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老陈回到了城里疗养。收到老章报平安的电话,虽然没有直接夸奖我但是能看出老陈回去说了不少我的好话。接下来的日子我们队没有了领队,听说会换个新的师傅过来,这段时间气势如牛也对我们队更多关注,没事就往这儿跑。真希望把老章派来,不管工作多难,看见老章心里就亲切和心安。
气势如牛实名叫“王奎”。人如其名,身材高大魁梧,嗓门洪亮。人黑的像一条光溜的蝰蛇,发布命令的时候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经过泥石流的事件后,我们也改变了对气势如牛的看法,私下不再叫他“气势如牛”或“牛头”。身处同一宿舍中,这几天我们也在逐渐的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泥石流后队里下令要进行抢修,我们队增加了巩固周围山体的工作,防止下次天气骤变引起的人员伤亡。队里需要用两周时间做好对营地周围的土层仔细检查,对可能存在隐患的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对于发现的一些裂缝和软弱地带,要采取填充砂石或植被覆盖等加固措施,以增强土层的抗冲刷能力,保障后续工作的安全。我们用两周的时间干完这些,然后归队。
大家对山体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和评估,用挂网铺盖上那些松动的岩石和潜在的滑坡隐患区域。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勘探过需要做爆破的地方需要用挂网标志,我们现在手上没有那么多的挂网,也没有大片可以用来做标志的工具。
“这不行啊,编制网的时间太长了。就算打了报告从城里运来,这么大面积的网也需要一段时间。”
“得问问队里,两个礼拜的时间围护这些山体倒是够,但是这些材料我们肯定不够。”
我们喊来王奎,跟他商量。
“王队长,这个加固山体,我们队的材料……怕是不太够。你看这山,虽然不多,但是防护需要挂网。石头野外到处都是,我们用推车可以运过来。但是这网得从城里运过来,咱们这儿没有材料,现编的话时间也不够。”
“我听说现在有种新的材料,叫“洋灰”。是外国的技术。面粉一样,一撒一大片一大片的,既可以加固,也可以标志。您看能不能跟队里打听一下,看看咱们有没有引进这个玩意。”
在五十年代,防范泥石流的技术还相当初级。当时没有像今天这样先进的钢钎等设备,泥石流防护的概念也刚刚兴起。人们通常只是简单地将居民从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转移开,而没有采取更加系统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这种做法往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泥石流发生,仍然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科学的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泥石流防护的重要性,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技术和措施,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沿防公路路段,任何一点小问题都要放大根治。
王奎思索片刻说:“我给你们打报告。去年确实是有专业人员从国外学习,可能会带回来一些新鲜玩意。能一次解决的问题,咱们一定要一次做好,不让后续的同志、工作发生任何意外。”
王奎立马给城里打了电话咨询,请求派两个环境方面的专家来帮我们一起防治泥石流。
在这段时间,只要他不忙的时候就来我们队,跟着我们一起找石头,运石头。第二天早上,总队来了电话,说对泥石流防护工作非常重视,会有一个专家明天到达,协助我们完成工作。
干到中午,大家聚在一起休息,有的抽烟,有的啃着早上没吃完的鸡蛋、饼子闲聊。
“哎你们几个听见没,这两天总有不对劲的声音出现。”
“什么声音?”
“说不出来,挖着挖着有时候感觉能听见老鼠的声音,但是又不像。有时候是斯斯的蛇音,有时候又是咳嗽的声音。”
“到底是啥声音,说清楚点。”
“就是因为说不清楚才奇怪。感觉挖的山里面有个什么东西,这两天挖掘的时候不断发出各种事情来暗示我们。”
“咋,你想说,我们把山神挖出来了?”老高突然的幽默让大家感到一阵发冷。
“就怕是活物。我以前在别的队工作过,听老师傅们说,建国的时候有工程队挖掘出来一条十五米的大蛇,蛇头跟卡车座儿一样大,眼睛跟车轱辘一样。当时大蛇在土里好几十米埋着睡觉,上下左右的土层都是实的。当时勘探了好几次都没探出来有活儿物,卡车一点点挖,就给这大东西挖出来了。”
“然后呢?”
“听说当时这条大蛇就钻出来,露出一个头,看着大家。也不跑,也不怕。大家谁也不敢动。就这样僵持了半个小时,那条蛇仿佛困了,发出了一声沉闷的低吼,然后扭头钻到别的地方去了。”
“没给这东西抓住吗?”
