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诛邪篆 / 第一章 潭中怪

第一章 潭中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引子】
  01「奇人」
  “今寺中无可杀者,恐当以夜叉又来。”
  宁骇求计。
  女曰:“与燕生同室可免。”
  问:“何不惑燕生?”
  曰:“彼奇人也,不敢近。”
  02「剑袋」
  宁果携革囊来。
  女反复审视,曰:“此剑仙将盛人头者也。敝败至此,不知杀人几何许!妾今日视之,肌犹粟栗。”
  03「囊中怪」
  囊忽格然一响,大可合篑,恍惚有鬼物突出半身,揪夜叉入,声遂寂然,囊亦顿索如故。
  宁骇诧,女亦出,大喜曰:“无恙矣!”
  共视囊中,清水数斗而已。
  ……
  《鬼狐传——聂小倩》
  【正文】
  自那日于荒庙别了宁生,燕生便背着小箱子往金华城南去了。
  彼时正逢学使主持文人考试,学子多如牛毛,城中房舍租金愈见高涨,燕生手中并无银两,只得另寻他处落脚。
  那庙里的夜叉受了他的剑气,看到他留给宁生的剑囊自然心生愤恨,想必定要触碰毁坏,囊内直通九幽,又有黄泉鬼吏坐镇,若有妖邪靠近,定然要惊动那撕妖吞怪的鬼吏,如今观那荒庙妖气已散,想必那夜叉早已被鬼吏带入黄泉。
  此间事虽已了,已无停留必要,然箱中的二寸宝剑如今失了剑袋,剑气外露,燕生一来恐引得有心人觊觎,二来观这城中千门万户,尚有几处屋舍的青瓦缝中有妖气缓缓溢出,他又怕招来强妖斗法,无奈之下只得先寻一棵千年的槐树,取槐树自根以上九尺九寸九分处截树衣做支剑鞘。
  城中嘈杂,楼舍密排,难见槐树之迹,燕生只得往河边匆匆赶去。
  行至桥前,放眼两望,岸边垂枝弄条者,皆为翠柳,天色已晚,燕生心生忧患,却见桥上迎面走来一老翁,古稀之岁,鹤发童颜,却是眉头紧锁,浑身妖气。
  燕生迎上老翁,曰:“老丈家中可是进了妖祟?”
  老翁一惊,止步叹息,双目含泪,欲言又止。
  燕生又曰:“吾自蜀山而来,常擅除妖捉邪,若老丈有心去邪,可领吾去府中小住,除妖必尽,无需钱帛,一日三餐三酒即可。”
  老翁观得燕生二九年华,气宇不凡,欣然致谢,燕生复曰:“吾虽嫉邪如仇,然吾箱中之剑,今缺一剑鞘,恐引得众妖前来寻恨,需寻千年老槐取衣,老丈可知方圆何处有此古木?”
  老翁看向燕生所负小箱,三寸长短,上边画着纯阳真人吕洞宾的画像,后面画着吃鬼的钟馗,又看燕生言辞恳切,不似愚弄,心想燕生定然是个奇人,心生感激,便指着桥东曰:“距此桥六里处,有一旧观,名唤清风观,观内道长与老朽颇有来往,早日些言我印堂发黑,恐是招了妖邪,今夜原是与他相约除妖之事。
  那观内后庭生一古槐,恐有千二年岁,你我正好一同前往。”
  燕生大喜,却见天色愈晚,恐生变故,不敢耽搁,便与老丈同行往清风观去了。
  行至途中,老丈自言半月前纳了一二八小妾,名唤竹娥,此女楚楚可人,房事娴熟,颇得老丈欢喜,然自竹娥进门,府中便怪事频发,府中的仆从也已折了三个,小儿子如今也卧床不起。
  燕生曰:“此女必为妖物,待得明日正午取了槐衣,明夜吾便前去随老丈除妖。”
  老丈闻言,心生不快,出言相斥曰:“汝何故今夜不随我归府,莫非桥上之言,乃逢场作戏,另有所图?”
