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纵情欢歌 / 第六章 "杨屋二代",创造神话.

第六章 "杨屋二代",创造神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杨芋的四个姑姑、杨爸、杨叔是在杨屋一代(茅草屋)里长大的。那个年代,每个家庭的人口都比较多。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财富不多的人家,只会让男孩子去读书。杨芋的四个姑姑都没有去过学校,没有机会读书识字。
  杨爸念完了小学五年(那个时期小学没有六年级),升入了初中。初一的时候,杨爸因为事情根同学产生矛盾,和同学在学校打了一架,打完之后还是不消气,周末又追到别人家里当着那人父母的面又把人家打了一顿。杨爸的性子爱招惹是非,在学校里老师总爱收拾他,杨爸不服气,又和老师打了一架。上锤老师、下打同学的杨爸,打完后就一直在家里,没有去过学校,就是不学啦,在家里和四个姐姐种山烟干农活。
  杨叔为人老实,性格沉稳,做事规矩,也念完了小学五年,升入了初中(在那个时期初中是需要考的,而且很多人小学五年都读不完)一直读完了初三,但中考成绩不好没有考上高中,之后便一直待在家里,也是种山烟干农活。
  慢慢的杨爸和杨叔长大了到了结婚的年纪。杨芋的爷爷就把住了几十年的茅草屋拆了,拿着这些年种烟叶攒的钱再和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借了一些,建了“杨屋二代”
  杨屋二代的“设计师”主要是杨芋的四爷爷,也就是杨芋亲爷爷的四弟。前面我们说过,杨芋的四爷爷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那个莫说学历,只要识字就很了不起全国文盲率极高的年代。他竟然能考上高中,放眼到21世纪20年代,至少也可以媲美一线东部城市211大学的研究生。
  但命运就是如此的不公,杨芋的太爷爷青年时期就因加入土匪组织被当地政府枪毙了,杨芋的太奶奶一人拉扯四个儿子长大已经是殚精竭力,杨芋的四爷爷只能因贫止学。那个年代,村里有官僚背景人的子女冒名顶替平民子女入大学的事,时有发生,杨芋的四爷爷即使去读高中,恐怕故事的结局也不会如意,只是给别人做嫁衣。
  初中学历在洋芋村也是非常高了再加上年龄的加持,杨芋的四爷爷在洋芋村是出了名的文化人且在杨氏家族里很有威望,说话很有分量。他写得一手非常不错的毛笔字、懂易经、五行八卦、历史、地理。人们在婚丧嫁娶、修房盖屋、乔迁新居等都要找他选个日子、看风水。村里的人都管他叫“掌坛司”。每逢春节,元宵,中元节祭祖时,村里人便会请他去家里写对联、安家神,只要跟文化相关的事情,找他就对了。
  在农村,有知识和文化的人不会给村民带来什么利益,但会得到村民发自内心的尊重。当他去外面办事,来去路上的人家都会真诚吆喝他来家里吃饭,还会给他倒酒,赠送他晒干的烟叶。掌坛司能到家里做客,是一件光荣的事。杨芋的四爷爷身体非常硬朗与杨芋的亲爷爷有强烈的对比。古稀之年(70多岁),对于别人的委托他总是很热情,还能走很长的泥泞山路去给村民办事,他的足迹走遍洋芋村的每条山路、小道、所有同村人的家中。春耕秋收收时,他会一直抗着锄头、背上背篓去干活,在他的脸上也没有老年斑,从不去医院,生命特征根30岁的年轻人差不了太多。
  允许,命运也是公平的,没能继续读书,老天爷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弥补了这位杨家人的、洋芋村人的“掌坛司”。
  杨家没有太多的钱,杨屋二代是在茅草屋的地基上,建了“三明两暗”和一些杂间。
  杨屋二代坐北朝南坐落在车路旁,地理位置优越,地基比车路要高十五米,主要是用石头砌的,少些杂间是用木板搭建和土墙。给来访的客人的感受就是虽然不豪华,但这家人很有讲究。
  房子的正中央便是堂屋,里面安有神龛,装饰根前面提到的风俗一模一样。(堂屋里面还有一间暗屋,找机会写上)
  堂屋左边的明屋,是杨家人接待客人的场所,也是人们进出最频繁的地方。走进去,先入眼帘的是回风炉。
