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从那个春天,那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开始,中国各行各业开始改革开放,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南甸大队保健室更名为万有奇中医针灸診所,另一处保健室的负责人是麻壳,也更名为麻壳中医针灸诊所。
美芳、美华这对双胞胎姐妹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自小就十分出众。妈妈金海燕教她们背诵唐宋诗词,父亲万有奇教她们《汤头歌》、武术。姐姐美芳喜欢诗词歌赋,性情温和沉静,妹妹美华活泼好动,喜欢跟着有奇练功。万家双胞姐妹花如同并蒂莲花绽放了,一朵素雅清新,一朵红艳夺目。
这天早晨,姐妹俩一块去上学。走到街门那,就看到门口有一个篓子,走近一看,里面一个一岁多大的婴儿正睡觉呢。
美芳说:“这个小孩怎么在咱家门口呢?”
美华说:“一会儿她妈妈就会来的,我们还是上学去吧。”
美芳说:“她这么小,要是让路过的人捡走了怎么办?
美华说:“我们还是上学去吧,不要迟到了。”
美芳说:“还是把她抱进家里去吧,她太小了,在这不安全。她妈妈回来找不着会进咱们家问一下的。”
美华说:“别人家的小孩子不能抱咱家,谁照料她?我们还是赶紧去上学吧。”
美芳坚持要抱,美华不同意,说:“不要管闲事,你不走我自己先走了。”说完自己一个人上学去了。
美芳把这个小孩抱进家,交给奶奶万大妈。万大妈接过孩子,这小婴孩就醒了哭起来,万大妈一看不对劲,抱着这孩子去诊室找有奇。万有奇一看,说:“这是个病孩子,是被遗弃的。”
他问美芳:“你在哪捡的?”
“在咱家门口。”美芳回答。
“这是特意放咱家门口的,让咱们给治病的。”万有奇说。
“爸爸就给她治一治吧。你看她的样子多可怜啊。”美芳说。
“我孙女心眼好,既然这孩子抱进了咱万家的门,咱就不能见死不救啊,你说呢,有奇?”
“救救试试吧,看样子这孩子是脑瘫,被父母遗弃在咱家门口。”
中午金海燕老师放学回来了,她回家看见这孩子,头朝后倾,手掌外放,嘴角歪斜,眼神无光,显然是个脑瘫儿。红色的胎记覆盖了左面整个面颊,下巴尖尖,小眼眯眯,面相像似个小狐狸。金海燕咿咿呀呀地和她说话,她竟然冲着海燕鬼魅地笑,海燕说:“你真是个小狐狸吗?叫你狐狐吧。”这狐狐竟然咧嘴笑。
海燕问有奇:“这孩子怎么安置?”
有奇说:“先给她治治病吧,我觉得给她治好了病,她的父母就来接她了。”
“何以这么说?”金海燕问。
“美芳说,她是在街门的台阶上捡的这孩子,当时是放在篓子里的,等我们三人出去看时篓子没了。我推测这孩子的妈当时就在附近瞭望者,等美芳把孩子抱家了,她过来拿着篓子就走了。”万有奇说。
“看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先给她治病吧。”金海燕说。
这脑瘫儿在有奇精心医治下病情竟然大有好转。美芳美华叫妈妈爸爸她也跟着叫妈妈爸爸,叫爷爷奶奶她也跟着叫爷爷奶奶。
罗快嘴在街门口看见万大妈领着孩子玩耍,竟然破天荒地回家拿了两个鸡蛋给这狐狐吃。
万大妈回家说给万福源听,万福源说:“有道道,你把这孩子看紧了。”
这天礼拜天,杨浩来看望恩师金海燕,瞧见了这狐狐,这狐狐上前扯着杨浩的衣角喊叔叔。
杨浩问:“金老师,这谁家的孩子?”
金海燕老师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了一遍。
杨浩惊喜地说:“万叔能治好脑瘫儿那是太好了!我们儿童福利院大部分是被父母遗弃的脑瘫儿童,万大夫能不能给我们福利院的脑瘫儿也治一治?”