“我老天,谁敢抓啊。十五米的大蛇。这恐怕都成精了。”
我们聚在一起听故事听的入迷,聊了好久,直到王奎过来问发生了什么情况。大家连忙打着哈哈,散开继续忙碌。
一直忙到傍晚,我们都在期盼着专家带来的新材料。
“哎你们听,是不是有人在哼哼。”
我们组正在拨拉碎石,铲除松动的土层,手里的铁锹一下一下的乱响。
“嗯哼哼,嗯哼哼。”
仿佛是有人在哼哼。
“是不是给哪个同事伤着了?怎么听见有人在哼哼呢?”
我们几个互相对望,队里就这几个人,此时全在这儿了。谁都没有受伤。
“都在这儿了,大家伙儿谁都没受伤啊。”
“确实是有哼哼的声音,像个老头。”
这话一出,大家仿佛炸了锅,哄的一声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
我们连忙喊来王奎队长。王奎正在队上指导,喊的精疲力尽了,带着点脾气冲了过来。
“什么事?出了啥子问题?”
“嘘,王队长,别说话。你仔细听听。”
王奎热的满头大汗,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站在山坡上努力静下心来听。
“是哪个同志伤到咯?”
他一边用毛巾擦汗,一边四处望着,想找找看谁伤到了哪儿。突然他停住了手上的动作,抢过我的铁锹,举了起来。
“哪个给老子装神弄鬼,出来!”
我们围在王奎身后,跟着他呼吸的节奏四处望去。这里只是一个小山坡,要不是泥石流要各处排查,平时我们不会注意到这儿。
“哼哼,哼哼。”
“仿佛,有人在笑?”
“哼哼,哼。嗯~”
他的声调改变了。刚开始我们聚集的时候,听到的还是哼哼声,仿佛谁受伤发出的呻吟。王奎问完语调就变了,仿佛变成了嘲笑声。
“是不是,山神啊?”
“别给老子放屁。这些迷信的话别在这儿说。”
突然,声音没了。四处又回到了安静的状态。
“都拿着工具,一寸寸的挖。看看是个什么东西在这儿装神弄鬼。”
由于我们几个上午听过了大蛇的故事,大家都很惧怕土里突然窜出来一条几十米的大蛇给人吃了。但是王奎没听过,此时他只是喘匀了气,一心想把发出声音的东西揪出来。
听了王奎的话,我们也一个个抡动着手上的铁锹。这儿拍拍,那儿拍拍,发出一些声响儿。
那个声音再也没有出现过,仿佛消失了。
一直到傍晚,王奎要去接城里来的专家了。临走前他嘱咐我们注意安全,不要疑神疑鬼。由于没到收工时间,我们只能继续干。
大家小心翼翼的抡着铲子,害怕惹到了什么特殊的东西,也怕一铲子下去带上来让人惊恐的玩意儿。就这样,一直到王奎的声音再次响起。
“专家来了,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工具。你们都过来看看是不是需要的这些。”
我们仿佛得到救赎一般猛的往山下跑去,围在专家附近。
专家带来了白洋灰和网,给我们一边讲着如何按照比例搅拌出更细的砂浆,一边讲了泥石流的危害和科学的治理方法。我们围在一边听着,王奎偷偷扯了我一下。我立刻示意,跟着他离开了人群。
“刚刚,是什么东西发出动静儿,你们找着了吗?”
“没有呢。你走后我们到处铲,这东西突然没声儿了。”
“知道了。晚上问问专家。一会儿散了之后给你们队的人说,这件事别瞎传,不许乱了其他同志的心。”
王奎左顾右盼,并没有专心听专家的科普,谨慎的离开了我们队。
专家带来的白洋灰是个新奇玩意儿。我们一边按照他说的比例搅拌,一边用一部分倒在需要爆破的地方做标记,准备着明天实行。这玩意儿果然好用,一大片一大片的粉末,在编织袋上剪个洞,把需要埋炸点的地方圈起来,几个小时就完成了标记。
回到队里洗漱完,大家准备睡觉。专家在另一个宿舍,没跟我们住在一块。王奎也没有去找专家问下午的事。我看他没有反应,也收拾完直接睡去。
第二天,我们早早就带着爆破工具就位,聚在一起谈论该不该炸。
“照我说啊,就该弄点祭品,拜一拜。说不定是什么妖怪,我们提前知会一声就走了。”
“这怎么可能。我们队要是干这事儿,别说我们几个要背处分,那老陈得带着伤回来质问我们。”
“是啊,到时候妖怪没吃了你,王奎给你吃了。”“哈哈哈哈哈。”
“干。管他什么妖精地仙,阻碍了咱们新中国发展的道路,一切妖魔鬼怪都给他碾碎。”
大家一致断定,引爆炸点!
正准备开干,王奎带着专家来了。
“听你们队长说,这地方有奇怪的声音?”
