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越是长大越是感觉时间流逝得快,新的亲密关系也越难以建立,大多时候我们都在回味过去。
最近刷短视频的时候刷到一段文案:
“回了趟老家,发现村里很多老人都去世了,跟爸妈一样年纪的邻居们也开始老了,村里嫁进来很多外地人。
很多人都不认识,路上看见的小孩子也不知道是谁家的,他们以为我是外地过来的,其实……我才是这个村里长大的。”
这让我想起贺知章写的那首《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少不解其中意,读懂已是诗中人,一挥手,一转身,再回眸,子弹正中眉心,至此教育完成闭环。
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背下这首诗时感觉“鬓”有多难写,也不知道“鬓毛衰”的含义,只是懵懂的听着老师述说这首诗的作者的故事背景。
说贺知章老年辞官回乡,遇到村里的孩童,有了这首诗。
那时的我还在想,为什么他想家的时候不回去呢?非得等到老了走不动了才回去?
再后来,又长大了些许,我已经能理解这首诗的翻译了,但还是不理解其中含义,只当是贺知章那个时代是古代,交通不发达,回家很困难而已。
当我逐渐出来上学,离家越来越远,每回家一次都发现村庄的改变,有的是房子拆了,有的是路挖通了,有的是结婚生子了,有的是老了,死了。
当我出来工作后,才发现回一次家这么困难。
当我回到家乡时猛然发现自己已然变成了家乡的陌生人。
偶然间看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诗时才彻底明白其中的含义。
就像回到家坐在桌上,无意间向比我们小很多的孩子问候时的开场白一样:“你成绩好不好?考了多少分?”
看到孩子尴尬的神色的时候,才恍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年少时自己最厌恶的大人模样。
我记得我五年级上学期读完跟着父亲出去,到GD省读书,一方面离得近方便教育,一方面那边的教育比这边发达。
当然那时的我理解不了这么多。
以前,在我们的观念里,读完小学,再上三年初中,之后就可以出去打工了。
很多比我们大的人都是这样的发展轨迹,那时候的我不懂初中之后还有高中和大学,尽管我已经快上六年级了,但见识还是那样。
同一个村子里比我们大几岁的哥哥姐姐,舅舅娘娘,很多都已经踏上社会走上赚钱的道路。
我非常羡慕,尤其当我被揪着骂的时候,心中无奈的酸楚无处诉说。好像快点长大,快点离开这里,想去哪儿去哪儿。
再后来,九年级下学期回到家乡,准备参加中考。
再次见到我的儿时好友们时,我们之间已经有了深深的代沟,明明我也没走多久,也就快四年而已。
彼此缺席了少年时代的旅程,想再像当初那样已经是不可能了。
我不敢,我不好意思去他们家找他们,就这样过去。
有天我从三婆家门口过,她叫我进去和小熊玩,我才释然的走进去。
三公和外公是亲兄弟,但是关系都不好,但小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受那些影响。
我进去了,三婆叫我给小熊复习一下功课,说他成绩不好。
我走到小熊的卧室,看着他拿出来一本初二的物理书,上面很多题他都不会,之后我们两个没有继续学习。
反而有些拘谨的聊起天来。
因为当初四年升五年级的时候他被留级,所以原本我们是一起上的学,他现在比我低一级。
我们聊了现在村里的小伙伴,小周奎现在不读书了,出去打工去了。
小熊说原本他也想去的,但是三婆不让,非要他读完初中。
他说混完初中他就走了,我有些激动的说:“怎么能不读书呢?不读书你能干什么?现在都还没有成年!”
“读个好一点的高中,以后出去找工作都要更好找一点!”
那时我还不知道,其实高中出去也不好找工作,只有读完大学出去才好找,其实更好的工作大学生也不怎么好找了。
我极力劝说他,希望他回心转意,好好读书,走正道。
那时的我傲慢的以为在这个年龄段不好好读书都不是走正道,其实往后的人生都那样,好一点坏一点而已,都是生活。
我激动的对他说:“我帮你补习,只要想学!”
但对自己学习成绩很清楚的小熊说:“我不想读了,混完初中就走!”
“混?”这个词让我有些惊讶,因为此时的我,身边全是一心上高中的人,他们的成绩有好有坏,但都很努力,没有人说“混”这个词。
我很难过,我的朋友“堕落”了,但我无能为力,他一心想混完初中走人。
那天我们两个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最后不欢而散,不久我开学了,进入忙碌的九年级下学期,一心只读圣贤书。
再后来,我再次听到小熊的消息的时候,他早已实现了他的理想,背上行囊,走出家乡。
时间一晃而逝。
似乎是在高中的一个寒假,我帮外公家放牛,那是一个冬天,将牛放出去运动运动。
牛来到‘大顶子上’,我在一颗沙树底下,见到用脚踹‘令’的周奎。
他嘴里叼着一根烟,手里拿着一个棍子,正在敲打冰块。
我走上去,我们两互相对视着看了看,我那时见他熟悉,随即认出他来,想来他也认出我来了。
我两都欲言又止,最终没有一个人开口。
那时我两已经快六七年没见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见了。
我把我的童年弄丢了!悲伤淹没了我。
我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笔下少年鲁迅和他的玩伴,明明我感觉我没有变,他也没怎么变,怎么我们之间出现了这么深的沟壑呢?
此后的寒暑假,我的同村玩伴他们很少回去过年了,我们也很少再见。
再后来我的外公外婆搬离上大箐,我家也搬到白沙,见面的机会就更少。
当我踏上社会才发现,回家原来是这么困难的事,今年公司放假时间迟迟没有公布,如果按照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那等我放假“年”都过完了,那我还要回去吗?
小时候想长大,想出去;长大了追忆童年,想回去。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