“可以啊。”万有奇说。
“我先替我们儿童福利院的孩子谢谢金老师和万叔,你们真是积了大德了。”
杨浩第二天就骑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来接万有奇去儿童福利院。当时,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摩托车那是少见的。
万有奇围着摩托车转了几圈,仔细打量着,不住地称赞。
杨浩说:“刚工作没什么积蓄,向父母要钱买的,方便载着万叔去福利院。”
福利院的脑瘫儿童能占大半以上,万有奇看着他们歪曲的面容和身型,眼神呆滞,流着口水看着自己,心里一阵阵的抽动。这些脑瘫儿住在简陋的三间平房里,由两个护理员照看,没有什么医护人员医治。
万有奇和杨浩约定:俩人每天下午来福利院给病儿医治。
杨浩载着万有奇,俩人风雨不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岁之内的脑瘫儿都康复了。万有奇和杨浩来了,他们围着俩人转,扯他们的衣角拉他们的手,能响亮地口齿清楚地叫他们叔叔、爸爸,一个又一个康复的脑瘫儿童被遗弃他们的父母接走了。超过两岁的病孩子经过治疗也大有好转了。
杨浩撰文在《东莱日报》进行连载报道,介绍这些脑瘫儿在万有奇医生的医治下康复的故事。
东莱市的百姓由起初的质疑到后来的信任,条件好的脑瘫儿的家长直接带着孩子来万有奇诊所给孩子医治,条件不允许的,就把孩子放到万有奇诊所的门口,万大妈隔三差五就能在门口捡到病孩子,以至于她每天都去门口看看是不是又有脑瘫儿被无奈的父母遗弃在门口。
时间一长,万有奇诊所倒是成了儿童福利院,他们夫妻俩的收入贴补十几个病儿显然是入不敷出了。万大妈既要做一家的饭食又要看护病孩子吃喝拉撒睡,累得腰腿酸痛,精疲力尽。万大妈养的十多只鸡鸭下的蛋本来足够家里每个人每天都能吃上一个两个,现在只能保证供给万福源一个人的量了。
万美华激烈反对,她埋冤美芳:“就是你引的头,捡来家个小狐狸!这下倒好,引来这么些歪瓜裂枣,害得我们早晨的鸡蛋都吃不上了,怎么考大学?!”
“不吃鸡蛋就考不上大学了?”美芳反驳美华。
“不吃鸡蛋脑力能跟得上吗?跟不上能集中精力学习吗?精力不集中能学习好吗?学习不好能考上大学吗?”美华振振有词。
“考上大学的都是吃了鸡蛋的吗?”金海燕问美华。
事情的发展出乎民政科长杨浩的意料,他本想着把福利院的脑瘫儿童医好,把工作干好,谁知病儿来了个乾坤大转移,老百姓把他的福利院转移到了金老师家,并且给恩师一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吃穿住看护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他紧急调拨一个护理人员到万有奇诊所协助万大妈照看病儿,同时把这个情况向民政局孙局长汇报。
万有奇诊所的脑瘫儿童有增无减,福利院之前承担这些病儿经费都紧张,何况是个人承担呢!孙局长沉思着,说:“老百姓把病孩子直接送到万大夫的诊所,无疑是给万大夫一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们作为国家的福利机构不能坐视不管,我们可以拨一部分经费先支援一下,然后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支援。”
“人手也不够,万大妈六十多岁了,照看这么多的病孩子力不从心,万厂长回家饭都吃不上了!我紧急调了一个护理员过去还是不够用。”杨浩说。
“小杨,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和教育局协商一下,借调金老师到我们福利院支援工作,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如何?”孙局长说。
“这得先取得金老师的同意。”杨浩说。
