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8月10日上午十点多。
坐在京大附近一处别墅的客厅里,顾意依然是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就算是有房一族了?
说起来原本顾意只想弄个普通的住宅楼的。
但帮着顾意出谋划策的叶梓萱却建议顾意直接一步到位弄个别墅。
按照叶梓萱的话来说,一步到位的话,之后能省很多麻烦。
顾意当然知道一步到位能省很多事。
而且从趋势来看,现在的房价虽然已经很高了,但要不了几年至少还要翻一番。
现在入手的话,说是买到就是赚到也不为过。
可以说此时购置房产也是最稳的理财方式了。
但奈何囊中羞涩啊……
叶梓萱倒是很慷慨地表示不够的话可以问她要。
顾意委婉地拒绝了。
正所谓最难消受美人恩。
虽然嘴上说着软饭香。
但顾意骨子里还是大男子主义的。
反正顾意是宁愿去银行借款,也不愿意问女人要钱。
再说了以顾意的性格也未必做到对一个女人永远不变心。
现在借了钱,以后要是变心了,岂不是很不好。
顾意可不想没来由给自己挖坑。
好在,顾意的经济情况还是比较健康的,再加上顾意名下的企业资质也不错,尤其是梦想技术势头正猛,运转良好,有稳定的盈余。
虽然顾意当初并没想着要梦想技术势头这么猛,但梦想技术现在的成功是客观事实。
银行还是很乐于借钱给有钱人的,顾意也不算很费力就从几家银行贷到了款,总共搞了大概1150多万这样吧。
如果顾意愿意搞一些比较复杂的质押,当然还能搞到更多,但属实没必要。
顾意此次所购买的别墅是一个370平米的精装别墅,附带有一个不算大的庭院,总价1880万。
均价差不多5万/平方米吧。
并不便宜。
如果以往后十年的眼光来衡量的话,那可以说是相当划算了。
地段也蛮不错的,离京大大概十多分钟的步行距离。
距离梦想技术所在的那个写字楼也不是很远。
这个别墅是2009年年落成的,大概在2011年装修好。
原主人是京大的一个老教授。
原本这个房子是装修好了准备给儿子结婚用的。
结果没想到儿子海外留学几年后,直接就打算留在国外了。
老教授一家人也准备出国了,于是便将此处房产处理了。
顾意觉得还可以,刚好就拿下了。
顾意原本还担心自己一下子拿出近两千万会不会有什么理财上的风险之类的。
毕竟顾意现在也算不上有什么稳定赚钱的进项。
但仔细思考了一下,顾意还是放弃了这方面的精神内耗。
都重生一遭了,干嘛还畏首畏尾的。
何况也只是一套房子而已。
像是这样的房子在一线城市是很寻常的存在。
而且也从来不缺有钱人,花几千万买套房的大有人在。
不过买房一时爽,这也使得顾意一下子从资产盈余的状态,转变为负债状态。
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顾意只能将精力继续放在搞钱上面。
但最近显然是不适合继续搞独立开发了。
即便小游戏的含金量有限吧,但创作也是有周期的。
没道理一个开发者频繁地搞出小游戏,还各个都是爆款。
那无疑是很不符合常理的。
顾意决定还是等过段时间再继续这一事业。
而当下的主要是等着系统结算了。
好在顾意并没有等多久,
8月12日,系统就提示顾意进行了周期结算。
【第二轮周期中
宿主旗下公司共实现收入累计3550万元
按15%的税率当前营收共计需要纳税532.5万
税后收入3017.5万元。
除却前期投入的1000万元,共盈余2017.5万元】
营收3550万,《独一无二的修仙模拟器》贡献是巨大的。
这个98元定价的游戏,居然售出了51.7万份。
这个成绩是大大超过了顾意的预料。
仅仅是这款游戏就为梦想技术带来了3546.62万的平台分成收入。
而还有一小部分收入来自于此前的《坏了!我被大模型包围了!》这款应用。
虽然这款应用限免之后就是一个折扣的状态,但架不住依然是有些人还会去下载的。
不过《坏了!我被大模型包围了!》也仅仅是带来了几万收入而已,基本就无足轻重。
另外叶梓萱也履行了先前同顾意的约定。
在上个周期内成功将一千万都花光了。
除却500万用在了租写字楼,200万用来买游戏,以及小部分钱用于购买公版测试工具之外。
剩下的钱也都花到了实处。
顾意只知道叶梓萱是花在一些硬件的采购以及包括财务、法务人员的雇佣方面,至于太具体的顾意并没有过问。
这些琐碎的细节顾意并不是很操心。
反正叶梓萱是相当尽责的。
而系统的结算还在继续:
【按照100:1的盈余转化比,宿主累计共收获个人资金201,750元】
【对于这笔钱宿主可以选择提现到个人账户上】
当顾意选择了提现后,顾意很快就收到了银行账户上的消息提示:
“尊敬的客户,您好!
