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嗯额嗯额......”所有人噤若寒蝉的殿内,病榻上的皇帝艰难的发出了声音。
两宫内权势最盛也是皇帝最亲近的宦官,中书府令韩礼鱼上前把皇帝扶起,在其身后放置一个了只是丝麻的粗糙靠枕,让他以一个较舒服的姿势坐起。
皇帝吃力的睁开了眼睛,平静的看向李皇后,没有说话。
李皇后泪眼婆娑,不愿意回应皇帝的目光。
她自然听懂了这个曾经携手相伴了40年男子的心声。他对这个帝国有太多未竟的遗憾。还有很多事情没来得及去做,还有很多话没能交代......
“用药吧。”这个不再年轻的女人用尽所有力气说道,声音嘶哑,脚步踉跄。
只是几刻钟后,似乎是神药起了作用,加上老人对帝国的无限的眷恋,竟奇迹般的恢复了些许气力。脸上有些血色,似乎与常人差异不大。
中书府令韩礼鱼唤来近侍,帮皇帝换上衣裳,不是什么宽大华丽的冕服,是其平日最常穿的黑色麻衣,是与寻常百姓无二的普通常衣。戴上天子冠琉,然后闭上眼端坐在殿中的御座上,十二重白珠垂下,汉家天子赫赫威严。
但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的身体已经糟糕到了极点。
这是回光返照!
皇帝睁开眼有些磕绊的开口道:“朕昏迷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皇父太祖高皇帝,高皇帝赐了朕一把宝剑。他还说朕这个天子做的还不错....”
殿内除却李皇后外,所有人跪下恭敬聆听这个统治了帝国20多年的至尊的训导。
皇帝接着开口道:“朕既不敏,以渺渺之躯凌天下万民,自即位以来,常恐怠政,有失先帝遗德......”
群臣重重的叩首道:“陛下嘉大德,行大惠,施恩于天下。废除苛政、选贤纳谏、德治天下。此臣等所目睹,天下所共见,虽三皇五帝不能及......”
这不是恭维的拍马,群臣多数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位天子,也为皇帝即将离世感到悲伤。其在位的二十七年中也确如群臣所评价的。
明明富有四海,平日里却节俭到了极点,不修宫殿,甚至连个亭子都舍不得修。自己开春时候亲自耕种,后宫妃嫔不能穿拖地的长裙,甚至要亲自在宫室养蚕,甚至其的陵寝都被下令不许使用金银陪葬,只用瓦器装饰......
对百姓大方,减半田赋,降低算赋。减免或者让百姓就近服徭役。对群臣宽厚,少有刑法。将军季武,贪污受贿,帝得知后不仅没有惩戒,还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
皇帝听着群臣的不算恭维的恭维,只是淡淡的笑笑。他的目光越过晋王,越过了梁王。停在了少年刘德身上,看着他最爱的冠军候,目光中包含着晦涩的情感。
刘德没有回应他期许的目光,和他对视后坦然的摇了摇头。
他炽热的目光显然暗淡了,但失望后又有些释然,立太孙?除却先秦时候国家断档,事关存续,已经300年无此先例了吧。既惊世骇俗也无利于国家,哪怕有自己的遗诏背书,这个羽翼未丰的孩子也坐不稳那个位置吧。诸王、群臣、宗室乃至其父晋王,祖母李氏也会反对吧。
此刻,侍卫急匆匆跑入殿中传来齐赵发兵、诸王混战的消息。
殿内发生躁动,群臣议论,诸侯贴耳。
他知道,是时候做出决定了!现在的时间吗,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宝贵!
于是,他不在犹豫,唤来近侍,面其取来早就准备好的遗诏,传阅诸臣。然后当场高声宣告,“皇次子晋王刘弘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朕今传位于皇次子刘弘,群臣礼拜,百官俯首。”
殿内诸臣皆俯首贴地,表示对帝国继承人的尊重和臣服。
刘弘跪着向前带着哭腔道:“父皇......我......父皇,我这就去太庙!沐浴焚香、捧壁持圭、祷告上天,诚祈太一,把父皇的病痛转移到我身上......我!我去求高皇帝的神灵庇佑父皇!”说着便要起身前往太庙。
他看向这个性情过于柔软,而且在政治上有些幼稚的次子,往日因此曾多次训诫。但此刻也只是握住刘弘的手温柔说道:“这个天下,以后就交给汝来看顾了,先祖筚路蓝缕方有尺寸之地,汝当念祖宗创业不易,不可骄躁跋扈,不可怠政误国......”
