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嘿嘿。”
李牧看见了桌上的热牛奶和削好的苹果,径直走过去。
“慢点,小心烫。”
“嗯,老爸呢?这次送货到哪?”
闻言,李银玉叹口气道。
“从广州送往东北,要一个星期,不知道路上顺不顺利,现在长途呀,越来越难跑了。”
货运途中如果碰到爆胎、被收保护费等各种意外,都是车主买单。加上大量新人和公司涌入货车司机这一行,行业前景已经从蓝海向红海转变。
同样的距离,利润比之前低多了。
李牧知道,父亲这时赚的钱已经买了新房,还剩余许多,没有搬家,是想等李牧高考完再说。
熟悉的环境,更利于读书和考试。
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讲点迷信心里更有底。
“要不,就别跑了吧,这些年应该有些积蓄,让老爸和你开个店,不止是身体问题,分多离少也不是个事。”
出趟车,一天跑十五六个小时经常的事,长久下来,父亲的腰间盘,已经突出很久了。
而前世,两人在新买的小区楼下开了个杂货店,生意还不错。
此时的李银玉已萌生这方面的想法,她诧异的是李牧居然会提出来。
这小子平时生活中性子闷闷的,这番话不像他能说出来的。
难道是真长大了?
“妈心里有数。”
李银玉笑眯眯地看着儿子,他就坐在对面,安静的吃喝。
其实她对儿子很满意,从小就很少让她操心,不惹事,个子高,据说跳高特招进了省重点大学,当时李银玉听说后,和亲戚们炫耀了好久,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硬说有什么不满的话,那就是儿子太闷了,以后进大学,能不能够独立,处理好同学和老师的关系?还有什么社团,据说大学像个小社会呢。
初中毕业的李银玉在当时算知识分子了,哪能想象到大学是什么场景?
李银玉将装苹果的果盘向李牧跟前推了推,接着闲聊般说道。
“李牧,考上大学后,要多参加社团活动,妈妈听人说,大学就像小社会,对以后进入社会有好处。”
‘真读过一次’的李牧对此表示赞同。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交方面全靠自觉,需要自我管理,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这与成年人在社会中的自主生活相似。
而且聚集了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教师,这种多样性使得大学成为了一个微型的小社会。
加上大学提供了各种实习、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的机会,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社会运作。
总的来说大学提供一个相对封闭但又与外界保持联系的环境,是从学生阶段过度到成人阶段的桥梁。
咬一口苹果,李牧口齿不清地说道。
“放心,妈,我已经计划好了,准备加入篮球社团,会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的。”
社团对成员的篮球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更注重于兴趣和参与度,主打一个重在参与。
相比告诉老妈进校队,让她更清楚和放心。不然,又要多解释许久。
“那好,比你跳高那种单人项目好多了。”
说的没毛病。
李牧无言以对,默默点头。
“一身汗,喝完牛奶快去洗澡,换洗的衣服都在洗衣机上。”
“好。”
两口将剩下的牛奶喝完,李牧走到洗漱间,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脸庞没有岁月的痕迹,真年轻啊。就是头发太厚了,越看越碍眼,明天就去剪掉。
洗完澡回房间,路过客厅的时候李牧说道。
“妈,以后内裤我自己洗吧。”
以前不觉得,现在成熟的灵魂看到换洗衣物上面的三角内裤,感觉到别扭。
内裤也得换,换四角,不然勒的慌。
在自己眼中,儿子十七岁和两三岁是没区别的。但儿子这样想,说明真的长大了。
李银玉诧异,她抬了抬眼镜道。
“好。”
以前听村里的老人说过,人啊,有时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或经历某些重要的事件后,突然变得成熟许多,外在表现像“一瞬间长大”了。
今晚,李银玉在李牧身上找到这种感觉。
回到房间的李牧,看见了桌子上的笔记本,很眼熟。好奇心起,上前翻开看了起来。
原来是日记本。
不一会,李牧找到了当年看到在QQ空间写下‘说说’的感觉,当年尴尬的立刻将QQ空间设置为‘不对其他人展示’。
现在李牧将笔记本往抽屉里一扔,决定永久封存。
伸个懒腰,李牧直接大字型躺在床上。
不愧是年轻的身体,一天运动下来,只是肌肉微酸,恢复真快啊。
脑子里东想西想,很快便沉沉睡去。
次日一早,李牧就被闹铃吵醒,迷迷糊糊的按掉闹钟。定睛一看,时间才五点四十。
是了,体育生可以不参加早读,因为早上要晨训。
好久没晨训了!
李牧打起精神,洗漱一番,客厅的餐桌上有10元钱,除掉早上的饭钱,剩余的就是一天的零花钱。
依稀记得,在07年这零花钱算多的。
清晨的空气中带有一丝凉意,许多老大爷,穿着内衬加外套在小区遛鸟、踢毽子,而李牧穿件无袖背心只觉凉爽。
站在公交车站不久,今天第一趟公交车准时到来。
郑烨东那小子站在车门口,虎视眈眈地看着李牧。
被死党耍了一通,晚上一肚子火,直到对方上车承受自己一记‘蓄意轰拳’才算气消。
李牧呲着牙,快速搓揉大臂。
“你这是谋杀主力,冬瓜,你想借机上位是吧!”
擦!郑烨东又给了李牧一下子。
“别在外人面前叫我外号!”
见公交车上零散坐着的几个人都望向自己,郑烨东侧头靠近李牧,压低声音道。
看着年轻单纯的死党,李牧突然想到他之后的生活轨迹。
如果郑烨东没有意外的话,会和自己考进同一所大学,毕业之后在一所中学当老师,小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李牧以前还经常吐槽开玩笑。
“小学和中学都是你们这些成绩差的当老师,难怪教育质量上不去。”
每次郑烨东都无言以对,其实他还算好的,县城和农村的教育资源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