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淅淅、沙沙。
不知何时渐渐阴了下来的天空,淅淅沥沥的降着小雨。雨滴前赴后继的奔向小山、树木、土地。
溅起的味道和打在身上略冰凉的雨滴唤醒了发呆的平安。
也不知为什么,本就爱发呆、放空,胡思乱想的平安,在爷爷去世之后好像情况加重了。
以前静止下的发呆简直变成了随时随地。
“走吧,能回去了。”旺老头说着抬脚便走。
平安连忙拦住老头,指着身上扛着的柳枝问到:“这个呢?”
“放到你爷爷坟边吧。”旺老头被提醒一句,想起了这茬。向平安交代了一句,兀自续上脚步离开了。
扛着柳条,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开始微微发黏的土地,平安沿着田间的小路一步步的走向那片他经常去祭拜的坟地。
田间的玉米杆子被清了一片出来,周围散着些翻出来的颜色比较深的土壤。
其实平安和旺老头并没有等太长的时间,却发现他见过的墓前的坡道都已经被填了起来。甚至,坟包都渐渐有了雏形。
可能这几个亲戚是被雨声催促了吧。
“是平安啊。”看起来就很壮实的男人回过头对着平安道。“你也来铲铲土吧。”说着便将他手中的大铲子递了过来。
平安将手上肩上的两件套放在脚边,接过舅舅递来的工具,道了一声‘好’。便哼哧哼哧的铲了起来。
不多时,雨便停了,坟包也竖了起来,平安放下手中的铲子,擦了擦头上的汗,扭头拾起放在一边的柳枝儿和木棒恭恭敬敬的插在了坟包上。
默默站了一会儿。应着亲戚的叫喊一起回了家。
小院另一边支起的大锅里已经煮好了饭食。但应该是第二锅了。
村里的‘事儿’无论喜丧,做的饭第一锅永远都会被街坊邻居拿家里的大家伙事儿盛走。
第二锅才轮得到端碗在现场吃的。
巡视一圈,平安并没有看到自己的父母。大概在陪亲戚。
“平安!你可算回来了,快来快来,给你留了一碗饭。”一个老婆婆向着平安招着手。
“谢谢奶奶。”平安不知道老人叫什么名字,只是老在各家的丧事儿是见她。跑来跑去的帮人家叠黄纸。
看着平安端过碗,那老婆婆便扭头接着忙去了。
看着院子里的喧嚣平安默默的端着碗进了老屋。
屋子的东边,平安的母亲和姑奶奶正和奶奶说着话。
其实也没说什么,两个老人更多的是在哭,平安的母亲在一边劝着,不时也跟着哭。
平安过去问了个好,端着碗躲到了屋西头吃起了饭。
没几口便吃不下了,几乎熬了一晚上的平安此时却感觉不到饿。
另一边的姑奶奶正吵着要走,婆媳二人正挽留着。
姑奶奶终究还是没吃一口饭就走了,从始至终那个印象里和蔼可亲的姑奶奶都没有和平安说一句话。
平安能感受到她的悲伤,绝对超越了自己不知多少倍的悲伤。
送走了姑奶奶,平安的母亲又去忙别的了,奶奶回了老屋接着沉默。
平安站在院门口看着泛晴的天空愣愣出神。从爷爷去世到现在,平安并没有流多少泪,只是不停的发呆。
心里有一口郁气,却怎么也吐不出来。他知道自己和爷爷其实不那么亲近,爷爷奶奶更偏心自己的姑姑一家。
从小听母亲拉着家常,说老人的偏心,加上从小在外读书,很少回家,代沟、吵架等等,隔阂就慢慢积累起来了。
终是没有发呆太久,平安转身打算回老屋,却差点撞上从院子里往外出两个人。
平安连忙躲开,却见那两个人一点躲避的意思也没有,径直走了出去。
平安不知道这两个人名字,只记得他们好像比自己大了几岁。
村里的孩子玩起来基本都是一批一批的,相近年份出生的是一批。
从小在外读书的平安只对自己这一批的小伙伴比较了解。
对这两人也只是停留在,有印象,知道是自己村人的地步。
……
“太少了。再快一些?”
“不行,这个村子太小了,不能再快了。”
“那就换一个,反正附近有很多。”
“嗯。把周围这些都吃一遍就差不多了。”
……
“周东友!都怪你!害我来着穷乡僻壤的破地方!”穿着牛仔短裤和白衬衫的女人指着面前的男人,姣好的面容上满是怒气。
“我也不想啊,谁知道这家伙这么能逃。”提着公文包的男人无奈回应着。
“你应该怪学院,你以为我想来吗?每学期最少一个任务的规矩又不是我定的。”
“都怪你选这破任务,我真是受够了,下次一定不让你去接任务了!”
“我的姑奶奶,这已经是评分最低的任务了,我不也是想着这样能快点完成好回学院吗。”
“结果呢?周东友!我...”
说话声戛然而止,两人齐齐扭头望向远处。
“是吗?”
“一定是!可算找到了,走!老娘要扒了它的皮!”
周东友扶了扶眼镜,看着蛮不讲理的女同伴,不禁为他们的目标捏了把冷汗。
……
喧嚣了一天的小院沉寂了下来。平安坐在小院的石阶上,听着奶奶在屋里收拾着床。
平安本来想帮忙的,但被老人拒绝了。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平安本来是和父母一起住在老屋旁边不远的新屋,但是父母今天告诉他奶奶刚送了爷爷,让他过来陪着他奶奶。
好像是奶奶要求的。也许是因为孤独吧。平安想着。
“平安。”屋里的奶奶喊着院里的平安。
“你睡这边吧。”奶奶指了指西边的床。
西边的床已经收拾干净了,白天堆在上面的各种纸都被收拾在了一边的桌子上。上面还铺着一套新的褥子。
“嗯。”平安应了一声便去盛水洗漱了。
少顷,祖孙二人都躺在了各自的床上。
老屋的屋顶是可以看到梁的,木梁上积着厚厚的灰。梁和梁之间还有一点点残破的蜘蛛网。
斑驳的墙面上挂着摆钟、日历,都和墙面一样泛黄、老旧。
这是平安长大以来第一次睡在老屋里,夜风呼呼的吹,粘着老胶带的窗户不时哗哗的回应着。
“平安?”
“怎么了奶奶?”
“没事儿。”
...
“平安?”
“我在,奶奶。”
...
“老了老了,奶奶现在也和你一样,怕黑喽。”
“那就开着灯吧。”
“那多费电,开着灯也睡不着啊。”
...
月亮从太阳那里借来的光像是不用还似的造着。可它终究不是太阳,所以小村子里到处都是影影绰绰的。
夜风不时吹来几声色厉内敛的狗叫和瘆人的猫叫,配上每夜不断的虫吟,像是继续着白日的喧嚣。
只有一个个老屋,渐渐沉寂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