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所幸,一场台风再次光临,让他无暇顾及这些过眼云烟,因为他将全力投入到防台工作中去。
李良安坐在窗边,侧头望着窗外的天空,若有所思。
今天天气不错,蓝天白云,只是云层些微厚点儿而已,这种天气怎么看都不像是台风的先兆。
而会议室前,直属库副主任孙长龙正在宣读分公司下发的文件:“各直属库必须按照分公司有关要求,坚决做好防台风工作,坚决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坚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自从李良安当上科长,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他听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厌倦。因为这些措辞,除了能在自己的一些报告和资料中引用两句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突然,他被一阵异样的沉默打断了思绪。
文件念完之后,孙长龙沉默良久。而他的沉默,也成功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同志们,可以看出分公司对这次防台工作很重视,所以,粮库现在临时决定,在这次台风过境期间,所有人都必须在粮库值班驻守,以便有能力、有人手,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坐在台下的李良安不屑一顾,发出轻声哼笑。不过,那声音也只有自己听得到。
毕竟经历过台风后,他也认识到,所有人值班驻守这种决定,意义并不大,因为对于粮食的保障工作,是仓储保管科的事,这仿佛是整个粮库不言自明的潜规则,除非真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要不然,其他科室是不会过问的。
但也正是因为经历过台风,经历过22仓的损毁,所以无论如何,李良安还是很清楚,这次的台风,是对自己升任科长以来的一个考验。
关于这一点,孙长龙同样心知肚明。
动员会后,孙长龙把李良安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他脸上始终挂着和善的微笑,对李良安说:“良安呐,想必你也知道,我们这次的防范工作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问题!做好了呢,是你我的分内之事,我们应该也必须做好!要是做不好,咱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咯!毕竟你我都是刚刚上任,说到底,这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所以,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考验呐!”
“辖区以前不也经历过嘛,您在东洲分公司这么些年,多多少少也经历过一些,怕什么,只要做好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按照工作要求,将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我想,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李良安表情认真地回答。
孙长龙从烟盒中取出两支烟,递给李良安一支,自己也叼上一支,顺手将两支烟分别点燃。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良安也学会了抽烟。
孙长龙皱着眉头吸了一口,又缓缓地从鼻腔中呼了出来,说道:“话是这么说,但这次不一样。我们这次的防范工作,很多人都在盯着,最终结果如何,都会被人看在眼里,成功与否,则直接关系到你我的前途命运。很多时候,天灾人祸,只在一线之间!”
天灾人祸,只在一线之间,确实如此!
在任何天灾面前,处理得当也就罢了,如果有任何处理不当之处,酿成人祸,那就非同小可了。但一提到“天灾人祸”这四个字,李良安脑海中便立刻想起了当年22仓发生的那件事,那是将人祸转嫁给天灾最完美的方式。想到这里,李良安又在心中轻声笑了出来。
商量完具体的工作细节之后,李良安从主任办公室出来,索然无味!他只觉得此次会议就跟粮库里大多数的会议一样,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因为在这些重要的问题上面,身为科长的他,知道该怎么做,也从来不会疏忽。他的这种自信,都是从基层保管员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经验使然。与其坐在这里开会,还不如到库区去转一转,或许还能发现点儿实际问题。
孙长龙似乎听到了李良安的心声,又从身后叫住正要下楼的他,只见他手里拿着一顶白色的安全帽,不紧不慢地从办公室走出来。
“走,我们一起去库区转转,”孙长龙边戴安全帽边说,“顺便把仓储科其他同事也都叫上。”
于是,李良安带着仓储保管科所有同事,跟着副主任孙长龙来到库区巡查。
孙长龙边巡查边做指示:粮库大门底下,一定要用沙袋铺一层,一来可以堵住缝隙,二来可以加固大门;大门以内、档粮门以外的挡鼠板,底部也要涂上一层防水胶,把缝隙补上,以防水位过高导致仓房进水;仓房四周的各类箱体,都要检查一番,看看有没有松动的迹象,有的话就要进行加固;台风期间,仓房门窗都要保证关好;各种机械设备,都要安置在罩棚里面,并进行稳定加固处理……
李良安静静地听着孙长龙做出的各项指示,但他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些指示内容上面。因为每次暴雨、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他们都在做这些工作,早已了然于胸。他不像领导那样,关注的是眼前和头顶,李良安在意的则是脚下——他发现在平时一次次进出粮作业过程中,一些下水道会被稻壳和麸皮等杂质堵塞,如果不及时清理,将严重影响库区的排水问题。
虽然库区紧挨着一个码头,按理来说不存在排水问题,但一来码头早已废弃,堆满了机械设备,对排水会造成一定的阻碍;二来那条河现在几乎断流,成为一段洼地,如果真有暴风雨,产生内涝的话,想必河流还会倒灌!