  它是用钢板做的,它的上边是一个圆形的炉盘,中间是一个高一米的圆柱,最下面的底座是一个灰厢。回风炉在云贵农村几乎一家一台,是冬天的取暖神器,农村人还会早上起来用它烧一大锅水,水开了之后,往大锅中加入磨细的玉米面和剁碎的猪草,再用大铲子搅拌均匀,做成猪食和牛食。产生的烟会有一个反Z字形的烟管,连通回风炉和墙壁的一个圆洞,烟就通过烟管排出屋外了。产生的煤渣就掉在回风炉最下面的一个灰厢中,装满拖出去倒了即可。到了晚上,一家人就各拿一个凳子绕着回风炉座一圈吃饭,聊天。没事的时候,就在炉子旁边烤火,往炉盘上放一些花生烤着吃,一家人平凡简单的日子就这样过起来。
  在回风炉的左边是一张饱经风霜很有年代感的老床,是杨芋奶奶睡的,它的蚊帐为白色是用一个个装尿素的袋子剪破缝制而成的,摸起来粗糙极了,床的最下面是木板,木板的底下垫很厚很多的衣服、上面放上两层绣有各种花鸟的床单,木板的四个角再绑四根烤干光滑的竹子撑起尿素做的蚊帐,床就做好啦。刚睡的时候总感觉难受,时间长了,下面的衣物被压的平平的,也跟现在的硬床没什么两样。
  回风炉前靠墙有一个很重的大宽板凳,一般不会挪动。闲日里人们就座在上边烤火,再往下面堆放鞋子,过年就会挪到屋外的坝子上,再把猪按到凳子上面杀猪。
  回风炉后面靠墙是一个制作粗糙的大碗柜,准确来说都不能称之为柜,容器似乎更贴切。它长得很丑,是用几块木板割割补补凑成的,柜门是用三颗洋钉上中下把一块正方形的皮筋和柜身钉起来,每次拿碗放碗,只要一打开碗柜,碗柜就会和柜子相撞发出很大的响声。
  堂屋左的暗屋,比较神秘,门基本都是锁着的,一般没什么事人们不会进去。是杨芋的爷爷睡觉的房间。里面有铺着一张较大睡起来较舒适的床,床尾放着一个根床一样高的箱子,这个箱子上有一把大锁,只有杨芋的爷爷能够打开。箱子分两层,下面放一些那个时代的书,下面有可能是杨家的地契,钱,和一些之前的东西,还有女婿侄子孝敬给他的水果罐头。另外这个暗间,还有一个可以爬楼梯去二楼木板做的杂间通道。
  堂屋右边的明屋和暗屋,都放有一张简单的床和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布置,是杨爸杨妈、杨叔杨婶休息的房间。
  除此以外,在房子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各有一个杂间。
  左边杂间的地面上方2米处铺有一排排竹片,竹片最左右靠木头镶嵌在墙里,当地管这层竹片叫“楼巴竹”。“楼巴竹”前面的小角落主要用来堆放从地里挖好的土豆,其他地方就堆放撕下的玉米壳(干燥玉米壳可以喂牛)。地面也被分为两个部分,一块放要烧的煤,一块用木板隔起来养鸡,里面一般有七八只鸡,鸡窝里最下面铺满了回风炉里的煤渣,煤渣上面再铺一层玉米壳。右边的杂间也有一层“楼巴竹”,这层“楼巴竹”只有在秋收的时候才有用,闲时就把锄头和背篓,秋收时杨家人会把刚刚脱壳的玉米全部放在上面,再在下面东南西北中,各放一个火炉,关起门来加煤加柴日夜烘烤,主要目的去除玉米的水分,便于储存。
  三个明间的外面有六根石柱顶着水泥板(屋顶),这是杨家修房的特色,在洋芋村只有杨氏家族修房子才会在前面立柱子,这些是杨芋四爷爷的安排。一方面这是为了美观讲究,是风水规矩。宁另一个方面是寓意着上一辈人希望后面的族人顶天立地,光明磊落,挺直腰板子做人。
  “三明两暗”、两个杂间、六个大石柱、一个水缸是“杨屋二代”的主要部分。在六个大柱子的下面有三步六米长的台阶寓意进杨家的客人“步步高升”。三步台阶完下面马上衔接着一个大坝子,坝子除了左边青龙方向留给人们进出外,其他三个方向都用石头砌了一米三的护墙。
  人站在杨屋护墙上眺望,可以看去很远很远,车路就在护墙下方三四米处。杨屋位于车路上方,在车路下面是一片大竹林,竹林根车路的交界处,种着一颗桃树,三颗梨树,一颗李子树,一颗鸡血梨树。一排排美极了。竹林有一颗长了几十年的核桃树,非常大,由于车路下面斜着一片小竹林,枝繁叶茂的核桃树就像一个要领兵出征的将军屹立在哪里,静静等待着杨家命令。(备注:感觉描写得不好,得改)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