您尾号6789的建行卡……收到了一笔201750元的转账,目前该卡余额为2,417,750元。”
顾意记得系统的第一个周期他好歹还盈利27万多呢。
现在倒好,这次还不如上次。
而且怎么说系统我也是帮你赚了上千万的,才按照1%的比例给工资,你的良心会不会痛么?
最近贷款,顾意接触了不少金融方面的从业人员,顾意也了解了理财方面的一些情况。
私募基金的运作,尤其是一些上千万规模的私募盈利,私募回报都能在10%左右的。
怎么自己弄出上千万的盈利,最后分成却只是1%。
听到顾意的控诉,系统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你的价值决定了我对你的估值”。
不管怎么说,新的系统周期已经是开启了,相应的信息也已经进行了刷新。
只见系统的提示着:
【每周期内,系统都将提供一笔资金,该资金仅可用于限定规则之内的商业活动。
宿主必须在周期结束之前将这笔钱全部用光,否则会有惩罚】
【每周期结束后,系统资金盈余或亏损部分将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结算,转化为个人财富。】
【盈余亏损转化比例随机生成,当前盈余转化比例100:1,亏损转化比例1:10】
【系统资金:1亿元】
【个人资金:-908.225万】
【当前结算周期:90天】
个人资金-908.225万可还行?
看到这个顾意一阵无语。
好家伙,系统资金并不是只计算手中现金的。
而是现金减去债务的资金。
这飘红的负九百万提示似乎是在提醒顾意:
打工还是要打工的。
系统的第三个周期跟第二个周期内的差别是有的,但并不算是很大的差别。
盈余转化和亏损转化的比例同之前相比是一样的。
依旧是亏损看起来更有利也更容易一些。
所不同的是这次系统提供的资金要比上一轮资金多很多。
甚至于多的有些不合理。
上一轮系统资金是一千万,好歹能说成是《坏了!我被大模型包围了!》盈利的一部分。
而这次却直接提供了1个小目标的系统资金,自己该怎么解释系统资金的来源呢?
毕竟《坏了!我被大模型包围了!》和《独一无二的修仙模拟器》这两款软件虽然挺猛的,但总盈利也才只有几千万这样。
而现在自己账目上却即将出现1亿元资金,该怎么解释资金的来源。
对此,系统给出的说辞是:
【前不久,你敏锐地察觉到了股市的变动,在海外股市上大赚一笔,因而获取了额外的资金,所有额外提供的资金将从股市流入……】
顾意一愣,行吧,合理的解释。
同时系统也提示顾意说道:
【宿主表现出的赚钱能力越强,越有机会支配更大额度的系统资金】
看了这句话顾意算是明白为什么系统说你的价值决定我对你的估值了。
看来这是提倡自己多搞副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另外顾意注意到新的一轮周期内,有关于系统资金的用途限制比原来好像要少了一些。
譬如说不限制顾意将系统资金拿出一部分用于科研部分的投资或者是学术活动的资助。
当然必须按照正常的商业流程操作。
而且只能拿出不超过当前周期系统资金40%用于这类活动。
也就是说当下这个周期,顾意甚至可以直接拿出4000万元来直接用于科研投资和学术方面。
看到这个顾意眼前一亮。
如此一来,直接拿出四千万投资一些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有突破的项目岂不美哉?
而且根本压根不用担心被背刺的问题。
毕竟很多东西的客观科研难度摆在那,不可能说顾意一下子投资了就突然被突破了。
就像可控核聚变,工程难度摆在那呢。
不可能顾意投资了点钱就一下子搞定了吧?
顾意越想越觉得合理。
如果真要是直接拿出40%资金这么搞的话,那么自己这个周期还是有很大的把握亏上一波的。
当然,有条件宽松的地方就有严苛的地方。
这轮系统周期内更是明确要求,必须将每周期内不低于40%的系统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上,且新产品必须是有一定技术前瞻性或技术创新性的产品,并且周期内必须完成不少于1件新产品的发布。
看到这些规则。
当下顾意就有了腹稿。
首先是要拿出四千万投入一些科研项目。
不过具体投资什么项目顾意还是要斟酌一番的。
因为这类科研投入必须按照严格的系统流程。
而系统是明确规定投资的东西必须有明确的商业价值。
所以说既要有明确的商业价值。
又得是那些短时间内没有突破可能的。
因此还是要从长计议的。
此外还可以继续像叶梓萱上次那般操作一样。
继续在那栋写字楼上租上3个月。
至于为什么只租3个月,是因为系统有规定,租期不能超过系统周期。
这样的话又是稳稳地干掉几百万。
而后剩下的五千多万一部分用于养些摸鱼人。
只要留足4000万做产品研发就足够了。
也符合系统的规定。
至于具体做什么,随便做几个不知所云的产品,还愁不会亏。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
这次的产品顾意决定要全程把关。
不能再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