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饿了......“小虎摸着肚子。他们在商场逛了大半天,采购了床垫、桌椅、电器等必需品。
“是该吃饭了。“李秀芳看看手表,已经快七点。
张建国环顾四周:“这附近应该有餐馆吧?“
“有!“茜茜指着街对面,“看那个招牌,应该是餐厅。“
招牌上是一串希腊字母,歪歪扭扭的,像舞动的蚯蚓。透过玻璃窗能看见里面坐着不少人,看起来生意不错。
“那就这家吧。“张建国推开门。一阵悦耳的门铃声响起。
服务员微笑着迎上来,说了一串听不懂的话。张建国下意识地看向女儿。
“她在问几位。“茜茜说完,竖起四根手指:“Four,please.“
服务员领着他们到一张靠窗的桌子。小虎爬上椅子,好奇地东张西望。餐厅里放着轻柔的音乐,墙上挂着古希腊建筑的照片。
“这椅子真高。“李秀芳坐下来,两脚够不着地,“跟在家吃饭完全不一样。“
服务员送来菜单。张建国接过来一看,顿时傻了眼——全是希腊文,连个图片都没有。
“茜茜......“他求助地看向女儿。
茜茜也皱起眉头:“这些菜名......“她掏出手机查了查,“好像是说有沙拉、汤、主菜......“
“有米饭吗?“小虎问。
“这是西餐厅,应该没有米饭。“李秀芳说,“茜茜,你看看有没有面条之类的?“
服务员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张建国感到压力山大,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面对英语考卷。
“要不......“他指着菜单上的一行字,“先来这个?“
茜茜努力辨认:“好像是......GreekSalad,希腊沙拉。“
“那就四份这个吧。Four......This......“张建国想,沙拉总不会有错。
服务员记下后,又说了什么。茜茜解释道:“她问还要点什么。“
“就这个吧,先尝尝。“张建国说。反正不知道其他菜是什么,还是稳妥一点。
等菜的时候,张建国观察着其他客人。只见他们优雅地切着盘子里的食物,叉子和刀配合得天衣无缝。想想自己这些年除了筷子,最多用用勺子,不由得有些发虚。
“您的沙拉。“服务员端来四个一模一样的盘子。
“这......“李秀芳看着眼前的菜品,“全是生的?“
盘子里是一堆切块的西红柿、黄瓜、洋葱,还有一种叫不来菜名的菜叶,上面撒着白色的奶酪块和黑橄榄。
“这个白色的是羊奶酪。“茜茜解释,“希腊特产。“
小虎戳了戳盘子里的食物:“妈妈,我想吃肉......“
张建国看着眼前的生菜,也觉得不过瘾。但已经点了,只好硬着头皮拿起叉子。
“这样吃?“李秀芳学着邻桌的样子,用叉子叉起一块西红柿。可刚送到嘴边,西红柿就滑落了,“啪嗒“一声掉回盘子里,溅起一片橄榄油。
“要配合着刀叉用。“茜茜示范道,“先切成小块......“
张建国拿起刀叉,笨拙地切着西红柿。刀刃在盘子上发出刺耳的“咯吱“声,引来邻桌侧目。他感到脸上发烫,手上更加不得要领。
“这个白色的好咸!“小虎尝了一口羊奶酪,立刻皱起脸。
“慢点吃,别噎着。“李秀芳递给儿子一杯水,然后小声对丈夫说,“这么一点菜,要多少钱?“
张建国看了眼账单,倒吸一口凉气:“一份沙拉十二欧......“
“十二欧!“李秀芳惊呼,“那不是快一百块人民币了?这么点生菜值这个价?“
“嘘......“张建国示意她小声点,“在人家店里,别这么大声。“
“我吃不饱......“小虎委屈地说。他的盘子里,蔬菜基本没动,就只吃了两块西红柿。
张建国看看周围,发现其他客人桌上还有面包、主菜。这才明白,原来沙拉只是前菜。可现在再点其他菜,又怕搞不清是什么,只能继续硬撑。
“爸,我去问问还有什么容易点的。“茜茜提议。
正说着,邻桌上端来一盘冒着热气的东西,香味飘过来,勾得小虎直咽口水。
“那是什么?“张建国问。
茜茜起身去看了看:“好像是......烤肉?“
“那我们也要这个!“小虎眼睛一亮。
在茜茜打了一个手势后,服务员很快过来。茜茜指着邻桌的菜,用英语说:“Sameasthatone,please.“
等第二轮菜上来,一家人总算吃了个半饱。结账时张建国心疼地掏出信用卡——四份沙拉加四份烤肉,一共花了96欧元,折合人民币快七百块了。
“在国内,七百块够我们吃一个星期了。“走出餐厅,李秀芳还在心疼。
“看来以后得自己做饭。“张建国说,“明天去超市买点米面......“
“爸,那边有中国超市!“茜茜指着街角一个招牌,上面写着“东方商场“。
“真的?“张建国眼睛一亮,“明天一定要去看看。“
回家路上,一家人说说笑笑,调侃着各自用刀叉的囧样。虽然这顿饭吃得贵,但总算积累了一次经验。
“其实那个沙拉还挺好吃的。“李秀芳说,“就是太贵了。“
“下次我自己做。“张建国说,“买点西红柿黄瓜,应该不难。“
“我要学用刀叉!“小虎挥舞着手臂,“不能让外国小朋友笑话!“
“好好好,咱们一起学。“张建国摸摸儿子的头,“慢慢来,总会习惯的。“
夜幕下的雅典街头,霓虹闪烁。从餐馆里传出悠扬的音乐,还有刀叉碰撞的清脆声。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和他们以往的生活是那么不同,但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即将开始的新生活。
“明天去超市,一定要买五十斤米!“走到家门口,李秀芳突然说。
大家都笑了。在这个陌生的国度,一家人还在相互取暖,相互打气。也许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像今天邻桌的外国人一样,优雅地享用一顿晚餐。但在那之前,还有很多功课要补,很多习惯要改,很多的新情况要适应。
张建国看着家人的笑脸,心想:来到这里的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学习,一次新的挑战。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什么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