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胡卡苏,听说了吗?穆博奇伊和‘龙佑之族’打得火热,还参加了他们献祭羽蛇神的大典。”
“纳特科科,我们正在为此事担惊受怕,你来做客,正好一起商量。”
两个阿兹特克部落的酋长在一起,都对墨西卡部落的最新动态担忧又羡慕。
阿兹特克人是个流浪族群,老祖先原本在大陆寒冷的东北地方生息,一路向西游荡,历经好几代人,穿越了大陆腹地的辽阔草原,最终抵达大陆西侧巨蛇山脉的崇山峻岭。
之后,听闻南方有繁华富庶的另一个世界,才兴冲冲地一路辗转南下,进入了托尔特克人的北境领地。
部落口耳相传,先人们曾遇到海上来的神明之族,他们乘着从没见过的大船抵达海岸,来到陆地上。
神明之族的长相奇特,皮肤是白色的,他们的首领更是长着醒目的白胡子。
神明的智慧不可想象,他们穿戴精美,拥有鲜艳的旗帜,捕猎打鱼和耕地技艺出众,用木头和石头修建坚固又御寒的房屋,凭空就造出了城堡。
他们的武器更是犀利无比,每一个都是极厉害的武士。
这些外来的神明尽管善战凶悍,和他们接触过的部落却也学到不少高明的知识和技艺。
传说中这些白人神明后来驾船离开了,但承诺将来还要回来的。
眼下,各部落都认为,“龙佑之族”就是回来了的神明。
他们的大法师面色泛白,头发和胡子都是如雪的白色,他们中的一些男女,也都肤色比这片大陆的人们更白,虽然头发是黑色的。
他们的智慧、技术和武力,三年多下来大家都知道了,非比寻常。
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岛屿上建立了定居点,是一座城堡。
他们会造又大又坚固又华丽的船只,而不是简陋的独木舟和筏子。
他们在岛上精耕细作,不是刀耕火种,收获的粮食和蔬菜更多。
他们的旗帜鲜明耀眼,上面各种图案,其中一面上还绣着张牙舞爪的龙。
他们的酒,也和传说中白人神明喝的酒一样滋味奇特。
几个部落都有嫁到岛上的女孩,提供回来的消息确凿无疑。
墨西卡部落在阿兹特克族群中是后来兴起的,眼下也不算势力最大最强的一个。但新首领穆博奇伊却是野心勃勃,一心想让别的六个部落都听从于他。
纳特科科就最是仇视穆博奇伊,因为托兰城原本归纳肯吉部落所有,当年七部落一起和托尔特克人作战,纳肯吉部落出力最大,战死的武士最多。
打下了托尔特克王国的首都后,众首领一致决定,由纳肯吉部落占有托兰城和周围的一切。
然而,这块宝地却被穆博奇伊和墨西卡武士用强抢走了。
纳特科科咽不下这口气,到夸拉瓜部落来做客,就是商量着对付墨西卡人。
夸拉瓜人的首领胡卡苏是纳特科科的连襟,两人各自娶了舒巴恰部落大酋长的一对儿孪生姐妹花为妻。
如果穆博奇伊真的得到“龙佑之族”鼎力支持,那么只怕最残暴善战的夸拉瓜部落,也只能向墨西卡人低头和驯服了。
……
“很遗憾,叶博士,现有的考古证据和研究成果,无法找到玛雅文明传播到了南美洲腹地的迹象,除了两位在秘鲁库斯科密窟的惊人发现。”
恩里克教授的书房,在他家别墅的三层。
布置优雅,很多的书籍,还陈列有不少的古董,部分是真文物,一些是仿制品。
“玛雅文明的南部领地止于巴拿马地区,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的古代印第安人属于加勒比类型,而非大陆部族。至于从海上渠道流入传播到南美洲,他们孱弱的航海技术是支持不了的。”
“个别的飘零或许会有,但你们发现的密室神像和壁画,通常需要一个成熟的技术团队才能够完成。对了,博士你们有没观察到里面的墓葬,或者说较多的遗骸?”
