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清晨六点,天还蒙蒙亮,张建国一家就起床了。经过十来天的等候,电通了,房间虽然简陋,但总算有了几分家的样子。
“律师说八点前到移民局。“李秀芳一边给小虎整理衣领,一边不停念叨,“这可是咱们第一次去移民局,可别迟到了。“她的语气里带着紧张,这种紧张来自对未知的担忧,也来自在上海养成的守时习惯。
“放心,我查过了,坐地铁只要二十分钟。“茜茜说着,仔细检查背包。经过上次在地铁上被偷钱的教训,她特意把重要证件和钱都放在了贴身的防盗包里。每一份文件都装在文件袋中,按照重要程度排列整齐。
移民局设在市中心一栋灰扑扑的老楼里。这栋建筑年代久远,外墙斑驳,窗户上的油漆早已剥落,与周围现代化的写字楼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七点半就到了,满以为能当第一批,没想到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么多人?“张建国傻眼了。队伍从大门蜿蜒到街角,看不到尽头。人群中有衣着光鲜的商务人士,也有风尘仆仆的劳工;有抱着婴儿的年轻母亲,也有拄着拐杖的老人。各种肤色、各种语言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移民图景。
“好多难民。“茜茜小声说,指着几个面容憔悴的中东面孔,“我在新闻上看到,他们有些人天没亮就来排队了。有的人连续来好几天都办不完手续。“她的声音里带着同情,也带着一丝庆幸——至少他们是以投资者的身份来的。
就在这时,一辆崭新的奔驰轿车稳稳地停在路边。他们的律师尼克从车上下来,一身笔挺的深蓝色西装,棕色真皮公文包,整个人散发着专业而高效的气息。
“早上好!“尼克用蹩脚但热情的中文打招呼。这几句中文是他特意学的,为了显得更亲切。在希腊,一个会说中文的律师就是最好的招牌。
“早上好。“张建国赶紧迎上去,眼里满是担忧,“这队......要排很久吗?“他下意识地瞟了瞟手表,生怕时间不够。
尼克笑着摆摆手,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不用排队,我们是预约的。“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骄傲,暗示在说:这就是找专业律师的好处。
在律师的带领下,他们从一个不起眼的侧门进入大楼。走廊里已经挤满了人,空气混浊,弥漫着人群特有的气味。墙上贴满了各种语言的告示,有些已经发黄卷边,那是在向人们诉说着无数移民的故事。
“这边。“尼克熟门熟路地领着他们上楼,“我们约的是A区203号窗口。“他的步伐轻快,显然对这里的一切了如指掌。
二楼的景象更让人瞠目结舌。狭窄的走廊里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群:有人疲惫地席地而坐,有人焦急地倚墙而立,还有人抱着哭闹的婴儿来回踱步。每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队,人群发出的嗡嗡议论声混杂着各国语言,像一首混乱的交响曲。
“你们运气不错。“尼克说着,熟练地避开一个横冲直撞的孩子,“现在是难民潮,有些人等上一整天都办不完手续。“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同情,但更多的是习以为常。
来到203号窗口,里面坐着个画着浓妆的中年女职员,正在打电话。看到他们来了,她懒洋洋地竖起一根涂着鲜红指甲油的手指示意等待,然后继续专心致志地讲着电话,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仿佛外面排队的人群与她毫无关系。
“她在跟人聊天?“李秀芳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一幕。在上海生活多年,她早已习惯了高效的政府服务。工作时间打私人电话?这在国内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
十分钟过去了,那位女职员还在热火朝天地聊着,话题似乎转到了昨晚的电视剧。走廊里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不耐烦地抱怨,有人无奈地叹息。焦躁的情绪在狭小的空间里蔓延。
“别着急。“尼克见怪不怪地安慰道,“这很正常。这里的人生活节奏就是这样。“他的话让张建国想起了那句老话:入乡随俗。
二十分钟后,电话终于结束了。女职员慢悠悠地喝了口已经凉了的咖啡,这才抬头看他们,脸上依然带着方才通话时的笑意。
尼克熟练地递上材料,用流利的希腊语解释着情况。女职员漫不经心地翻看文件,突然皱起眉头,又开始打电话。这一次是工作电话,但那种悠闲的语气丝毫未变。
“又来?“张建国忍不住小声抱怨。在上海,他最怕的就是办事效率低,没想到来到希腊,要面对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时间观念。
“嘘......“尼克赶紧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别着急,这是在查询你们的资料。在希腊,着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的话像是某种箴言,道出了这个国家的生活哲学。
这一次又等了十五分钟。期间,走廊里不断传来此起彼伏的抱怨声和叹息声。小虎已经坐在地上打起了瞌睡,茜茜掏出手机,开始默默复习希腊语。李秀芳站在窗边,望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不知在想些什么。