在民政局的宣传发动下,社会各界、大众老百姓送来了米面粮油点心鸡蛋衣物等物品。八角村村长带领渔民送来了海鲜、鱼干,村长表示:万家的困难就是我们渔民的困难,海鲜我们定时支援。万家的困难暂时得到了缓解。
在孙局长的协调下,金海燕老师借调儿童福利院工作,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
这天星期天,万有奇诊所门外开来一辆小货车,车门上写着:东莱市织布厂。
小货车停下,车门打开,跳下来一位精明能干的中年妇人,大约年纪四十出头,这人就是织布厂的宋厂长。虽然是大夏天的,天气很热,她却穿着厚厚的夹棉衣,厚裤子。
宋厂长指挥工人卸货,原来织布厂给福利院送来了棉纱包布做的尿垫子、还有布匹,给脑瘫儿童用。宋厂长让工人把一块一块的下脚料都用缝纫机扎好了,装成一箱一箱的,几个工人往院子里抗。
万有奇听见了,出门看。一看几个工人一箱一箱地往院子里抗箱子,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这时,宋厂长进来了,她自我介绍说:“万大夫,我们是市织布厂的,我姓宋。给孩子们送点能用得上的东西。我们厂别的没有,布头包布有的是。孩子们的尿垫子我们厂包了。”
“这是我们宋厂长。”一个工人介绍说。
万有奇赶紧道谢,说:“儿童福利院在后院,这南屋是我的诊室。”
宋厂长说:“我们先去后院看看,看看金院长,看看孩子们。”
万有奇引领着宋厂长到后院,工人随即把一箱一箱的尿垫子扛到后院。
金海燕听见来人了,开门走出来,一看不认识。不等万有奇介绍,宋厂长快走几步上前,拉住金海燕的手,说:“金院长,您好啊!您的事迹我们都知道了,今天见了面,金院长不单心美人更美啊,我真不知道我们东莱市还有这般标致的美人!这一看啊,就是大家门走出来的!这气度这模样我们东莱市真是挑不出第二个人来啊!”
“哪里,您客气了。”金海燕握着宋厂长的手,看向万有奇。
“这是市织布厂的宋厂长,给孩子们送东西来了。”万有奇赶紧介绍。
“多谢宋厂长支持,我替孩子们谢谢您。咱们屋里坐。”金海燕请宋厂长进屋。
“听说为了照看有病的孩子,金院长从学校借调到福利院了,这种舍弃自我顾全大局的精神真是让人感动。”宋厂长称赞金海燕。
“哪里,宋厂长,我只是协助我丈夫万有奇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是医者的本分,孩子们现在需要我,我就服从组织的安排,协助我爱人做好这份工作。”金海燕说。
“我谢谢宋厂长给我们送来了孩子急需的东西,这东西真是缺货啊,这么一车足够用一阵子的了,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金海燕再次道谢。
“织布厂有的就是布,边边角角的不用它也就当成废品了,工人们顺手扎几针,物尽其用了。金院长,什么时候用完了,我们就给孩子们再送过来。”
这时,狐狐过来缠着金海燕让她抱。
宋厂长起身拉着金海燕的手,说:“不打扰金院长了,我和工人们去万大夫诊室做做。我们这几个人不是腿疼就是胳膊疼的,你看我,大夏天的还得穿棉衣夹裤。这次来了,怎么地也得让神针给扎几针。”
宋厂长们去了诊室。金海燕和护理员给病儿换上了送来的新尿垫子。换下来的脏尿垫子需要清洗。
脏尿垫子不是有屎就是有尿,万家出了门就是夹河。金海燕把脏尿垫子装进桶里,要挑着去夹河清洗。
这时候,狐狐跑来抱着她的腿,不让她走。金海燕让护理员过来抱她,这狐狐又踢又抓不松手,金海燕只好喊美华过来抱着她一起去夹河。这狐狐才破涕为笑。
昨夜下了一场暴雨,河水暴涨。金海燕挑着脏尿垫子和病儿换洗的衣服来到夹河岸。河边洗衣服的妇女一个挨着一个,说说笑笑的拎着棒槌敲打着手中浣洗的衣服。
金海燕怕浣洗衣服的妇女嫌弃她洗脏尿垫子,就挑着担子到下游远远地离开她们。有认识金海燕的高声和她打招呼:“金老师,你也来洗衣服啊。”
罗快嘴也在洗衣服,她也高声招呼金海燕:“侄媳妇,抱着孩子过来一块洗吧!”
