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借古悟今 / 第27章 赵充国

第27章 赵充国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赵充国,陇西上邽(现甘肃天水西南)人。
  从小就在边境长大,民风彪悍,凭借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参军入伍。还是凭借高超的骑术加入羽林军。
  这人也被誉为西汉最后一位大军事家,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而不倒,最后得以善终。
  后面还有个陈汤,在军事上有一定功绩,不过严格意义上讲,陈汤是外交家,拎着刀子讲道理。
  他的同行有以下结局:周亚夫被下狱,五日不食、呕血而亡;李广迷路贻误战机,自杀而亡。霍去病英年早逝;李陵三族被夷灭,投降匈奴。
  汉武帝时期,算来唯有卫青和他,算是善始善终。
  说起来也是悲哀,自古将军定天下,不见将军享太平。
  将军太菜就容易被敌人干掉,而将军太牛又容易被领导干掉,实在是不好干啊。
  所以啊,这位将军的分量还是够够的。
  年少从军,性格沉稳,有勇有谋,且格局远大,即便作为士卒也常常学习将帅的本领,尤其是兵法。
  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但他确实有点惨。
  崭露头角!!!
  在汉武帝后期,他跟着李广利去打匈奴,结果中了匈奴的埋伏。
  主要是由于李广利不懂指挥,很快就被匈奴包围,切断了物资供应。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也是赵充国奋不顾身,率领百余兵卒,奋不顾身地突围而出,与匈奴周旋,牵制住了一部分匈奴,李广利这才乘势逃走。
  这一场战斗下来,赵充国身上多了许多伤口,不过他的名声却是一飞冲天。
  后来,汉武帝得知此事,还去看望赵充国,察看他的病情,称赞赵充国的勇猛,并将赵充国提升为中尉,封为车骑将军。
  而这个时候,赵充国已经40多岁了。
  在不惑之年才开始他的军事之路,也实属难得。
  但是没办法,在卫霍漠北决战后,匈奴远遁漠北,蛰伏了足足二十年才来侵扰汉朝北境。
  但是不好意思,汉武帝后期,忙着解决继承人问题,因此赵充国也就这一次机会在汉武帝面前露脸。
  等昭帝上位了,国家整体上从原本的积极扩张转入休养生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攻的将军,根本没有施展的余地。
  像赵充国这样擅长防守和反击的武将,就很有用了。
  赵充国在昭帝的统治下,长年驻守边疆。
  有了赵充国的保护,边疆的防御系统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即使那时匈奴卷土重来,也不敢对赵充国的防线发动攻击。(单于闻之,引去)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赵充国在边境守着,那些少数民族才老老实实地待着,维持相对地和平。
  当然,人家不仅军事出众,论做人能力人家也不差。
  俗话说得好,朝中有人好办事,因为汉昭帝死的早,所以在确立下一位皇帝上,就出现了难题。
  而当时的赵充国与霍光走的近,全力支持霍光,可以说是霍光最大的后盾。
  也正因为如此,赵充国才能在汉宣帝即位的时候,被册封为营平侯。
  站队正确总是带来丰厚的回报,因为从那以后,霍光就很喜欢他,汉宣帝也很信任他。
  这很难得,很多名将都是死于内斗而非外敌,也算是名将的悲哀了。
  然后就是赵充国在边境大施拳脚了。他用兵老成稳重,但不失主见。
  有次有次羌族人入侵西汉边境,汉宣帝询问大臣们,谁愿带兵前去杀敌。
  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的赵充国自告奋勇承担此重任。
  宣帝问需要带多少兵马去?
  赵充国回答道:“打仗带多少兵去,不能凭空猜想,百闻不如一见(此典故出处)哦,我亲自到边境观察一下,在那里把作战地图画出来,再具体确定计划。”
  后来赵充国根据侦察情况,制订出屯兵守边、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并确定了作战计划上报朝廷。
  不久,汉宣帝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略,安定了西北边境。
  赵充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说明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令他真正名列名将是他对于边境的策略。
  当时汉朝与少数民族(包括但不限于匈奴)之间往往采取堂堂正正的战争进行交流。
  但是赵充国提出新的对敌策略:实行屯田,强兵足食,在湟中地区做长期打算,才能最后战胜敌人,消除边患。
  这在当时可算是石破天惊,不仅是当时的大臣,就连汉宣帝也不太理解。
  当时皇帝和大臣都主张速战速决,避免进入消耗战和拉锯战。
  但是面对汉宣帝的进兵诏书,身处病中的赵充国又一次抗旨上奏。
  汉宣帝难以决断,于是下旨询问,实行屯田何时才能消灭敌人?
  赵充国第二次上屯田策,对屯田作了理论概括,论据充分,提出屯田有十二条好处,出兵则有十二个危害。把骑兵撤回,留万人屯田即可。
  汉宣帝仍不放心,说如何应付敌人的进攻?
  赵充国第三次上屯田策,进一步提出了屯田内有减少经济开支的好处,外有防止敌人侵犯边疆的准备。
  他指出湟中地势平坦,便于相互呼应,周围有高山便于瞭望。
  敌人驻扎在风寒贫僻之地,很难长期支持下去,我军就能不战而取得全胜。
  汉宣帝和朝中大臣最终理解了赵充国的良苦用心,同意了赵充国的建议。
  真不愧是从小就在边境长大的本地人,就是熟悉少数民族的习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大部队撤走后,赵充国率领一万步兵屯田,兴修水利,整修交通,将内地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耕作技术运用于边疆,对发展边疆生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敌人见西汉军队作长期驻守的打算,军心开始动摇了,不断有人前来投诚。
  过了一段不太长的时间,赵充国见局面趋于平定,于是上《请罢屯兵奏》,经批准后率军凯旋。
  这就是赵充国,西汉最后一位名将,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也是一位著名的将领。
  在军事一道上,他擅长防守反击、有独到的战略眼光、军事打击与心理攻势相辅。
  于私德上,他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坚持真理,难挑毛病。
  政治站队更是深谙于心,历经三朝而不倒,也不引起领导的猜忌,处世智慧高超。
  但是他却没有卫霍的名气,毕竟昭帝宣帝大规模战争太少,而卫霍作为第一批打残匈奴的名将,自然名利双收。
  但他却在名将凋零的年代里真正扛起了汉朝边境的天,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守护者。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