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鹤飞涯 / 第七章:风行万里

第七章:风行万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西去一道青城山,山城青道一去西,太平潜隐深山林,乱世持剑护山河。
  青城派,立派久矣。
  青城天心十二剑乃青城派绝世武学,非内门不可传,传闻天心十二剑都贯通之人就可踏入当世武学一流,令武林中人心神向往,有许多人盼着一朝踏入一流而拜进青城,所以青城势力一直是蜀中佼佼者。
  正值夏日,看那万里无云的天空,一片湛蓝,使人心旷神怡。
  屹立山巅,感受自然之美,感叹自我渺小。
  以此冥想观道,无疑是洞天福地,修道上选。
  青城山半年一次的小比考核,分别在冬夏举行,为此考验门下弟子,记录每次成绩。
  三年一期为大比,届时资质上乘者或者考核排名靠前者会被推选进入内院,所以每次比武都是外门弟子最重要的时刻,即使武功比不上师兄弟,但也可以互相学习。
  此次小比虽不如大比那么隆重,但每次小比的成绩都会记录在册,以便考察弟子的习武情况。
  青城弟子入门无师,先由二代弟子传授入门武功,待大比后取得了名额进了内院或者入了道长的眼才会被收为弟子,然后再授予青城内门心法及高深剑法。
  内院择优录取,每次大比一般只会收取前三之人进入内院,还要考核弟子的品德,秉持宁缺毋滥原则,是以青城内门弟子数量一直较少,但各个都是品德资质上乘之人。
  今日正是夏季小比的日子,门人弟子早早就准备了比试的场地,外门弟子一身白衣比武场分列两侧,上首是四位道长的座位。
  中间居左者,穿青色道袍,身材高大,锋芒内敛,乃青城当代掌门人李时亮道长;
  中间居右者相貌精廋,天庭饱满,太阳穴高鼓,皮肤黝黑,头带白发闭目养神者乃青城内院首座周不平道长;
  左边边上者,中正身材,慈眉善目,面示微笑者抚须者是青城外院首座梁方正道长;右边边上者身型较胖,常抚捏自己的胡子,一句妙哉常挂嘴边者是青城的戒律院何圆光道长。
  诸道长的弟子身穿灰色道袍站在上首两侧。
  二代大弟子王思觉见人已到齐,便看向掌门人李时亮,等待掌门人示意,待掌门人点头便走出人群,面向比武场背向上首,朗声道:青城派本年上半年小比,今日正式开始。
  同门比武,点到为止,若出现有意伤人情况,轻者一年内不得参与比武,重者逐出山门,抽签对决,此次比武还是以分数为准,胜者得两分,平局各得一分,负者不得分,得分记录在册。说完便转身向掌门执礼道:“请掌门下令。“
  李时亮稍微停顿了一会:“比武开始!“
  早有负责记录与抽签的弟子在比武场一边放了桌子,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抽签。
  比武有序进行,新人弟子都非常激动,都希望有个好成绩,好在明年大比之时进入内院,众师兄弟你一言我一语小声讨论比武的情况,才入门没多久或者武功低微者大都有点讨好入门较久的同门,希冀着对方下年大比个好成绩,要是入了内院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上首何圆光道长与梁方正道长有说有笑,何圆光:“又到了半年小比,这明年就要大比了,看今年他们表现如何。“
  梁方正笑道:“是啊,时间过得快,太平日子就是好消磨。“
  掌门李时亮时不时搭几句话,只有周不平道长不怎么说话,脸上也没有太多表情,每一场比武只看一眼就闭眼养神。
  这马上开始了一场比试,何圆光见周不平睁开了眼,有心活跃一下气氛便道:“周师兄觉得这一场谁会赢?“
  周不平本想闭目养神,既然何圆光提起来了,那就好歹应付一下师弟,周不平就像没想过一样便说到:“康良胜。“
  其他三位道长看向比武场,此时比武场上正呈现一攻一守形势,进攻者名叫周杰,入门两年多,入门剑法使得虎虎生风,颇有一往直前的气势,打的对方毫无脾气,但那防守者就是周不平道长所说的康良,康良入门三年,习武虽没有周杰进步快,但底子扎实,进攻不如对方,那就防守,在防守中找机会。
  何圆光道长收住了笑容,眉头微皱,把玩着胡子,眯眼看了一会便恢复了笑容面向周不平道:“师兄武学精深,师弟相差远矣。“
