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清晨,周嬸和以前一样,仍然是起得很早。她把早餐的稀饭烧开后,用余火闷着,拿上菜篮子,就到菜地里摘菜去了。
过了一会,周玲也起床了,她看了看吕思扬还是关着的房门,便去洗脸漱口。
吕思扬昨晚思前想后,直到下半夜大约是凌晨两点以后,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早晨凉快好睡,吕思扬还在甜睡着。
周嬸很快就从地里回来了,采摘回茄子、辣椒,豇豆、空心菜,还有一个小南瓜。
她看见周玲已经起床了,她心里想,周玲今天怎么起来这么早,平时总是要喊几遍她才起来。
“妈,你回来啦!”周玲和他妈打着招呼。
“嘘——!你小声点,让扬子他多睡一会儿。”周嬸看了看吕思扬的房间,轻声地对周玲说道。
吕思扬翻了一个身,眯缝着眼睛看了一下窗户,才知道天早就亮了,而且太阳已经老高了。吕思扬一骨碌爬起来,坐在床沿上接连打了几个哈欠。
周玲知道吕思扬已经睡醒了,她站在吕思扬的房门边,先听了听动静,然后才敲了几下房门,对着门缝轻声地说道:“扬子,你起来了吗?”
“起来了起来了。”吕思扬在房间里答道,随及打开了房门,发现周玲还站在门口。
“快去洗脸漱口,稀饭都快凉了。”周玲催促着吕思扬。
吕思扬三下五除二,快速地洗漱完毕,周玲已经把盛好的稀饭端在桌子上了。
“你吃过了吗?周嬸呢?”吕思扬边吃边问周玲。
“我吃过了,我妈刚上工去了。”周玲坐在吕思扬的对面,一边看着吕思扬吃饭,一边回答着。
“晚上没睡好,早上醒不来。”吕思扬见周玲两眼直盯着看他吃饭,感到有点儿窘迫,便自言自语地说道。周玲笑了笑。
吃过早饭,闲着没事,吕思扬不知道做什么好。他忽然想起来,田园送给他那本《小金马》的小说,正好可以有时间看看。
周玲洗完了锅碗,正准备去拣选中午的菜,吕思扬走过去问周玲:“要不要我来给你帮忙?”
周玲想了想,说道:“如果你愿意给我帮忙,那当然最好,如果你不给我帮忙,你就坐在这儿,陪我说说话也行。”
周玲这么说,吕思扬还能说什么,那就帮忙吧!吕思扬端过来一只小木凳,坐在周玲的对面帮忙折豇豆,把有虫眼的折下扔掉。
吕思扬一直没什么话说,周玲拣选空心菜,不时地抬头看看吕思扬的脸。
“我脸上有什么吗?你老是看我。”吕思扬问周玲。
周玲没有回答吕思扬的话,转而问起吕思扬:“你不说话,你说说,你现在的心里正在想着什么?”
“我心里正在想着什么?你都给看出来了,还要问我?”吕思扬笑着说道。
“那你再说说,我现在的心里正在想着什么?”周玲心里一笑,接着又问吕思扬。
“我可没有你那种隔空穿越的能力,这个嘛!我不知道。”
“我来告诉你,我现在正在想着你正在想着怎么回答我。”周玲说完,想着自己说的绕圈圈的话,觉得有点好笑。
吕思扬帮周玲拣选完菜,又帮忙把菜都洗了。周玲在厨房切菜,这时候吕思扬才闲下来,去了自己的房间,拿出了那本小说开始看起来。
吕思扬首先打开了书的扉页,再一次看了看田园在和他分别时,写下的那两句留言,接着,他快速地浏览起小说的“前言”。
第一章
“钟楼那边传来了十二下悠扬的钟声,已经是正午了。
黄浦江对岸的小山上,隐没在绿树之中,露出了几幢白墙红瓦的小洋房,和教堂尖尖的屋顶……。
小金马蓬乱着头发,用一条布带,系扎着破烂的上衣。打着补丁的长裤,显然很久没有洗过了。脚上的旧布鞋露出了两个脚趾头,他空着肚子,右手拎着一个捡烟头的小铁罐,茫然地站在江边,看着浑浊的江水……”
吕思扬从小说的第一章开始,一字一句的轻声朗读起来。
吕思扬有个习惯,他看书总是喜欢轻声地朗读,自己能听得见的那种轻声。他觉得只有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记得住,默读他是一点记不住的。这种读书的习惯,是他读小学时就已经形成的,一直延续至今。
周玲在厨房里隐隐约约地听见,好象是吕思扬在和谁轻声地说话。她走近吕思扬房间,在门外侧身向里扫了一眼,发现吕思扬正在津津有味地读书。
周玲很好奇,她想看看吕思扬读的是什么书。于是她便走进了吕思扬的房间。吕思扬见是周玲进来,慌忙合起了书页。
“你看的是什么书?给我看看行吗?”周玲站在吕思扬的面前问道。
“是一本名叫小金马的小说。”吕思扬把小说的封面在周玲的面前亮了一下,立即缩回了手。
“让我看看。”周玲一边说着,她的手已经伸向了吕思扬手上的书。
周玲拿过来小说,看了一下封面,然后打开小说的扉页,两行祝愿的留言,清晰地映入她的眼帘。
周玲默念着。
赠:吕思扬
与你在没有绿色的荒原偶然相遇;愿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再次与你相逢。
田园
1967年7月29日
周玲盯看着留言,久久注视着。后面的正文,她没有再继续往下看,然后她把小说还给了吕思扬,自言自语地说道;“好浪漫哦!”然后头也不回地去了厨房。
周玲看似很平静,但她的心里象打翻了醋坛子——滿地的酸味。田园是谁?为什么给吕思扬那样的留言?吕思扬离开这里才只有一个月的时间,田园与他能有如此深厚的友谊?最重要的是,那两句留言似乎有着隐隐的暧昧。
“周玲,周玲,你爸回来了。”隔壁的李奶奶站在周玲的门前喊着周玲。周伯握着一根竹杆,摸索着进了屋子。
周玲迅速地从厨房里跑出来,连声说道:“爸,你回来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送周伯回来的,是昨晚看守周伯的那个老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