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行啦,清梅,大嫂子不跟你啰嗦了,三万块,小卖部我就兑了!多一分我都不出,我说的可是真话。你要不同意,我转身就走!”李大嫂扔掉煽风的纸壳儿,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林清梅看出来了,李大嫂应该没说假话。她咬了咬嘴唇,想给贺旗开打个电话,可是拨过去他直接挂断没有接,应该是在开会呢。又沉思片刻,想到再拖下去真的不是办法,最终狠咬钢牙点了点头:好吧,李大嫂,那就这么定了。我真是亏——
“不提那些了。到了这一步,就是你大嫂子我吧,恰巧合适。否则,你这个价儿兑一年都兑不出去,损失钱不说,孩子你还没照顾好,到那时你哭都找不着调儿。”
就这样,两人达成了协议,李大嫂以三万元的低价兑下了实惠小卖部,并立即预付款五千元。而且,在李大嫂的监督下,林清梅交了门钥匙,身上不带一物地走出去——净身出店。
“清梅——”
听到喊声,林清梅强忍着泪水回了头。难道,她后悔了?是喜还是忧呢?
李大嫂跑了过来,手里拿的却是出兑小卖部的广告。
“清梅,给你,留个纪念吧。”
“谢谢李大嫂,你想得——真周到。”
林清梅接过广告,赶紧转身离开,怕自己的不争气的眼泪会当着她的面掉下来。走过一个拐角,便把那张纸撕得粉碎,然后丢进了小区垃圾房。
至此,林清梅创业的“实体”产业“实惠小卖部”正式易主!
林清梅提前“退休”,将转战到专职陪读的前沿“阵地”。
…………
防不胜防的套路啊。林清梅强装笑颜。
温馨的晚餐,明亮的灯光照在餐桌上,饭菜的热气袅袅升起。林清梅始终乐呵呵的,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她一边给家人夹菜,一边兴奋地说道:咱们家的小卖部终于兑出去啦,我的心里啊,可算是轻松喽!
然后,还不自觉地伸了个懒腰,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
贺旗开听了,停下手中的筷子:一进门你就告诉我了这个好消息,我都没想起来问呢,兑了多少钱?
“三万。整整三万!”林清梅伸出三根手指,比划着一个“OK”的手势。
“价格嘛——好像便宜了些啊。”贺旗开皱了皱眉头,不过他很快又笑了笑,接着说,“不过兑出去就行,省心了,以后你不用那么操劳。对了,你下午打电话就是这事儿?”
“是啊,我想告诉你这个好消息,省着你惦记。”林清梅撒了个谎。
“噢,我当时跟着领导开会没法接,回头一忙,就忘给你回电话了。”
林清梅:为了今天我们家又完成一件大事,咱们以水代酒,碰一杯。
三人举杯,然后继续边吃边交谈着,贺胜对小卖部的命运根本不关心,对话题更不感兴趣。
林清梅还在唠叨:张奶奶这人真好,那天去说帮我宣传宣传,真别说,电话就不断了,还有几个上门来看的。
贺旗开:看来,咱家实惠小卖部还挺抢手啊。
“抢手啥啊,给的价儿都老低了。”
“谁搞投资,都得谨慎嘛。”
“投资?就咱家的小卖部还算搞投资?你可真逗。”
说完,林清梅就哈哈大笑了起来。贺旗开跟着笑了,只是他心里明白妻子的苦楚……
贺旗开瞅着四周:咱家这房子?
林清梅:决定了,不往出租。这里离你单位相对要近很多,你中午回这儿吃饭、休息。就是苦了你,只能自己做了。
“自己做更可口。不是吹啊,我做饭的手艺还是有一套的。”贺旗开笑着说。
贺胜依然沉默不语,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呢。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手中的筷子无意识地拨弄着碗里的饭菜,偷偷抬眼看了看老妈依旧轻松愉快的神情,又看了看老爸宽慰的笑容,接着便机械地咀嚼着……
…………
半夜,贺旗开醒来,发现身边没有人。就轻轻穿上拖鞋走出卧室。
卫生间的门紧关着,里面亮着灯。他走到近前,听到里面有抽泣声,便轻轻咳嗽了一下。
“清梅,是你吗?”
“嗯。”
“门没反锁吧?我进去啦。”
贺旗开推开门,只见林清梅睡衣穿着整齐,正坐在马桶盖上哭呢。
“你这是?”