  周不平平静的摆了摆手继续闭目养神。
  三位道长便笑了起来。
  再看那比武场,双方已过了数十回合,才入门两年的周杰想要保持长久的攻势而气力不竭是很难的,那康良入门三年,基础扎实,气机沉稳,一来就准备持久战,防守得当消耗较少,敌进我退,敌疲我攻。
  周杰攻势不断,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招千里奔袭失了气势,康良寻得机会,侧身躲过,一招一剑挑江搭上对方长剑顺势打落,再一记侧踢将对方踢倒。
  周围传来一声声叫好声。
  康良收剑抱拳道:“周师弟,承让了。“
  比武点到为止,康良一脚当然不会出全力,周杰一会就站了起来,似有点落寞的拍了拍灰尘再回礼道:“受教了。“
  负责抽签者朗声道:“康良胜。“
  青城派外门弟子近百人,到了正午也才打了十几场,每次都是要打个好几天才结束,门人弟子是过足了眼瘾。
  --------------
  小比结束,王思觉拿着此次比武成绩名册前往内院大堂,四位道长已然在座。
  王思觉执礼道:“见过掌门师尊、诸位师叔,此次小比成绩已经出来了,请掌门过目。“
  说罢将名册呈递给了李时亮,李时亮打开名册,只见名册上前三之名:杨万里、康良、刘海淼。
  四位道长相互传阅,何圆光道长接过名册看了看排名,突然笑道:“这康良一经周师兄点评就排在第二位,周师兄眼光是真厉害啊,哈哈。“
  周不平一直都是冷着脸,看了看排名淡然说到:“康良火候到了罢了。“
  王思觉适时说道:“周师叔,这排名第一位的杨万里入门才两年半,到如今五次小比,每一次稳步提升,而此次小比全胜无败绩。“
  此言一出,倒是让四位道长有些惊讶,梁方正道:“入门两年半便无败绩,此子天资确实不差。“
  周不平道长挑了挑眉,李时亮看见了笑了一下便道:“周师兄还未曾收徒,何不趁此机会将这杨万里收为弟子?也好早点给我青城定下下任门派支柱啊,哈哈。“
  周不平背靠椅子似有调侃道:“掌门这话说的好像我要死了后继无人似的。“
  李时亮忙笑着解释:“哪里哪里,我是看师兄常年一人,膝下无徒,这刚好送上来的绣枕,师兄又怎会没有想法呢?哈哈。“
  周不平闭了眼又睁了开来道:“不急,明年大比看结果,进了内院不都是我的人吗?至于你们想不想收的,我又不怕,你们又打不过我,就知道说空话。“
  周不平一脸不置可否的样子弄得其余人都大笑,王思觉没敢笑出声,王思觉心中一句周师伯说的都是大实话啊。
  周不平转头对着李时亮道:“要不是为了给掌门继承衣钵,王思觉还会在你那?还会只是个没入中乘的弟子?“
  王思觉前一会听着感觉师叔在夸人似的,过一会就笑不出来了,心道:师伯你还是别说了吧。
  李时亮笑着抚了抚须道:“那我们就静待明年大比结果。“
  此次小比后,杨万里成了新人弟子们的热谈,许多新人弟子都想找杨万里询问一下习武经验,入门两年半便拿下了第一,大比进内院基本是板上钉钉了。
  众多弟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在讨论此次小比,而杨万里早已从小比的热情中退了出来,投入每日的剑术练习中。
  若说勤能补拙对一般人而言有望功成,那么本身上乘的资质再加上每日坚持的勤奋,成功简直就是囊中之物。而杨万里显然是此中佼佼者。
  一个门派,不光需要实力支柱,还需要善于处理门中事务的人,当代青城,“青城四剑-李、周、何、梁”梁方正、何圆光都是一方高手,李时亮还在梁、何之上,周不平作为内院首座,乃是门派支柱、当世一流高手。
  青城派内门心法清心决讲究心性唯一,至清至明。
  青城剑法每上升一个阶段,武功即上升一层,青城剑法层次分别是:以动为先、以静迎动、抱守合一、心静止水、手中无剑、无物无我、万物皆我。
  青城道门心法配合青城剑法,直达武道巅峰。
  周不平是当代青城的实力支柱,李时亮则是门面,王思觉作为李时亮的弟子,又是青城派二代大弟子,基本上是下一任青城派掌门,现如今武功尚未达到中乘,近年就会踏入,只是平时事务缠身。
  蜀地大势力隐隐有青城为尊、峨眉次之、白鹤山庄垫底的情况。
  傍晚,青城后峰,风有点急,杨万里还在这里,虽然没有练习招式,但是在闭目思考。
