上一次是在他准备收米雅为学生的时候。
芙蕾雅难以置信:“也就是说,如果我通过了考核,祭司大人就会传授我关于化学的知识吗?”
李维默默地点了点头。
芙蕾雅高兴的抱住了李维。
“好了,回到正题,既然有了硫酸,你就可以对武器进行酸洗了,那么之后呢?”
芙蕾雅指着扎缪放下的研钵说道:“我用研磨过的石头颗粒依照粗细不同依次涂抹在上面,用裹着着毛皮的石盘再打磨一次。”
“最后用光滑的皮革带着油脂最后打磨一次,就还给族长了。”
竟然用到了逐级打磨和上油抛光,怪不得最后的成品完成度那么高。
芙蕾雅的化学天赋确实出众,但李维同时也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那就是妮纳在其中的作用。
李维的视线看向蹲在阴暗角落里的妮纳,没想到孤言寡语的妮纳也有那么灵巧的心思。
扎哈尔像是看穿了李维的心思,将李维拉到了门外,解释道:“虽然来自同一个部落,妮纳和芙蕾雅的家族却十分不同。妮纳的父母对她的要求十分严格,直到缔结婚约之前都不允许和家族以外的雄性说话,平时也不准擅自俩开家门。因此她从小就没和部落里的其他人说过几句话,养成了这种孤僻的性格。”
这种心理状态李维倒是可以理解,倒不如说,在扎哈尔描述的那种压迫女性的部落里,芙蕾雅这种性格活泼的才是怪事,更巧的是,她还找到了个开明且爱她的丈夫,在这个人吃人的世道里运气不要太好。
不过一想到他随洪水而去的丈夫,似乎她的运气也没那么好了。
毕竟得到了再失去才是最痛苦的。
“好在芙蕾雅已经走出了阴影,只要生活环境逐渐稳定,妮纳的状态应该也会慢慢缓解。”
“不过话说回来。”李维怀疑地抬头看向扎哈尔:“你是怎么知道那么清楚的,你经常跟她们聊天?”
扎哈尔一脸冤枉:“我当然是让米雅打听的,关心族人是我的职责。”
“哦,原来如此。”李维敷衍地点点头,朝自己的祭司屋走了回去。
扎哈尔这才理解李维的意思,恼火道:“提图斯!我对米雅可是一心一意!”
晚餐过后,李维来到了扎哈尔的祖屋。
还没进屋,他就听到扎哈尔在炫耀自己的刀。
“看好了!”
扎哈尔一个爽利的直劈,就把悬吊在半空中的整只烤啮兽劈成了两半。
扎哈尔在扎缪羡慕到发光的眼神里挺胸说道:“怎么样?这可是我昨晚亲自打出来的武器,钦族的龙晶在这个面前能算什么,一碰就碎的玩意……当然这还得多谢李维祭司的指导。”
看到李维走了进来,扎哈尔连忙在后面加了一句。
李维则翻了个白眼:“说的我都好像忘了你昨晚发了多少牢骚。”
然后,他扫视一遍族屋:扎缪、塔莫、扎哈尔和他,一共四个人。
“扎缪,去外面看一圈,不要让其他人靠近族屋。”
扎缪立刻领命,以最快的速度绕了族屋一圈,没有发现族人和可疑的外族人行迹。
于是李维这才说道:“接下来我要讲介入钦族内乱的方法,你们三人听好。”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解决掉了两拨钦族人。其一是班鲁一行人,他们环绕周边部落收贡,我们只是他们的目标之一。其二是费克列农一行人,他们怀疑班鲁半路出了岔子,所以来巡查线索。”
“也就是说,虽然钦族知道他们折了两队人,但却并不知道是我们下的手。”这一点李维已经和扎哈尔认真讨论过了。
讨论的结果是:就算将这件事直接告诉钦族,他们也不会相信,毕竟武力的差距摆在那里。
“所以我的计划很简单——特洛伊木马。”
扎缪摸摸脑袋:“特……什么?”
李维重述一遍:“特洛伊木马,用无害的外表把自己的祸心包装起来。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主动带着大量熏肉去给钦族上贡。这是我们合理进入钦族的门票。”
扎缪一惊:“他们那么欺负我们,我们还要白送肉过去?”
扎哈尔却一瞬间就明白了李维的战术,但他分析道:“按照现在钦族人的流失速度来看,钦族对族人的掌控力正在迅速下滑。无能会让他们变得多疑,就算我们并不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也还是被怀疑对象。如果他们问起班鲁和费克列农的下落,我们怎么回答?”
李维看向扎哈尔:“我们就说:‘不知道,但是部落周围有血和尸体,怕有瘟疫于是都烧掉了,认不出是不是钦族的人。’”
强行撇清关系是十分招人怀疑的,维持着朦胧的关系虽然也会引来审视,但更加合理,难以被戳穿。
“在我们进入钦族后,收集线索,静观其变,如果没有找到出手的时机,就取消计划,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