叶远辰解释道:“我们没有破坏现场。目测密室中也没有特别的墓葬和古人遗骸。这件事目前还没有正式报告给秘鲁政府,我想和我们的皇甫院长先商量,组织后续的专业发掘。”
“这么说来,我倒是倾向于Susan的想法,羽蛇神自己飞到了印加人的圣谷。”教授开着玩笑,又将香浓的咖啡给大家的杯中添注入。
“有关羽蛇神信仰,还有各种神话与传说,我倒是相当熟悉。”
按照恩里克教授的介绍,羽蛇神形象最早出现于拉文塔遗址的一块雕刻石碑上,龙的腰身部位纳着一个贵族,旁边可能是古老神庙的图案,龙头高高在上,下颚垂在屋宇顶部的平台上。
就是说,最早膜拜羽蛇神的是公元前时代最为昌明的美洲先民--奥尔梅克社会,之后才开枝散叶,在墨西哥中南部和毗邻的中美洲可谓是遍地开花。
特奥蒂瓦坎的居民同样崇奉羽蛇神,在他们眼里这位神灵能保证风调雨顺和丰收,也就是扮演着农业之神角色。
到了托尔特克文明闪耀时,羽蛇神信仰发生了重大变化,被认为是晨星之神和晚星之神,与战争和人的死亡有关。
羽蛇神的名号在纳瓦语中是单词青鸟和蟒蛇的组合。
而在玛雅文明的世界里,羽蛇神是创始者,准确地讲是创造了生命,包括人类在内,象征着金星的魔力,拥有生与死以及重生的非凡力量。
羽蛇神的经典形象是龙头、羽毛和蛇躯,分别代表天上、凡间和地下世界。
阿兹特克人同样将羽蛇神抬升到至高神的地位,而且还统一了多个神祇的角色,是工匠的守护神,又是农业之神、学术之神和艺术之神。
不过,阿兹特克人喜欢将羽蛇神的形象刻画为鹰头人身,踩在云端或者是缥缈的献祭之烟上,更为接地气又神圣在上。
阿兹特克人也认为羽蛇神和金星的关系密切,却是地球的守护者。
羽蛇神也有它的对手或者是敌人。
常见的神话版本有两个:
一个是说羽蛇神的对立面是它的兄弟姐妹。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作为创世神的羽蛇神面临着三恶神的捣乱和阴谋,三个恶神分别代表着破坏、嗜血和战争。
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的神话里,羽蛇神最终离开了膜拜它的人们,向着东方远去了,消失于这个世界。
“总之,在古代的美洲城市里,尤其是墨西哥和中美洲地方,传统上城市中心是宗教仪式中心,于是就有金字塔或者羽蛇神的庙宇。此外,还曾在山峰间发现有羽蛇神祭庙遗迹,建造时间上更为久远些。”
恩里克教授真的是够博学,将羽蛇神的传说、神话和相关研究成果一一道来,简直就是知无不言的样子,还涉及到了若干具体的故事细节。
“恩里克教授,有个问题。玉米是在墨西哥最早被驯化和人工选育的,这一农作物就传播到了南美。那么,为何羽蛇神的信仰没能如此呢?”
岳芊珊先于叶远辰提出了问题,让两位男士都颇为意外。
不过,恩里克教授微笑着给出了答案:“通常,不同人群在接触中,有关技术的交流是很顺畅的,尤其是能改善生活的。而且,一定是高明的一方向落后者传播,后者学习和模仿。但是,涉及到了宗教信仰层面,往往就有壁垒或者说是抵触了,历史上还往往因为信仰的差异发生战争。”
叶远辰也补充道:“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和外星文明真的交往起来,一定会乐于学习他们的高科技。但是,如果要人类将一个外星的神当做我们的神来崇拜,这种事情就极不容易了。”
“我明白了,就像我们赫阑在历史上的通西域,从西域引进了许多的农作物,但拜火教和佛教却没有在当时就流入中原。”岳芊珊触类旁通。
“是这么个道理的。”恩里克教授为聪明的女士点赞,“所以,南美先民还是信仰他们的太阳神,而不是接受了羽蛇神。”
“教授,我还想请教一下,您可知晓羽蛇神和音乐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除了它是文化和艺术之神。我想了解一些细节性的元素。”
面对岳芊珊的第二个问题,博学的恩里克教授还是不假思索就给出了回答。
“在有关羽蛇神重新恢复被三恶神扰乱破坏了的秩序那个神话里,有一个乐师一路都陪伴着羽蛇神。”
教授品味了一小块水果沙拉,示意客人们也吃一点。
“这个乐师,负责吹奏笛子,以解除羽蛇神在旅途的疲倦困乏。羽蛇神总是会在一块石头上休息,然后留下一个手印。所以,在玛雅神话里,手印的意思和羽蛇神的音乐高度关联。”
“手~印,音乐,神话里明确那个乐师吹奏的是笛子而非其它乐器吗?”岳芊珊想起来自己在梦境中、在玛雅圣井发生幻觉时恍惚听到的笛音,缥缈又魔性。
“是笛子,Susan。”
岳芊珊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