“我洗尿布呢,离你们远点吧。”金海燕大声回。
“金老师真知趣,人家和咱就是不一样。你看看人家对公婆对妯娌,那关系处理得好。学生家长也夸赞。”洗衣服的妇女都称赞金海燕。
“可不是吗,你说公家也是,好好的老师,让人家回来照看脑瘫孩子,叫我赶死不干!人家金老师二话不说,就听从安排。别说让我擦屎摸尿,就是叫我看一眼那些伸腿瞪眼的歪瓜裂枣我就够够的了。”一个洗衣服的妇女说。
“可不是怎的,我也是干不了。”另一个人也说。
“侄媳妇,过来洗吧,我给你看着孩子。”罗快嘴招呼着说。
“有美华呢,她看着呢。”金海燕回。
金海燕让美华抱着狐狐在离她不远处玩耍,自己开始洗刷了。
美华在家复习功课准备考试呢,被妈妈金海燕叫来看孩子,还是令她讨厌的狐狐,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心里一股火气腾腾地往上窜。
她平日里看着狐狐那狐媚的眯眯眼,好多次真想一下把她掐死。今天妈妈让她抱着她,真想一下把她摔死!这时,一个浪花窜起,一条大鲤鱼“腾”地跃出水面。美华一下子想起福地的一个民间传说,老憋精游夹河的故事。一个念头在她的脑海里浮现出来,她抱着狐狐向下游木桥那地慢慢地走去……
金海燕正一心洗刷尿垫子呢!突然间,美华大叫起来:“不好了,不好了,狐狐让老憋精拖跑了!”
金海燕一惊,心突突地跳,她撂下手中的尿垫子,迎着美华跑过去,问:“老憋精在哪?在哪呢?”
美华手指着顺流而下漂浮不定的狐狐,说:“喏,你看,她的头还一浮一沉的。”
金海燕追过去就要跳进水里救狐狐,美华拉住她,叫:“妈妈,妈妈,不要,不要,有危险。”
美华的呼喊声惊动了上面洗衣服的妇女,她们撂下手里浣洗的衣物,急急忙忙跑过来。
金海燕挣脱了美芳的手,跳进水里奋力向前拽住了狐狐,罗快嘴冲在最前面,说:“侄媳妇,把孩子给我!”
金海燕把狐狐推向岸边,罗快嘴拽住了狐狐。金海燕松了手,谁知这时,她脚底一滑跌进水里,她奋力挣扎,确是越陷越深,慢慢地沉没了……
美华尖声呼喊:“妈妈——!妈妈——-”
一位妇女对美华说:“美华,快家去喊你爸爸,你爸水性好!这些人都不会水。”
美华撒丫子就没命地往家跑去。
万有奇给宋厂长扎完针,宋厂长问:“万大夫,我不明白,我的病为什么大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都说我没有病,可是我就是长年发低烧,一年四季都要穿棉衣棉裤,我究竟是什么病?”
万有奇说:“你这个病,中医讲就是温病。通俗易懂地讲,就是冬天伤寒演变而成。你想一想,你得这个病之前是不是冬天伤于风寒?”
宋厂长想了一下,说:“还真是。”
万有奇接着说:“我诊脉后,诊断这个病在皮里肉外,是气分病,病气在营卫之间不流行,腠理不开,邪气不出,不顺血行,所以才发高烧。胃气不行,才发低烧。又不属于传染病,又不是感冒,所以医院的仪器检查不出来。我触诊后,诊断你就是足太阴脾经不通,堵在腹部,只需在腹部扎四个针即可。”万有奇分析说。
“那需要多长时间能治好呢?”宋厂长问。
“估计再扎五次就可治愈。”万有奇说。
宋厂长道谢,起身要走呢,这时,就听见门外传来美华声嘶力竭的呼喊:“爸——,爸——,我妈落水了!赶快去救我妈!”
万有奇一听,汗毛竖起,腾地就站起来,冲出门往夹河奔去。美华、宋厂长一行人紧随其后。
宽阔的外夹河静静地流淌,河边的妇女呼喊着,议论着,看见万有奇跑来,指着金海燕落水之处说:“万大夫,就那,就在那,金老师就是在那下水救那小孩子的。”
万有奇跳入水中,紧跟其后的两个工人也跃入水中,一齐下水寻找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