“没错专家,我们昨天仿佛听见了人的声音,先是哼哼唧唧,然后是嗯嗯的嘲笑声。这山上有炸点,我们刚刚还在合计要不要开炸呢。”
“先别炸,你们给我说说,是什么声音。”老先生昨天舟车劳顿,今天仿佛还没睡醒就被带到了工地上,明显有些疲惫之意。“任何东西都会发出声音,石油,燃气,矿藏,动物……大自然是神奇的,任何东西都会给我们反馈。”
“我们也说不上来。前面几天都没发现这动静儿,昨天我们检测松土情况,所有人都上来挖这山丘子了,就有了这动静儿。”
“也有斯斯斯斯的声音。我们刚刚上来的时候我听见的。开挖后就变成哼哼的笑声了。”
专家一脸迷茫,反复拿着地图查看我们的地标。“可能是某种动物,但是这个维度,除了蛇,刺猬,没啥稀奇的动物了。同志们,爆破工作晚些进行,咱们先再往深里挖挖,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动物……或者别的东西。”
听完专家的话我们决定再深挖半天,拿着铲子上山开干。
“哎你们听,声音又出现了。”大家铲子开抡的时候,那笑声又出来了。这次仿佛笑的更大声了。我们声音一停,那边也没声儿了,我们用铲子一挖,那边就传来“斯斯”的咋舌声,仿佛一铲子下去给他挖着了一样。我们急忙喊来专家做判断。
专家听了一会儿,说要去总队打电话,问问他另一个同学,下山打电话去了。
“这老头儿,怕是给他吓着了。”
我们几个年轻小伙儿血性方刚,这两天被这东西惹的越聊越气,决定不管是啥,都他娘的给他挖出来给大伙儿看看。大家围聚在一起,一边判断声源,一边拿着网准备抓捕。
“就这儿,就这儿。”老高的耳朵很灵,立马判断出了大概的位置。
开挖!几个年轻人一人一锹,狠命挖去。
挖了大概六七米,突然一人的铲子砰的一声发出一声闷响,那人大喊“挖着了!”,大家迅速在周围把坑挖大,准备跳进去捕捉。前后挖了两三米长,网子呼的一声撂下去,刘海和老高也跟着跳下去网住那东西。
“来个亮儿!”下面俩人大喊。我们立马点亮手电筒照去,一人跑去总队通知领导、专家和照相,让他们都过来。
只见那东西将近一米多长,黑乎乎的。埋在土里,身上都是土,大家谁也看不清楚是啥。用铲子怼了两下铲子反弹发出砰的一声,还有壳儿护体!突然,那东西发出“啊,啊”的大叫,像个变声期的小孩子在嘶吼,但是嗓子又没有那么明亮。下面俩人被这声呐喊吓了一跳,刘海更是扑通跪下,开始膜拜。“爷爷哦,不管你是何方神圣,我们确实没见过您。这次给您抓住也是情非得已,要是不给您找着,就得引爆这地方咯,到时候得给您炸死。您见谅,您见谅。”
眼见刘海仿佛中邪一样跪下就开始拜,老高也愣在原地,准备跟着一块儿拜。
“都离开远点儿,小心土里面的东西细菌感染。”
专家隔着两三米远冲我们喊。大家噌的一下散开。
照相师冲过来,对着大东西就是一顿拍。
我们把那东西搬上来,看清楚了那东西的全部面貌。猪一样的头,全身上下长满鳞片和黑毛。将近一米半长,“猪蹄”上有厚厚的尖锐利爪。拽它上来的时候这东西还在发出“啊,啊”的尖叫不断挣扎,这动物发出人声儿,让人心里更加发毛。
“你能听懂人话不?”旁边不知道谁问了这样一句,惹的大家大笑,紧张的气氛也消散了一些。
“大家别怕,是犰狳。”专家从后面跑到前面仔细观察。
“原来是动物,给咱吓死了。这嗷嗷喊,还以为把山神挖出来了呢。”大家又是一顿大笑。
听说我们队里挖出来了怪物,其他队长都赶过来围观。照相师前前后后拍了好几张照片,也跟着咋呼,说以后要建个博物馆,把这玩意的照片记录一起存起来。
“犰狳是啥啊?”有人在队伍里问专家。
“是一种动物,按理说不应该在咱们这个坐标出现。这玩意也被称作‘地龙’,因为身上长着鳞片,被发现的大多都是蜷起来的,被误以为成地底下睡着的龙。白天在洞穴或岩缝中休息,晚上才会外出觅食。它们善于攀爬,能够在崎岖的山地环境中灵活移动。这两天应该是大家的声音太大,把这东西吓出来了。”
最后,我们把这东西移到了别的山上,让它去了更安全,更隐秘的地方。由于这里发现了稀奇动物,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生态链,队里决定放弃之前计划使用的大规模爆破技术,改而采取人工开凿的方式,继续加固山体结构,尽可能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