刘弘已然泣不成声。
接着他又抬头看些李皇后,轻声道:“观音婢......”
李皇后连忙在侍女的搀扶下,弯下腰来,握住皇帝伸出来的手。
皇帝紧紧握住这个携手前行大半生的女人的手,深情道:“朕不幸,先于观音婢离世,以后,就由晋王侍奉观音婢了。”
他说着就拉着刘弘的手放在李皇后手里,几乎是恳求道:“晋王年轻,不懂事,以后还要皇后多多担待,多多扶持!”
他是真的害怕,害怕皇后在他死后,想着扶梁王上位。那样,不只是手足同室操戈,国家社稷更有倾覆之危!
李皇后闻言,已经是泣不成声。
夫君的意思,她岂会不懂?
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一个老妇人,又怎么会干出废长立幼的事情?
因此,她重重的点头,“皇帝放心,哀家知道怎么做,这江山社稷是皇帝的,也是高皇帝的,哀家不会让刘氏的社稷,出半分岔子!”
她也不敢!
诸王混战,局势未明。城内诸王数万精锐厮杀,殿中无害少年模样的孙子手下更有城外8000铁骑威慑。百万边军此刻也无作用,京中唯有南北禁军可以调用。在这样的关口,即使李皇后想要干出那样的事情,也没有那个能力和实力。
见到李皇后如此反应,皇帝略放下悬着的心。处理好帝国继承人的问题后,紧接着就对城内诸王混战做出了决议:“命宗正刘礼及太常赵泽持节抚诸王,使其明朕无宗室内斗、手足相争之意,若其等能交出兵马,则皆不究罪,否则定是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统治这个老大帝国27年的皇帝自然明白此刻只派文臣宗室劝慰是无用的,这是有预谋的政变,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政变以流血开始,就要以铁血结束!
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圣人云: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冠军候刘德持天子节、授大虎符,总领卫尉和郎中令兵马,奉诏杀贼,护卫两宫。武威侯周毅、信平侯刘也、汝阴侯卢赐佐德讨逆,诸将军列侯各司其职。”皇帝迅速而精确的做出布置。
“臣等奉诏!”殿内的将军列侯们简短而忠诚的遵从了皇帝的命令。
“皇祖,孙臣以为诸王势大,此番忤逆前且必厚赏军士,士气高涨。此刻即使有宫墙之险,也未必保全,孙臣以为不如先以未央、长乐两宫卫尉兵马坚城拒敌,削其锋锐。孙臣再以密道出宫,携柳营8000精锐入城护驾,再联系北军,届时内外围剿,此乱可平。”刘德冷静的做出了部署。
听到冠军候平静的话语,殿中诸大臣的慌乱平息了些。是啊,这个深受陛下倚重年轻人在帝国西南伐国拓土,在帝国北方抗击北牧,大小数十次战役已经证明了少年将军超凡的军事才能。
皇帝对于这个最疼爱亲近的孙儿的用兵绝对信任。让其尽管放手去做。
“晋王代朕素服避正殿,诸王若念先祖遗德,听从太常、宗正,则无究;若不念祖宗,罔顾国恩,将军其劝士大夫击反虏。击反虏,深入多杀为功,无有所置。敢有议诏及不奉诏者,皆腰斩!”皇帝对此次诸王混战做了定性和大的处理方针。
“诺!”满殿文武在晋王的带领下跪接皇帝的诏令。
汉家君臣在皇帝复苏后找到了主心骨,将军列侯们在刘德的带领下雷厉风行的披甲执锐,接管军队;文臣士大夫在丞相张平文及清河侯李徒汝的安抚下平静下来。殿中诸臣各司其职,帝国停滞的发条在皇帝复苏后重新运转了起来。
提振精神,一口气做了这么多吩咐的皇帝让近侍换上屏风。只是略松了口气,黑红鲜血便从喉咙涌出来。他挥手拒退了惊恐的宦官,自己用袖口轻轻抹去。
然后向后倚靠,闭上眼睛静静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