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水流脉脉,坞蓬船夹在诸多船只中间,飘行在河道上,雷婷婷一袭男装长衫,脚踏长靴站在船头,翘首张望珠江支脉的两岸风光,至于李铭则与三德和尚各着僧衣,踏着带孔的僧鞋,坐在船舱内讨论着情况。
李铭在路上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三德和尚,既然盐价大跌已经成为事实,与其将盐低价贱卖,不如换一些实用的东西,比如说粮食或者是其他的东西,带回到广州城里去,这样卖掉还能回本,算是复制他用布换盐的说法。
三德和尚一听他的话,也觉得有理,于是在第二天便决定亲自带他去肇庆走一趟。
肇庆又称作端州,南明永历皇帝曾在此称制监国,后来清廷灭南明,两广总督也在此开衙办公,随着天下大局渐定,两广总督府被调往广州城,肇庆由此空虚下来,不过此地的纺织业、烧瓷、制糖都极发达,若能用盐换布匹、瓷器或者糖回去,说不准能赚一笔。
随着坐在外面船头的雷婷婷发来喊话:
“到了到了。”
李铭跟三德和尚探出头来,果然只见河岸上的端州古城已经在望。
船只靠到岸边时,天色忽得阴沉下来,一阵小雨忽来,三德和尚在蓬船上找船夫要了三件新蓑衣,自己披了一套,另外两套分别给李铭及雷婷婷。
“呵呵,真有意思。”雷婷婷感受着肩上的红褐颜色的棕榈衣,还有竹编的斗笠,只觉得无比新奇。
“快走吧!”李铭被雷婷婷的孩子气弄得哭笑不得,扶着头上的竹笠催她快走。
三人一齐冒着雨进了端州城,寻了一家客栈歇下,雷婷婷别看来时新鲜,走了一段路之后就不停撇嘴,因为她那双漂亮的长靴上沾满了泥巴。
李铭不得不在客栈里找店小二,叫他帮忙买了一双崭新的布鞋过来:
“下次出门不能穿这个靴子,这个东西看着好看,但是不透风,且脏了很难洗的,看你下次还敢不敢出来。”
“有什么不敢的,在外面可比在家里有意思多了,今天河上的风光真好。”雷婷婷把白生生的脚丫子踏进布鞋里面,然后在客栈房间里走起来,乐滋滋地跟李铭说起河上的风光。
“还行吧!”李铭想了一下,讲道理,珠江三角洲水域网络发达,有地理优势,再加上满清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个地方的富庶程度真心没话讲,反正他目前看过来,景象跟后世没法比,但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说真的很不错,因此在这个地方造反是没有出路的。
要造反,尤其是像后世网文小说里那样种田流造反,必须要到穷地方,人地冲突激烈的地方去才行,不是穷到没有办法,没人肯跟你去玩命的。
“等雨停了,我们出去逛逛吧!”雷婷婷提议道。
“好啊!”李铭一口答应下来。
雨势来得快,去得也快,三德和尚那边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李铭便和雷婷婷去了市集商铺观瞧,观询各种物价。
“好香啊!”雷婷婷走在湿哒哒的石制街面上,鼻孔里除了雨水的湿气外,还有一股别样的甜香在流转。
“这好像是糖吧!”李铭来时已经听师兄说过,端州农民种植甘蔗,因此制糖作坊颇多,虽然无法像福州、台湾那样生产白砂糖,不过产出的蔗糖不输四川的内江糖,最关键是地理优势还近,因此颇受欢迎。
“走,一起去看看。”雷婷婷拉着李铭去看。
街上的店铺里面,确实张挂着不少牌子,写着‘售糖’,问价都在六十文到七十文不等。
“贵地的糖可真不少啊!”李铭在与杂货铺的老板闲聊中问及情况。
“什么不少啊!是十三行的那群福建佬,他们往年来收糖,都是八十文,九十文,今年突然压价到五十文,不然不收,那群糖商老板气疯了,宁愿到我们这里来摆着也不愿意贱卖。”杂货铺老板向李铭叙说情况,不是糖多,而是没卖出去。
“十三行的人是福建人?”李铭听杂货铺老板这话,不禁有些侧目,看向旁边同样吃惊的雷婷婷,他们都以为广东十三行是广东人来着。
“潘启官、伍国莹,不是漳州人就是泉州人,虽然在珠江边上住了几辈子,不过福建侉子就是福建侉子,做生意一点也不讲道义。”杂货铺老板说起来满腹的牢骚。
好家伙,这个时代好像只要住在南边的都是蛮子,住在北边的都是侉子是吧!每个人都是中线对吧!
李铭抽了下嘴角,拉住要争论的雷婷婷,问道:
“十三行的人一直这样么?”
“那也不是,以前他们还是很不错的,过来收各种东西,什么瓷器、茶、糖、丝绸布匹,虽然有点挑,不过出手还算阔绰,但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变了,瓷器嫌花纹釉色不好看就不要,茶叶要顶好,丝绸也要顶好的,糖还就要白砂糖,要好东西也就罢了,关键是他压价压得太狠。”杂货铺老板说起来也是满脸的唏嘘,末了还来了一句:“我看他们要完。”
这不是十三行要完,而是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被挤压。
李铭一下子便知道了关键,十三行之所以收紧货源,开始捡挑货品还压价,除了他们作为一口官商拥有挑捡压价的权力外,主要可能是因为海销的很多货物已经没了竞争力。
在十八世纪以前,中国的糖、丝绸、瓷器在海外是没有竞争对手的,随便做出什么都能卖得出去,可现在不一样,西方人正在技术上一点点的赶超,再过个几十年,中国只能去卖茶叶和生丝,再往后连茶叶生丝都没得卖,等到一两百年后的工业时代,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赚血汗钱。
从杂货铺子里出来后,李铭又跟雷婷婷去了几家商铺及钱柜里面,分别观问,情况都跟杂货铺子里面差不多,十三行挑货压价,很多东西卖不出去,现在市场上只有新收的花生卖得最好。
肇庆现在所种的花生品种,乃是康熙年间由某位知府从福建引进的种子,听说自东洋而来,叫作‘弥勒大种落地松’,亩产较之中国原来的品种更容易存活,出油率更大,吃起也好,因此广受农民喜爱,种的人也多,虽然糖业受损,但农民受到的伤害不大。
在封建的小农经济里,粮食是国家的基础,只要农民能挣到一口饭吃,其他商人亏点便也就亏点,因此市场波动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