“爸,你看那边。“茜茜突然轻声提醒。在隔壁窗口,一个面容焦虑的中东男人突然激动起来,用蹩脚的英语大声控诉着什么。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按下桌下的按钮,两个魁梧的警卫立刻出现,不由分说地把那人架了出去。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显然是经常演练的场景。
“这种事每天都在发生。“尼克叹了口气,“大家都很着急,都有自己的苦衷。但在这里,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要学会等待,学会接受。“他的话里透着某种生活智慧。
又过了半小时,终于轮到他们按指纹。女职员懒洋洋地指着一台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仪器,示意他们一个个来。这台机器可能是这里最现代化的设备了,但看起来也已经服役多年。
“右手拇指。“茜茜一边翻译一边示范,“按下去,不要动。要等绿灯亮了才能拿开。“
张建国紧张地把拇指按在仪器上。常年的体力劳动让他的指纹有些模糊,荧屏闪烁了几下,显示“错误“。这一刻,他感到莫名的心虚,仿佛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Again。“女职员面无表情地说。
第二次、第三次......第五次才终于成功。每一次失败都让张建国更加紧张。李秀芳和茜茜也都试了好几次。轮到小虎时,他的小手指太细,仪器总是识别不出来,急得小家伙快哭了。
“完了吗?“等所有人都按完,张建国迫不及待地问。这折磨人的等待似乎终于要结束了。
尼克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激动地说了一通话语,发现大家眼睛直愣愣的还都蒙在鼓里,茜茜也许是被话中的一些单词卡了壳,也干瞪着眼睛。尼克见状,从口袋里取出手机,通过谷歌翻译软件,手指快速地惦记着屏幕,一串中文字出现在屏幕上:“还要等打印出‘等待纸’,也就是通常说得‘蓝纸’。有了‘蓝纸’,你们全家就算是在希腊合法的永久居民了,你们的孩子可以凭着这张蓝色的‘等待纸’,去学校报名上学了。“
果然,女职员又开始打电话,这回是在询问打印机的问题。但她的语速依然慢条斯理,仿佛时间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概念。在这个时候,张建国终于理解了希腊人为什么会创造出那么多哲学:因为他们有太多时间用来思考。
“爸,你看。“茜茜指着墙上的一张泛黄的告示。那是用希腊文写的工作时间表:上午9:00-11:30,下午14:00-15:30。这短得令人吃惊的工作时间,或许就是希腊式生活的一个缩影。
“这么短?“张建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那这么多人,得排到什么时候?“他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外面的人群看起来如此焦虑。
“所以大家都这么着急。“尼克耸耸肩,“下午不一定能轮到。有些人可能要来好几天。这就是希腊,一切都要慢慢来。“
终于,在临近十一点时,他们完成了全家人按手膜的手续,取到了那张蓝色的‘等待纸’,。从进门到现在,整整花了三个小时。这期间,他们目睹了无数人的焦虑、愤怒、无奈和释然。这些情绪似乎都是移民生活必经的过程。
“后面还有什么手续?“走出移民局,张建国问。阳光照在脸上,让他感觉恍如隔世。
“现在你们只需在家等待通知。可以乐观的说,你们已经完成了购房移民的最后关键一步。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你们就可以将手中的‘蓝纸’更换为‘永居卡’,也就是‘粉卡’。”尼克笑着将手机屏幕上的内容递给张建国。接着又补充写了段:“当然,何时能通知拿‘粉卡’,你们还要适应这里的节奏,慢慢来,不要着急。在希腊,时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李秀芳望着蓝天,若有所思:“在国内,最怕办事效率低。来了这里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慢。也许这就是文化差异吧。“
“这就是希腊。“尼克拍拍张建国的肩膀,语气温和,“浪漫的国度,一切都很慢,但最终都会完成。你们慢慢就会习惯的。这里的人懂得享受生活,而不是被时间追着跑。“
走在回家的路上,张建国陷入沉思。也许尼克说得对,他们需要改变的不只是生活习惯,更要改变对时间的理解。在这个古老的国度,时间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至少我们按上指纹了。“茜茜笑着说,试图让气氛轻松一些,“是不是就算在希腊正式扎下根了?“
“可不是。“李秀芳接过话茬,“这是咱们家在希腊的第一个官方印记。“她的话里带着一丝自豪,也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我的手指印也留在希腊啦!“小虎举着自己的小手指,兴奋地说。孩子的纯真让大家都笑了。
一家人相视而笑。也许路还很长,手续还有很多,但至少他们迈出了第一步。在这个节奏缓慢的国度,他们正在学着用不同的方式丈量时间,感受生活。也许这正是希腊要教给他们的人生第一课:生活不仅仅是奔跑,更是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
远处的卫城山依旧巍峨。不知多少年前,这里的先民们也是这样,慢慢地、耐心地建造着他们的家园。而今天,来自中国的这个家庭,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他们存在的印证。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慢,但正如这座城市一样,终会在时光中沉淀出属于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