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的房子,我曾经长期租出去的那间房子,被镇上的刘老爷占了去。
刘老爷是个很抠门的人,是隔壁乡来的,我回来的时候,他正因他的抠门而丧了命,我的房子又转手到了韩师长那。
韩师长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有些贪心,倒也正常。他抄光了刘老爷家的财产,我去求他把房子还给我,讲清了缘由后,他果果真真把房子还给了我,确实是个很善良的人。
在多年以后,我也把刘老爷和韩师长的故事写成了小说,名字就叫做《刘老爷》,也收录到了我那篇短篇小说的集子里,也是后话了———总之,我和卓玛又有了住处。拿回了属于我的房子,也不至于四处寻房子租。
我家的院子里有一块土地,我买了一些地瓜和辣椒的苗,在院子里种起来。
这些都是耐吃、或好吃的东西。我头个月里,同已白发苍苍的老镇长商量,后又重新支棱起了那间学堂———我心是不安的。
我开始要:耕种土地、在青石镇教书、提笔写下许多多的文章、不停的磨练我的功夫、与卓玛幸福地生活在这里……
如此般的畅想了许多,但是我知道是不可能的。
我没有过多理会镇上的各种变化,我尽可能的按自己的节奏来生活。该教书时便教书,严严紧紧的做学问,什么事情都是一丝不苟的对待,我得让自己意识到紧张感,做事情便十足认真。
钱先生的《书生正气歌》,我也是读了又读———
黄粱一梦初醒时,
青衫两袖尽得湿。
泪若踌躇不得志,
男儿以何思报国。
莫得忧,休得伤!
赤日灯,照路渠。
前方不好走,
书生当自知。
不应胆怯,
因志在四方!
我的思绪愈发清晰,钱先生的歌行还是很有力量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只是部分人对文化人的误解,后来华夏的年代出了个大文豪鲁迅,让人知道笔的力量。
况且大部分人也忘了,古时候有位诗人叫“辛弃疾”,我曾对他做过一个浅薄的评价———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心系华。
能让我安切思考,且写一些文章的时间,并不多。
果不其然,如我所料,也如钱先生所料。我所料的是,我不可能有时间安逸、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钱先生所料的是,世代要乱了……
乱了,全都乱了,果然乱了。
就在我重办学堂过后的几个月,也就是同年的七月份,倭寇还是耐不住野心,他们还是要打进来了。
好不容易重建的学堂,又要荒废了。学堂是要荒废了,可是我的功夫没有荒废。
我一直都有在锻炼,虽然远不及多吉先生那般强大,但是上马杀敌的勇气我还是有的!
如果说,我昔日在雪地里的对手是狼;那么,我上马要去厮杀的对手便是贪婪的狗。
狼我都不曾惧怕,何况是贪婪的疯狗呢?我想去参军报效国家,和那些个狗人拼命。只有把那些个狗人统统的驱逐出去,天下才能太平,国人才能站住脚跟,所以必须要把那些个狗人统统的驱逐出去!
我慢慢的也向辛弃疾靠拢了,后来我才发现,那位先生一直是我行动的榜样。我的热血,我的赤诚,都和七百多年前的那位勇士融合在了一起。外敌一日不除,我誓不归乡!这是一次新的征程,这次离开湘江,不再是修心的旅行———而是一场超越了雪地的历练的冒险。
我想多吉先生若是活着,哪怕他那个年纪,也依然会选择参军入伍吧。多吉先生肯定和钱先生一样的想法,钱先生没有多吉先生的强壮,多吉先生没有活到同钱先生的这段该报效祖国的时间。于他们任何一方而言,都是可惜的!
“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也”这些道理我是明白的。当日晚上我便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我的妻子———我的挚爱———我的卓玛。
我的妻子含着泪,她同意了我的出征。我和她紧紧相拥在一起,哭成泪人,我们彻夜未眠。第二天刚亮,我写下了一首诗———叫作《与过去告别》,旁边留字解释了这个诗题———与过去胆小、懦弱的自己告别,做一个真正的勇士!
我把整篇诗摘抄至此。
诗文如下———
我从不肯弃掷笔纸.
只因还要为你描摹赋诗
我曾对草木呢喃心情冷落的情绪
我也曾在山涧高吟《关雎》中的诗句
最后暗下决心:
一定带你去法都巴黎!
…………
我把这些讲给你听
你却嘲笑我的豪言壮语
你说这些不切实际
你说我只配田里种地
我不服气
一心一意想要为你证明:
我并不是空口吹嘘!
…………
可我愈是证明
你便俞是生气
你说
喜欢同我在谷地嬉戏
你说
喜欢同我在溪边谈心
你牵起我的手
像是倾诉所有的糟心
…………
我怎会不懂你意
请原谅我的一意孤行
我不甘愿只在田里锄草种地
我烧掉了我的草帽蓑衣
也焚掉了与你的回忆
…………
我含着泪哭了一宿
第二天我离开了小村
天下起了倾盆大雨
我早早就遇见了这一天的到来,我自己意料到也好,被钱先生点醒也好,总之这一天我早早预料到。该来的总会来,躲也躲不掉,“命里有时终须有”……狗人来了,就跟它拼,宁为玉碎!
