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打吴湾和许家台小学合并后,一年级原本只有三十多个学生,现如今有60人了。以前还略显空旷的教室便有些许拥挤,坐得满满当当的。之前教室一排5个学生分坐两列,,中间能留下三条过道。现在一排有三列7个学生了,只能有两条道了。学生变多了,班干部也需要按照成绩调整了,也不能全都是原先许家台的学生当班干部。第一次摸底考试后,许之北成绩排在全班第11名,而吴洁还是很突出,总成绩第二名,语文第一名。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毛代国便顺理成章的把许之北这个学习委员给拿下了,换成了吴洁。许之北是有一点点失落,感觉少了一点点什么,小小的年级倒是有一点点“官瘾”。不过许之北的心思全然不在学习上,也就没有伤感太久。自开春起,柳树还没冒尖,许之北就盼着早些到夏天,早些放暑假,这样就可以去汉口找之军哥玩。从周一到周五,从春意盎然到绿树成荫。1998年的夏天快要如期而来。
临近6月底,天气渐渐闷热起来,江汉平原也就是古云梦泽,是全国少有的火炉。范文正公在岳阳楼记里面曾经提到“气蒸云梦泽”,用来形容气候更合适不过了。60人的大教室,即便所有的窗户都被掀开了,依然如同蒸笼一般。偶尔飘来的一阵清风,能让班里的学生们,响起一声呜呼。许之北总是怕热的,每到课间休息,便飞奔着向校园门口的小卖部跑去,却是要花一毛钱买一个冻的硬硬的冰棒。在炎炎夏日下面,找一块阴影,蹲在教室前的台阶上,将那口凉气从头灌到脚。天可怜见,炙热的天,总算下雨了,不仅仅赶走了暑气,也带来了孩子们梦寐以求的暑假了。
与以前一样,毛代国下发了暑假作业,开了表彰大会,虽然不再是学习委员,但是许之北还是拿到了一份奖状。许之北把暑假作业和奖状放到书包里,因为书包不防水,妈妈还特意交代要把书包用塑料布包起来。许之北一向是大大咧咧的,这些个细活他是完全干不了的。本用来防雨的塑料布也不知道被扔到哪同学的桌子里了。或许是因为毕业班的缘故,许之南和吴冰早早的便放学了,两个人挽着手一起在教室外面等着。许之北穿着妈妈买的小雨鞋,往身上套着雨衣,许是年级太小,本来应该穿在身上的雨衣就像一个抹布,裹在许之北身上。见到许之北一幅狼狈样子,之南难免嗟叹,“像个猪伢子”。一边说一边给许之北将雨衣整理好,随手便将之北的书包跨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吴冰和吴洁两姐妹也在教室门口会和了,之南和冰洁两姐妹寒暄几句,便打算各自回家了。“吴洁,我从汉口回来,找你抄作业去”,虽然汉口事很大,但是许之北也没敢忘了学业。许之南没穿雨衣,举着一把打雨伞,一边挎着一个书包,背上还背着许之北的蓝色的唐老鸭书包。姐弟俩走在夏日的暴雨中,不一会儿便消失在视线里了。
天气也没有那么炎热了,但是雨似乎并没有停下来。许之北已经好多天没有见到完整的太阳了,昨天之军也打来电话说武汉也是一直在下雨,他窝在家里哪也去不了,幺叔也被找去铁道上当巡视员。绵延日久的大雨,渐渐的也让蹲在家里的许之北感觉到“恐惧”了,感觉到汉口之行渐行渐远。有时候趁着雨小的间隙,许之南也和许之北会偷摸摸的去大队小卖部买点零食。以往绿油油的稻田,似乎看不见颜色,都是天空的颜色。大人们也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说关于抢险淹水的东西。本该热闹的乡村,此刻变得死气沉沉,许之北并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有一天爸爸回家和妈妈说,乡里有通知,要组织人去汉东县抢险。许之北当时的脑海里并不知道抢险意味着什么,只大概知道,武汉有水,然后需要大家去救水。直到爸爸很铁定的告诉许之北,”今年去不成汉口了,武汉发水了“。许之北甚至没有一点点失落,门前冒边的河水也早就明白了。
乡里发通知要求各家各户出丁一人去汉东县护堤抢险。平时从来不登家门的书记也穿着雨衣来家里了。爸爸作为家里的长房长子,当仁不让的就要被选去。书记才刚离开许之北家,爸爸便交代妈妈收拾些行李,因为第二天就有车来接,然后便拿了把雨伞出门去了。刚满五岁的许之北并不知发生了什么,静磨磨的问旁边的姐姐许之南,”姐姐,爸爸要去哪啊,去多久啊“。许之南倒是没有如之北那盘茫然无措,她早就在书本上,在电视里了解了一切。”武汉淹水捏,去汉东县那边挖提”。妈妈没有理会两个默不作声的儿女,径直的去房间里找些换洗的衣服。不到晚饭时间,爸爸便拿着铁锹和担子从外面回来了。许齐林虽然在农村,但是并不务农,早年间上了读了高中,但是没考上大学,便回到家里把弄起渔货了。妈妈是个职业裁缝,平常给人做点衣服也不下地,十几二十年了,家里早就没有铁锹,担子这些农具了,方才便是去前湾三爹家借这些个工具。见到爸爸回来,妈妈笑到”你这还会不会挑土哦“。“三岁就会干的活,不是手到擒来“,爸爸妈妈似乎一点也没觉得抢险是个啥大事。倒是从未见过世面的之南之北有一点紧张。
第二天吃过早饭不到九点来钟,爸爸便提着早就准备好的行李包,也没做检查,许齐林从来是信任这个做裁缝的老婆的。不到十点钟,天便有些放晴,爸爸便背着担子和铁锹,点了一根烟,妈妈提着行李包。许之南和之北也在后面跟着,一句话不敢说。外面倒是热闹,铁锹碰撞跨啦啦的响。家家户户像过年一般,也是难得天放晴,人们都走出来了。书记通知说,抢险的车会在318国道上来接人,大家便都往国道走。等许之北他们到的时候,国道两侧早已经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一眼望不到边。许之北也看到了很多朋友同学,他们也都出来送自己的爸爸或者爷爷。不到中午,就看到原本车辆稀疏的国道上一辆接着一辆的绿绿的大卡车往前驶去。车头都挂着横幅,写着编号,卡车的货挂上都有加有一个绿色的雨棚。人群便更加喧闹了,许之北见到爸爸和许家台的人一起上了第26号车。这26号车没有停多久,便掉头而去,妈妈拉着之南和之北和湾子里其他人一样,看着男人上了车,便往回走了。原本放晴的天,又滴下些许水珠。顿时人群便如炸开的滚石一般,四散而去。许之南拉着许之北,顾不上说话,也匆匆的往家走。等回到家时候,母女三人身上早已经湿透。之前还明亮的天空,此刻也渐渐的昏暗起来,许之北不经打了一个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