所以在巡查完仓房之后,他带领着几人,亲自对几处排水口进行了疏通。
没想到上午还是蓝天白月,下午就已经乌云密布,看来形式的确不容乐观。
“家里的电器都关了吧?”李良安来到检验室,左顾右盼之后,并没有看到陈娟,只见邱云正在电脑前忙碌着,便问邱云道,“要不你现在先回去?”
“孙主任不是说所有人都要值班吗?”邱云盯着电脑,仍然在忙自己的事,然后突然停下动作,望着李良安,“你可别仗着自己是科长就搞特殊!我要是回去了,孙主任的面子往哪里搁,你又怎么解释?也不动动脑子!”
李良安也不回应,只是倚靠在旁,露出淡淡的微笑。
“放心吧,家里应该没事!你专心管好仓储工作就好。”最后,邱云语气温和下来,头也不抬地说道。
“行吧,听你的!”李良安欣慰地笑了笑,“哎对了,这是你第一次遇见台风吧?”
“是啊,怎么了?”这时,邱云太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头看向李良安,好奇道。
“没什么,就问问。其实台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看这架势……”邱云偏着头,在找合适的角度观察窗外的天空,语气充满担忧。
李良安也顺势看向窗外。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
仓储科众人不敢有丝毫懈怠,尤其是李良安,他的一颗心始终悬着。
白天,每隔一小时,他就带着同事巡查一次库区,晚上,他会和值班人员一起巡逻。身为科长,他一直奋战在一线,凡事亲力亲为,正是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也不知是感染到了仓储保管科的同事,还是时刻提醒着他们,总之,他们全都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这场战斗之中。
但尽管如此,老天爷却并没有表现出一丝同情——风雨交加,粮库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上涨。
在焦急地等待中,夜幕降临。
李良安站在办公室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窗外一片漆黑,玻璃上映出他的身影。他点了根烟,抽了一口,烟雾从鼻腔中缓缓溢出,玻璃窗外,雨水成股流下,漆黑中的夜里,除了星点路灯若隐若现,地上的积水,似乎正在对他挑衅。
办公室里极其安静,除了砸在玻璃上的雨声,就只剩他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原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竟是如此的无能为力。现在,他只能祈祷,祈祷这场暴风雨快点结束。他极其缓慢地深吸一口气,然后又极其缓慢地吐出,安静的办公室中,叹息声清晰可辨的沉重。
这样的环境不适合外出,不适合工作,这样的环境,只适合回忆。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选择东谷储吗?或者说,你觉得东谷储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分公司总经理蓝英和蔼可亲的面容浮现在李良安眼前。
“我想您应该知道《天下粮仓》这部电视剧,这是我们专业老师推荐的,看完之后我才开始明白,粮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袁隆平老先生的贡献,现在的我们从来没有为吃饱饭而发过愁,自然而然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当我看到电视剧里,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歉收、饥荒横行,人们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才知道粮食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然,我们不希望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太渺小了,对此我们控制不了。而一旦这些灾难发生了,粮食就凸显出它的力量和价值,毕竟民以食为天!而东谷储的职责就是守护这些粮食,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所以我觉得能够加入东谷储是光荣和神圣的。”
李良安对这段话记忆犹新,他曾不止一次地回想过当天的情形。那天,他还在为自己能否进入东谷储而担心。可没想到,现在,他都已经是一科之长了!
这一步,李良安只走了四年。
而当初令人羡慕不已的白月,如今却已不在,还有李勇春、许浩、龙亦礼和钱仲,去的去,走的走,如果不是这些意外,没有这些机缘巧合,要在基层粮库熬出头,又是谈何容易!
尽管命运选择了李良安,但他心中偶尔还是会有疑问:那么多优秀的人在前面做榜样,他自己能够完全胜任科长一职吗?答案他不得而知,但他能做的,只有全力以赴,
对,全力以赴!现在的他,正是如此。
李良安抽完最后一口烟,在烟灰缸中掐灭了烟头,他走到办公桌旁,看了看桌上的值班表,表上显示今天值班的人是刘墉。于是他穿上雨衣雨靴,拿起安全帽和手电筒,走出了办公室。
雨势依然强劲,尽管身着雨衣,脸上还是被雨水浸湿。李良安眯着眼睛,不停地吐着雨水,表情痛苦地穿过篮球场,往仓储办公室走去。
“墉哥……这么早哇?”