很遗憾的是,学堂又得荒废一大阵子。我也无办法规避,只得早早的召集了镇上的有志之士,让他们随我一起去的当兵,其中有我的学生,有一些田间的农人,他们都是勇敢的青年或壮年。
只能祝愿我们凯旋而归。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局部侵华;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日军军国主义的嘴脸再藏不住,全天下国人开始了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自卫战争,为把贼人驱逐去国。
川军总指挥刘湘首先高举“枪口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也正呼应了毛主席的思想。刘湘对国民政府拍胸脯保证:川军各军士上下愿鼎力支持抗日事业,并承诺川军可出兵40万、壮丁300万及若千万担粮,愿为国家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跟随我出来的有志气之士们,与川军在1937年9月,在成都举行了一场欢送大会。而我却跟他们分道扬镳了,蒋司令主张的“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都与我的想法违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便转头去加入了共产党。就这样,我们各自怀着信念与梦想,在不同的战场为国家出力……
河水被染得鲜红
再不见往日清澈的水流
“夜来风雨声”
是无辜之人受冻
眼泪是他们的代言词
他们在世界的角落里
见过世间最浓厚的硝烟
听过最愤怒的哀嚎
…………
久困于山中的雄狮
又怎会任人宰割
被逼入绝境者
又怎会将首级拱手相让
他们生于战火,
必将亲手熄灭战火
…………
和平无关神明,亦无关佛经
只能由人类书写胜利篇章
也只能由人类铸就和平之光
我深知,这是终到的一日!
历史上最长久的道路,就是平息战争。而正义之师总是赢的!这些是世界永恒不朽的真理,邪恶终将被正义所战胜,侵略他国从来都是罪恶不耻的,狼披着羊的衣服,也依旧是狼……
视死如归的,以鲜血重铸国旗都,都是奋起抵抗外敌的英雄的选择,是伟大的!
…………
见微知著,这是独属于心细者的本领,是向来如此的。若你也是见微知著者,那么细心的你也一定发现了:我通篇的小说都不怎么爱用心理描写。
我并非见微知著那一类人,如此便注定了,“我”不是一个“心思十足缜密的人”,我也不知别人在想些什么。这便是原因。
我常常写“思绪万千”一类的词,掩盖我的心思不缜密的缺陷。没有秘密是守得住一辈子的,除非我即刻带着秘密睡入坟里。就是这样认为,如今就也觉得不必再遮遮掩掩了,不必要藏,我如此实实在在的告诉你。
倘若你不相信,我这里便就用一个粗俗的心理描写,来证明这一点。
倘若要我写,两个互不喜欢之人,在互相吹捧。我许会写:甲心想“真是遭了瘟了”一类。
便是这等的真实。也不单是我真实,我周遭的人也不失真,全都鲜活而有灵魂。故而我不用什么心理对话,就已经生活无比了。
不过日后的心理描写叙事,许是会多的。俞老便俞要多思考些事,这样脑袋才能清醒一点。我是这么想的。
这是赶路时的一日空闲。我边赶路,边回想往事。算是“朝花夕拾”,这里的同取“旧事重提”之意———
一位男人(指我),在镇上娶了个妻子,第二天妻子就消失了。知道是跑了,还是在镇上教书十年,等妻子不曾见过回来,便打算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在镇上,他生活倒也有趣,当过耍猴戏的男人,养了一只母猴,一只公猴,很是听话、乖巧。后来有一个老爷相中了他的猴子,他就买了。
他相中了一匹宝马。用卖猴子的钱,买了一匹宝马良驹。
后来他一路高歌,向北向西。到了拉薩去教书。
一天,教书之余,他去饭馆吃饭来着。
饭店老板是当地最壮的男人了,什么弓箭能开到几百里外,什么能徒手撕鹿的传说流传甚广。
吃完饭结完账准备走时。一对少年男女出现了。他们正打猎归来,一个骑着羊驼一个骑着马。
这个教书十年教了30岁的男人,被眼前正值年轻、俊俏的姑娘吸引了。
他知道他们的父亲是强壮的人,必须得奋发锻炼,他拜师习武,不分昼夜,也不耽误学业,后来娶了这个姑娘。
期间有人来挑战他,一个猥琐奸诈的人,自称高手,被他两回合打败。
期间他还去雪山冒过险,杀过狼。
在这里又生活了许多年,他想回原先的镇上生活。因他也不在悲伤了。他的妻子同意了跟他回镇上。
期间女子的哥哥成婚,女子的父亲故世,在当地再无牵挂。
回到镇上,他的朋友告诉他:“你卖给那位姥爷的两只猴子,一只公猴死了啊,那只母猴怀孕了,但是跑掉了,没人知道后面是发生什么事。”。
男人没有理会,又在此地教书一段时间。后来听闻要打仗,男人有在日夜锻炼,便想去参军。妻子同意了。
简单述来便是如此,这些是我在参军前的的经历。
我后来辗转各个战场,哪里需要我便去哪里。每当教员要帮我讨要功勋时,我都会极其委婉的推掉。我有一个习惯:何处最危险,何处战况最激烈,我就请应到那个地方去作业。这是独属于小兵可以申请到的权利,升级后受到的管束也会多些,我是崇尚自在的。
我虽身在需要扛起战火纷争的时代,可我是幸运的!我见过了最浓厚的硝烟,也挺过了漫长的夜晚;能撕裂一切的暴风,竟没把我撕碎,我还是能看到些日后云彩星光。
我有幸荣归故里了,而乡里的那些,曾经跟我出来的有志之士,他们在川军的故事,非常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