  燕生听闻,笑曰:“午时三刻阳气浓烈,取鞘方有辟邪之效,老丈误我也。”
  老丈汗颜赔礼,曰:“小人之心,君子莫怪。”
  二人行了许久,方见一观,气势恢宏,飞甍翘檐,然此时大门紧闭,老丈推了许久,却不见观门挪动分毫。
  老丈欲唤道长姓名,却被燕生阻拦。
  燕生伸手推门,却见缝中渗出点点血光,心知不妙,手捏剑诀,朝着大门一指,一道白光自燕生指头迸出,穿入门缝,立马听闻一声凄厉惨叫。
  燕生复推,观门大开,门前却落着一尾断成两截的如柱黑蛇,蛇首别着一根银钗,蛇腹大开,流出数十人肝。
  燕生遂向观内看去,灯火凄迷,鸦默雀静,燕生惊叹曰:“此地颇不寻常,观顶金光涣散,邪气盘空,恐是几日前就已糟了妖魔。”
  二人快行,走入观中,却见观内大殿只燃着一根红烛,烛光摇曳,鬼影婆娑,地上残肢断臂无数,鲜血淋漓,怵目惊心,供奉太上老君的香案上竟然盘坐着一只人高的绿眼癞蛤蟆。
  癞蛤蟆头戴金钗,怀抱残肢,口嚼人胯,涎血相流,观得燕生前来,心知遇到不可欺的奇人,遂吓得魂飞魄散,将手中残肢丢下,吐出人骨跪地求饶。
  妖曰:“侠士饶命,妾与姊妹修于深山,本望成仙得道,奈何此观恶人相欺,万般无奈做了恶事,堕了道心,还望侠士网开一面,饶妾身性命。”
  老丈何曾见过此种惨状,被骇的肝胆俱裂,浑身哆嗦,两眼一闭晕死于门前。
  燕生见那妖物求饶,更生愤懑,眼露冷光,将背上小箱打开,箱中宝剑冒出一道晶莹毫光,直飞妖物。
  妖物观得毫光近身,惊慌不已,慌张躲闪,剑气临身,左蹼断于剑气之下,掉落香案。
  妖物倒地呻吟,睚眦欲裂,又知不是燕生之敌,看得燕生取出宝剑,更生胆寒。
  燕生方要发难,妖物突伸巨舌,卷起数道尸体朝燕生甩去,燕生朝着门外闪出,再进来时那妖物已了无踪迹。
  燕生放眼四顾,看到窗叶尚在摇摆,便要从窗户追将出去,却忽闻殿中香案帷幔之下传来异响。
  燕生不敢大意,恐此妖物尚有同伴遗留,便缓挪脚步,走至案前,掀开帷幔便要刺下,却见案下蜷缩一道童,束发年纪,额露金光,眼沉如水。
  燕生收剑问曰:“汝何故藏于案底?”
  道童爬出,拱手答曰:“妖邪作祟,道长修为不及此二妖,惨遭挖肝断肢之难,同门尽灭,妖物却对吾视而不见,故趁乱躲于帷幔之中,方留一息,本欲待妖邪走后逃将出观,幸得侠士仗义相救,感激涕零,不知侠士哪般称呼?”
  燕生观此子脸生异象,经此劫难而无惊恐之状,心知所遇之人他日必将有青云之命,遂还礼答曰:“吾乃秦人燕氏,字赤霞,剑出蜀山,汝又如何称呼?听汝口音,不似金华人士。”
  道童答曰:“余姓顾,名彦,字丹心,乃武都人士。因陪公子赶考至金华,无处落脚,夜宿荒庙,却不料公子深夜欲发,去了隔壁与一美女子亲昵,余常嗜睡,莫觉不妥,怎知次日公子已平白丢了性命,吾心想那女子定为女鬼所化,专害过路的冤家,余心生恐惧,然公子待吾恩重如山,我便从东墙折了一支桃条,欲夜间为公子寻仇。”
  燕生惊曰:“吾方从鬼庙而离,知那方妖邪有些本领,汝前何计而生?”
