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十五章: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节:目击者的证词是否可靠」
在数百项实验中,社会心理学家发现目击者证词的准确性会受一系列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包括人们形成判断和记忆的方式。
{目击者证词的说服力}
有些目击者在表达时更加自信。尽管自信实际上只是目击者的个人特质,并不代表信息的可行性,但是人们还是倾向于相信那些自信的目击者。
{眼见不为实时}
人眼并非摄像机,它易受光线、角度的改变以及其他变化的影响,从而损害人们对嫌疑犯面部指认的精确性。
{误导信息效应}
当给证人呈现这两张照片中的一张并问其一个问题时,其中暗含着来自另一张照片里的道路标志,大多数人后来都“记得”看到过他们实际上并未看到的那个标志。
当把错误的信息呈现给目击者时,误导信息效应就会使目击者把错误的信息认为是正确的。
{重述}
无论正确与否,重述事件使人们更容易相信回忆起来的东西。
一种准确的重述会使得人们此后能更好地抵制误导信息。
当一系列犯罪事实不停地被重复时,错误就可能悄悄地潜入并被目击者所接受,且被认为是真实的记述。
{减少错误}
为了减少这样的错误,我们建议面询者不要打断目击者的陈述,并鼓励目击者想象当时的情境以及自己的情绪状态。
{训练陪审团}
训练陪审团对目击者证词的分辨力可以改善证词的接受方式,最终提高证词的准确性。
「第二节: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其他因素」
通常,案件的事实有足够的说服力时,它能使陪审团放弃偏见给出一个公正的判决。然而,当证据模糊时,陪审团往往倾向于用他们先入为主的偏见来解释案件,并对有吸引力或者与自己相似的被告表现出同情。
当陪审团接触到破坏性的审讯前公开报道或不被允许的证据时,他们会听从法官的指示将其忽略吗?
在模拟审讯中,法官的命令有时是被遵守的,但当法官的劝诫出现在印象形成以后,则通常不会被遵守。
研究者还研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可能判决的严重性、受害者的特征等。
「第三节:影响个体陪审团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不仅对目击者、法官、陪审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感兴趣,而且也对陪审员的内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感兴趣。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陪审员对证据的理解,尤其是当证据包含了表明某个人犯罪的可能性的统计信息时。
出庭辩护律师往往利用陪审团顾问,帮助他们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陪审团。例如,那些了解审讯前宣传的陪审员可能会被取消资格。
在那些用到死刑判决的案件中,律师可以取消任何原则上反对死刑判决的潜在陪审员的资格。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本身就产生了一个带有偏见的陪审团,不过,最高法院已经这样做了。
「第四节:群体因素对陪审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