李良安远远地就看见了刘墉站在仓储办公室门口,身披雨衣,在屋檐下静静地仰望着夜空上不断泼下的雨。他本想,到了办公室再给刘墉打电话,没想他已经早早地等着他了。
办公室门前,因为积水的缘故,李良安脚下的步伐变得沉重起来,通往办公室的这几步路,“哗啦啦”尽是蹚水声。
“我看差不多到时间了,就出来了。”刘墉漫不经心地回答。
“今晚应该是最后一次值班了,天气预报说,台风已经减弱,但我看现在完全没有减弱的迹象!估计得等到下半夜,雨才会停!”
“谁知道呢!走吧!”仿佛这件事与他无关,轻描淡写地说完这句话之后,刘墉就要直奔库区而去。
“哎……等等,等我把鞋脱了,门口已经积水了,不知道库区怎么样,现在穿着雨靴走路不方便,我直接换凉鞋算了!”
三下五除二,李良安便换好了鞋,两人卷起裤脚至大腿处,涉水朝库区走去。
果然如李良安所料,等到他们抵达库区,原本卷到大腿处的裤脚,已经在涉水过程中完全打湿。但他们顾不上这些,瓢泼大雨中,他们不断用手揩去脸上的雨水,在没及膝盖的深水中,艰难前行。一步接着一步,穿过一幢仓房又一幢仓房,李良安和刘墉正在完成他们的巡查任务。
“快看!”刘墉指着一处仓房大门底部,高声喊道。
李良安顺着刘墉手指方向看去,只见水位已经抵达仓房大门底部,水浪正在仓门处反复击打、碰撞!
“不好!”李良安赶紧朝仓房大门方向跑去,引得腰下水面阵阵波浪四起。
“怎么样?”见李良安正在检查大门底部,刘墉紧随其后跟上来问道。
“不好说,水位刚好达到这个高度,如果之前防水的工作不出问题,目前来看还行,但这雨继续下的话,也会存在不确定性,还是赶紧用沙袋加固吧!”李良安站在屋檐下,一边掏出手机,一边对刘墉说道,“你马上通知仓储科所有人,我打给孙主任,让他动员粮库其他人,快!”
很快,仓储保管科率先集合完毕。李良安简单布置任务后,众人便迅速投入到这场战斗中,此时,他们要与时间赛跑!
不一会儿,其余人也纷纷赶来,包括副主任孙长龙在内,全都投入到这场战斗中来,这仿佛是一场与台风的大决战!只能赢,不能输!
重型铲车在仓房之间来回穿梭,将备用沙袋运往各个仓房,人们两两一组,一刻不停地忙碌着。22个仓房,110个大门!如果想到这个数字,会让人感到绝望,但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去想,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封堵大门!
也不知过了多久,众人却慢慢停下手中急忙的动作,频频抬头,望向无尽的夜空,脸上带着一种惊讶和欣喜。
原来,就在他们奋力忙碌的时候,头顶的雨势渐渐减小,到最后几乎停了。这时,众人难以掩盖心中的激动,因为一旦雨势减弱,水位就会快速下降,仓房的威胁将会随之解除,这也就预示着,这一轮的防台工作,可以宣布到此结束了。
“好了好了!没事了没事了!”众人纷纷如释重负般感慨道。
“各位,辛苦了!”李良安朝众人喊道。与此同时,他深深地叹了口气,露出了久违的微笑,然后转头对刘墉说:“墉哥,辛苦了,今晚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明天还有更多的善后工作等着我们去处理呢!”
“嗯,总算结束了,你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刘墉也深深地叹了口气,疲倦憔悴的表情一言难尽。
这一晚,李良安在床上辗转反侧。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面试情景,始终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那些人和对话,就像放电影一样,一遍一遍在眼前浮现。但今天毕竟是累了,迷迷糊糊中,身体原始的本能,才使得他渐渐睡去。
窗外风停雨住,夜晚重新归于宁静,宿舍门前的大树上,一滴留恋不舍的雨水紧紧拽着一片树叶,晶莹滴透的雨滴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着微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