  顾童曰:“当夜果见那魅了公子的女鬼又来害我,先以美色相诱,见吾不为所动,便放了一锭金子在我床头,吾虽贫迫,却也爱财有道,便将金子从窗户丢了出去。
  她羞愧难当,自言姓聂名小倩,早在二九年华便已病绝,因尸骸葬于庙内,魂魄常受夜叉侵扰,又受夜叉逼迫,庙内无人可杀,故而害了公子,她又赞吾德行正直,不愿与我为难,又恐我遭夜叉寻难,便令吾鸡鸣而离。”
  燕生叹曰:“此鬼想必常与庙客承欢云雨,趁其不备吸取精魄,又吸人血供那夜叉享用,早日前那宁生要收取庙内骸骨,想必定是对那女鬼动了痴情,人鬼殊途,何苦,何苦……想必宁生已离,否则吾便去断了他这愚情!”
  顾童笑曰:“聂女言辞恳切,又受夜叉驱使,今弃暗投明,姻缘已定,汝又何欲赶尽杀绝?”
  燕生怒曰:“妖邪之物,不可怜之!”
  顾童见燕生嫉邪如仇,知他是刚正不阿的侠士,不敢再言求情之语,又曰:“自那日离了荒庙,余便于城中穿行,饥腹难裹,流落此处,幸得道长收留,寻仙问道,好不自在,哪知突遭此劫难,今已不知如何是好……不过汝既为蜀山剑仙,又因何故流落金华?”
  燕生曰:“除邪诛魅,修心炼器,剑仙之名,虚也。”
  顾童看向箱中之剑,眼生痴迷,遂问曰:“侠士观吾可习剑否?”
  燕生答曰:“尚不可知,汝可随吾同往,观吾诛妖,若妖惧汝,方可掌剑。”
  顾童不明,问曰:“此何故也?”
  燕生答曰:“非直不可习剑,非勇不可为侠,非奇不可诛邪。”
  顾童叹曰:“吾虽正直如竹,然失其勇,缺其奇,恐难缘剑。”
  燕生曰:“汝虽贪生,然无惧,额生金光,足以为奇,然可习剑否,与吾一同前去便知。”
  顾童颔首,遂随燕生同往。
  二人寻血而行,却见血如漆墨,恶臭扑鼻。
  二人掩鼻,行至翠山,踏入高丛密林,不多时停在山腰一处绿滩前。
  墨血入潭,再无踪迹。
  燕生曰:“此妖必然幻化原型,遁于潭中,且看吾捉它上岸。”
  顾童望去,月下潭中游着十来只青色癞蛤蟆,燕生突然伸手捉了一只掷于道童脚边。
  道童低头看去,此物仅有三蹼,却是在他眼前颤抖不已。
  燕生笑曰:“汝之奇可令妖惧,今已可掌剑矣。”
  话毕,燕生将二寸宝剑投出,将妖物钉死于地,随即拔剑于潭中清洗,顾童再看,癞蛤蟆已流出了一滩乌血,乌血扑鼻,阵阵恶臭,久久不散。
  顾童将离,燕生却回转绿潭,扫视潭中九癞,遂手捏剑诀,将其一一刺死,殷血漫潭。
  顾童心惊,只觉燕生之举,太过刚正,曰:“汝已绝妖物,何故枉杀?”
  燕生方行,答曰:“妖母虽除,然妖子观得你我二人容貌,他日成精作怪,定然与你我为难,留之祸害,早除心安。”
  顾童无言,郁郁而行。
  行至山下,燕生问曰:“此二妖与清风观相离甚远,何故害于众人?”
  顾童叹曰:“因师兄弟嘴馋,常于此山寻猎,三日前于绿潭捉得百只蛤蟆,八十黑蛇,于观中剥洗烤食,观内百八道士皆食之,想来当是此因。”
  燕生忽问曰:“汝可食妖子?”
  顾童如实回曰:“因慈生厌,不曾进荤。”
  燕生明了,曰:“若汝食之,今日恐已肝入蛇腹,骨进妖口。”
  顾童复叹,遂与燕生趁月往清风观去了。
  异篆氏曰:“只道妖物伤天害命,不见己身恶贯满盈,今朝恶恶相抵,同归幽冥,德行若比顾童,何惧妖鬼寻门?”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