林清梅忍不住了,抱住贺旗开竟然呜咽呜咽哭出了声儿,喃喃着“我不会讲价,让人家给拿捏住了……小卖部没了,咱家没有出钱的道道了……”贺旗开爱抚着妻子的长发,鼻子一酸,眼泪同样流了下来……
…………
小卖部相关过户手续在有条不紊的办理当中,就算林清梅不急,李大嫂还着急呢。当然,她依然延用“实惠小卖部”的名字,只是对内部进行了简单的改造和调整,并准备选择黄道吉日办一个隆重的开业庆典。
林清梅没有了小卖部的牵绊,搬家的速度就快了许多。新家的第一顿饭,菜品更丰富了。而且,每一个房间的灯都点亮了,这是黄山市当地的一种习俗,在新房入住前需要进行“灯火通明”的仪式,将所有灯具打开,夜晚也不关闭,以生旺家居气场。
“我提一杯啊——当然,你们是以饮料代酒,怎么都一样。”贺旗开端起一杯啤酒,高兴地说,“今天晚餐丰盛,清梅辛苦啦……”
林清梅羞涩一笑,轻轻给丈夫递了个眼神。
“我懂的——今天,我们有两件大喜事要庆祝,一是我们搬了新家,不过目前讲不是乔迁,因为我们是租的房子,所以就一切从简,都没放鞭炮,但是——‘汤口六色礼’还是有的。”贺旗开指了指柜子上的礼盒说,“这是老爷子打发旗升送来的……”
贺旗开所说的“老爷子”即是自己的父亲、贺胜的爷爷贺红心,与二儿子贺旗升生活在汤口镇,也就是贺旗开的老家。“汤口六色礼”是特色礼盒,包含黄山云雾茶、农家炒花生、节节糕、汤口火腿、汤口山茶油、冬笋尖等六种农产品。不仅承载着地区的文化记忆和味道基因,还寓意着富足有余、步步高升、福寿绵长等美好祝愿。
贺旗开又瞅着儿子说:环境换了,心情好了,值得庆祝。
林清梅:请贺主任不要作报告了,切入正题吧。
“是的。正题就是第二个——错了——这个应该算第一个,搬家算第二个——贺家第一大喜事,就是我们的好儿子——聪明而勤奋的贺胜同学,以整个黄山市中考前五十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考入重点高中之中的重点,可喜可贺。即将开学,必须庆贺,希望儿子再接再厉、一马当先,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最好的成绩,为贺氏家族争光!”
贺胜乐了,三个杯子碰到了一起。
新家迎来的第一顿晚餐,气氛必须搞起来。
新家宽敞明亮,客厅里是米白色的窗帘,透过洁净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外面小区绿化带中绽放的娇艳花朵。温馨的灯光映照在浅色的地砖上,反射出温暖的光晕。崭新的餐桌上摆放得整整齐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全是欢声笑语。
的确,菜肴是丰盛的,看得出林清梅用了一番心思。香气扑鼻的黄山炖鸽,鸽肉鲜嫩多汁,汤汁浓郁醇厚;色泽诱人的徽州臭鳜鱼,独特的气味让人垂涎欲滴;那盘热气腾腾的黄山双石——石鸡和石耳的搭配堪称一绝;还有贺胜最爱吃的东北锅包肉,林清梅做得同样是形色味俱佳,还饱含着她对东北老家的思念与感怀。
放下饮料,贺胜兴奋地搓了搓双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满桌的美食,像个发现宝藏的孩子,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和骄傲。
林清梅给儿子夹了一块锅包肉:儿子,吃吧,敞开了吃。你再看,咱们的新家多好啊,又大又漂亮!儿子,好好念书,考上重点大学,参加工作后挣大钱,咱们家就能住上属于自己的大房子了。
贺旗开:清梅,不是我批评你啊,狭隘啦。工作是为了社会做贡献,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怎么能光想着挣钱呢,还挣大钱,俗了俗了……
“我就是个俗不可耐了。”林清梅抿嘴一乐,又说,“我现在是纯纯的家庭妇女,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就希望儿子学习好,你呢工作顺,全家平平安安的。”
贺胜:妈,你放心。学习嘛,对我来说就是轻松加愉快——不是加愉快,还没到愉快的程度。反正吧,意思就是,就是——不在话下吧。
贺旗开干了杯中啤酒,眼睛眯眯着说:有些骄傲的味道啦,要戒之。
贺胜竟然手舞足蹈地大声说道:爸、妈,你们看吧,我马上就要开学啦,在黄山一中我一定要加倍努力,肯定能拿出最好的成绩!
边说边挥动着手臂,仿佛在描绘着未来的美好蓝图。说罢,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鱼肉放进嘴里,仔细地品味着,脸上瞬间绽放出满足的笑容,眼睛随之眯成了一条缝儿。
贺旗开面带微笑,眼神中满是慈爱,他轻轻地拍了拍贺胜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儿子,相信你,一定行!另外,爸再嘱咐你一句,男人,说话要思考更要负责,既然说出来了,那就要办到啊……
说着,贺旗开还竖起了大拇指。
贺胜摇头晃脑地:我知道。要在江湖混,言而必有信!
林清梅则笑意盈盈,不停地给贺胜夹菜:我们的大儿子,差不了,说到做到!多吃多吃,儿子,今天算是新的开始,生活就有新的希望!
贺胜狼吞虎咽地吃着,时不时抬起头来,看看老爸老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全家人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共同享受着美好的时光,很是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