  圣人道:吾日三省吾身。
  不谈为人处事,单论习武而言,每日所学,学后则思,省而复学,方可进步。
  拔剑、出剑、收剑每日重复数百次,每日如此,那么对于一招一式你将非常熟练,熟练到自信。
  杨万里所想就是:比如你得到了某个一,你掌控了一后,你尝试将它衍生至二,以此类推,那一招不只是那一招了,一招即是一套武学。一招一式不拘一定式,世间本无招,他人可创我亦可行。
  风吹得杨万里的鬓发上扬,突然杨万里睁开了双眼,眼神深邃且凌厉,左手拇指弹开剑柄,右手迅速拔出铁剑,拔剑和上挑融为一体,剑走步随,攻守有道,简单的入门剑法就已被吃透,还衍生出了单人对敌,以一敌众的招式,看这招式不仅实用还非常有效,虽然还未接触内功,但外门武功已经熟能生巧,基础扎实。
  杨万里在历年同门小比之时从来不看对方的招式,
  其一:同样的招式没必要看;
  其二:自己对自己的信心,出什么招式都已经想好了,别人想的第二步第三步,杨万里已想到了第五步,第六步乃至更远;
  其三:杨万里的眼睛都是看着对方的眼睛,凌厉深邃的眼神就像猎人看着逃不出掌心的猎物一样,让对手内心不稳,就算对方撑过了,但是招式上也是碾压。
  有的人的武学之路是平直的、有的人是断的、有的人是漫长的,杨万里的路本身就好,又还是一路奔跑,所以进步神速,这就是资质与觉悟。
  人比人气死人,一般人要是沉得住气,也是可能入中乘的,上乘先天看资质和觉悟。
  所以江湖上乘双手可数,中乘便可自立门户。
  杨万里的剑招凌厉老练,凌厉不代表狠辣,一成力气足够,绝不多出一点,恰到好处,细水长流才是上法,还要给自己收招做保障,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每一次出剑都是对的。
  离着杨万里练剑数百步的后方,一穿青色道服的道人悄然出现,高廋身材,黝黑皮肤,那眼神似有剑气般,来人正是青城派内院首座周不平道长。
  周不平自从小比过后就开始关注杨万里,知道他每日都是在这后峰习武,今日便来看看。
  见那杨万里所使招数不是青城入门剑法,但是又像是从青城剑法中衍生出来的,但又未曾在比武中用过,周不平便有了底。
  杨万里剑招使罢尚未停歇,一脚蹬地使身体悬空,手中剑攻势犹在,身体旋转将剑脱手飞刺而出,铁剑飞向十步外的石壁上,刺入一寸左右。
  这一幕瞬间就将远处偷看的周不平惊到了,虽然外门弟子尚未学习内功,但是每日打坐亦可养气,杨万里以巧劲加上不自觉使用周身之气将飞剑刺入十余步前石壁,倘若那是普通人,早已一剑刺穿身体。
  周不平心道:此子资质绝佳,二十年,不,十五年便可步入上乘。
  周不平激动的甚至想现在就上去收徒,迈了一步就止住了。
  周不平自语道:“这事还真急不得,不就是一年嘛,我等得起,青城等得起。“
  周不平再看了一眼杨万里,嘴角止不住的笑容,转身走了。
  若是真如周不平所说,杨万里进入内院后十五年可入上乘,那么武道巅峰就是杨万里的囊中之物,二三十年后的青城将迎来鼎盛时期,前提是他活着。
  杨万里打完一套剑招,再将铁剑插入石壁耗费了较多的气力,有点喘,赶忙按着传武老师所授的吐纳方法来平稳气机,鼻吸口呼,数息时间便恢复过来。
  看着铁剑刺入石壁一寸左右,杨万里高兴的笑了笑,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入门到现在,两年半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刺入石壁的深度从一分到半寸再到一寸,看着石壁上数不清剑痕剑坑,杨万里的心更加坚定,做到最好,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别人给的。
  杨万里走过去,想把剑拔出来,一只手不行,两只手不太行,石壁夹得太紧,一使劲没站稳,摔了个狗吃屎,赶忙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的灰,又捋了捋头发,小心看看周围,没人。
  十三四岁的少年的心是还是澄清无邪的。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