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是爱你的,看见就爱上了,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
——王小波
三、湖边初见
周末的时候,无课可上,为了减少王语嫣的离去带来的心底的痛楚,我坐了一个半小时的车,来到茶山留,马谡同学的“惠中之家”。
来之前与他打了招呼,他暂别了女友刘静,陪我钻进了满是烟草和脚丫子味道的录像厅,看通宵的《上海滩》。
叶丽仪的那首著名的主题曲还没结束,我又开始想起了我的姑娘。第一次见她,是在汇泉中学的微澜湖边,她送我第一本书,是司汤达的《红与黑》。
我的家乡在平原与丘陵交界地带,本是缺水的。清朝时的一位知州梦到了泉水,第二天叫人来挖掘,真的有泉水冒出,知州把此泉定名为“惠泉”,并在附近办了学堂,泉水汇集于校前成湖,称“微澜湖”,湖水如镜,清澈见底。
我在惠泉中学上学的时候,惠泉中学还在老校址,学校南门就对着微澜湖,每天上下学都会路过。
刚入学几天,我下晚自习放学回家,前面有一位身形妙曼的姑娘,着一袭蓝色的连衣裙,长发披肩。
恰好我后面有个女生呼唤她的名字“语嫣,等等我!”她转过身来,我不由得“全身一震了,怦怦心跳,热血如沸,心神俱往。”——这正是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描写的段誉初见王语嫣的感觉。
原谅我无法用文字描述出她的容颜,只能借用金庸先生的话:“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惠中的王语嫣才名不虚传。”客观地讲,王语嫣与周慧敏很有几分神似。
金庸年轻时曾苦恋上海籍的影星、制片人夏梦,曾说过这样的话:“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无奈的是,当1959年,在一个本应是浪漫的夜晚,金庸鼓起勇气表白,却被委婉拒绝。在此之前,夏梦因与岑范的特殊情变而伤心欲绝,刚刚负气接受了商人林葆诚的闪电式求婚。夏梦回复:非常敬重金庸的人品,喜欢他的才华,只可惜“恨不相逢未嫁时”了。“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
很容易体会到当时金庸被拒绝的悲痛惆怅,金庸很快从他和夏梦共事的长城影视公司出走,自己投资开创《明报》,并为了支撑报纸而不停撰写武侠小说,创造了写作致富的奇迹。
金庸笔下许多女主角都是以夏梦为原型的。当金庸夏梦均已步入老年后,有记者问及他笔下的人物与夏梦的关系时,金庸笑道:“夏梦呀!她没有王语嫣聪明…...”
我缓过神后,就默默跟随在这位美丽姑娘的身后。令我欣喜若狂的是,她竟然就住在我家附近。于是,以后几乎每天晚自习放学,我都会在校门口徘徊许久,等着王语嫣下课,然后默默地走在她身后,远远地跟随她,目送她回家。看着她家楼道里的感应街灯因她的进入而亮起,因她闭上家门而熄灭。四周很静,静的我听得到她上楼的脚步声,她拿钥匙的声音,她开门的声音,她关门的声音。
学校的大门,开在“微澜楼”里,对着宽阔的“微澜湖”湖面,冬天的时候,冷风常常从湖面吹来,挤在狭窄的门洞里,呼啸起来,拂在身上是彻骨的冷,“为伊消得人憔悴”,鼻涕狂流终不悔,我有两次差点染上肺炎。
有马谡武松(有关武松的故事,后面会有介绍)这帮狐朋狗友的好处就是,像利物浦队歌里唱的那样,你永远不会独行(You'llNeverWalkAlone)。我把我的心事告诉了马谡,善解人意的马谡同学很快动用他庞杂的人脉关系打听出来这位姑娘的很多消息。她比我们高一届,与离异的母亲一块居住,家确实就在我家附近,最好的朋友是同班的一位女生,叫刘梦琪,是市公安局局长的闺女。
马谡等人,给我出了一个主意,邀请她参加我的生日聚会。经过缜密计划,我上市里最上档次的商场挑选了一张卡片,自己用最工整的笔迹摘抄了一首小诗——可惜我当时还无法自己写诗,含蓄地表达了仰慕。
一个晚自习下课后的夜晚,鼓起勇气赶上王语嫣。那天,王语嫣穿着一条白色的连衣裙,可能与灯光有些关系,她回头的刹那,真的是“烟霞笼罩,恍入仙境”。
我花了两秒钟缓过神来,递上了卡片,邀请她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她表现出了正常程度的意外,随即大方地微笑着,轻声说了声谢谢和生日快乐,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我顿时觉得当晚的星星分外明亮。
王语嫣如约来到了我的生日聚会,送了我一份彩纸包裹的生日礼物,这是我十八年来第一次拥有的生日聚会,可惜当时还没有读到冯唐的小说《十八岁,请给我一个姑娘》。
马谡武松在聚会筹备时异常邪恶,他们在饮料中掺入了白酒,不过没有醉倒王语嫣,倒是我差点趴下。
聚会进行地很顺利,结束后,我送王语嫣回家,户外有冷风,暂时压住了我的醉意,我把她送到楼下,目送她上了楼,像往常一样。
回家的时候,刻意回避的父母也回来了。我爸还唠叨而委婉地跟我谈了半天,主要内容是高中时恋爱的弊端,他不知道他的儿子当时多想睡觉,只能是左耳朵进了就从右耳朵了。“恋爱,我倒是想,目前的情况止于暗恋阶段,希望渺茫。”极度渴睡中我这样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