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永和九年 / 第四章 应让安石入朝闱

第四章 应让安石入朝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早春的阳光和煦的躺在朝霞上,懒洋洋地俯视着大地。小院里的翠竹边,不时传来弓弦的声音。晨练的习惯,是谢氏一族的传统,豪门子弟必须学习骑马箭术和枪棍拳脚,而且也只有富家子弟才有条件学习这些。
  日上三竿,谢道韫“咚”的一声,一脚踹开谢玄的房间。谢玄正梦见春节时坐着火车回家的情景,听见巨响,猛然惊醒,一下坐了起来,迷迷糊糊大喊:“哎呀!出轨了!出轨了!”
  谢道韫一听,更是气不打一处,“噔噔”几步到床前嚷骂:“你这个教不出来的懒鬼,骂谁呢?”
  看见漂亮的姐姐脸色煞白,谢玄“哇呀!”一声,赶紧想要把被盖捂住脑袋。可哪里来得及,谢道韫一把拉开锦被,右手如同灵蛇,闪电般揪住了谢玄的左耳。
  谢玄顺着力道,光着脚丫爬下床,口中直叫唤:“哎哟哟!姐姐轻点,哟哟,痛啊!”随即眼泪止不住吧嗒吧嗒的流。
  谢道韫那里肯轻易饶恕,见谢玄嚷嚷不停,正气头之上,再伸左手揪住谢玄右耳,口中训斥:“父亲知你顽劣,授权于我,可行家法,为是盼你早日成材。如今不思进取,贪恋奢睡,荒习学业。你这不孝的家伙,忘记先祖敦训,辜负列祖之殷切期许,如何对得起谢氏男儿之身?”说骂之时,谢道韫双手暗暗用力。
  “哇!我错了,我改!……哇!”谢玄可真哭了,这倒不是谢道韫数落的这些“罪行”让他认识深刻大彻大悟,只是感觉到自己一个孤独的灵魂,在这陌生的世界里遭受到这样痛苦和委屈,有一种无能为力的酸楚。反正也挣脱不开,索性放开双手,任由谢道韫揪拧,然后放声大哭。
  看见弟弟“哇哇”大哭,谢道韫毕竟是女人心软,心疼地赶忙放开“毒手”扶好谢玄,认真整理一下他凌乱的心衣和亵裤。又自床边取来衣裳,赶紧给谢玄穿上,抵御这早春的凉意。随即用温柔的巧手,轻揉谢玄红彤彤的耳朵,但口中也忍不住还念叨:“都十一岁了,姐姐也管不了你许久。两位同胞哥哥早夭,你是我家唯一嫡子,怎会忍心使你痛楚,实在是学业不容荒废,谢氏一族,还需七弟增誉添辉。”
  谢玄一边抽泣,一边答应着。泪眼中,看着谢道韫关切的眼神,还有悉心爱怜的动作,谢玄感觉到一种温暖。这也许就是家的感觉,或许说是这个肉体该有的血缘亲情。为了家族,为了民族,为了不白来晋朝一回,谢玄忍不住郑重地说:“姐姐,我会努力的,我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嗯!这样才乖嘛!”谢道韫露出春风般的微笑,用手轻轻捏了下谢玄的脸蛋,轻柔的擦干谢玄的泪水。一种感动触及谢玄内心,“姐姐”这个陌生又亲切的亲缘关系,让谢玄在这里有了一些存在感。忍住内心的唏嘘,谢玄梳洗完毕后,“呼呼”的喝了一大碗肉粥,把碗一放,就随谢道韫出门,认真地开始一天的学业。
  每天晨练过后,就是读书,晌午过后,就是习字、作赋、写诗,晚些时候,听谢安讲经释义。好在谢玄前世多练书法,拥有今生小半记忆的他,东拼西凑倒也勉强应付。为了融入这个社会,实现自己的承诺,谢玄免不了多下苦功,尽量克服懒癌中期的病症,天明之时就舞剑练射,回房之后就恶补学业。谢道韫看弟弟如此上心,也就关怀多于斥责。
  桃花谢了芍药开,不知不觉到了五月间。芍药的妍丽,对着晴空的艳阳,绿野中散射出初夏的喧闹。谢玄和谢瑶、谢冲练完弓箭,满头是汗的回到院内。谢玄满脸得意之色,比自己大两岁多的谢瑶,射箭技艺居然不如自己,更莫说小了几个月的谢冲。
  谢玄自穿越以来,虽然最想改变的身体没怎么变化,但力量一直在慢慢增长。每天练习的谢氏家族的入门剑法,这几日已经滚瓜烂熟,更奇怪的是:对于射箭的技巧有种说不出的领悟能力。每每挽弓射箭,对于目标,总能心有灵犀。力道与速度,都会拿捏得恰到好处。随着两个多月的练习,最近更有心得,五十步开外的箭靶,十箭之中,九箭能射中红心。今日比试,十箭皆中。谢玄觉得这样的成就,除了尽心练习之外,也许与两世为人有一定的关系。这也是没办法,毕竟机关枪、迫击炮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妄想,即便知道如何造,也根本造不出。
  兴冲冲地跑到房间,擦洗手脸,收拾了衣着。按照往日的习惯,几个猴跳就蹦窜到书房。
  到了书房却看见谢安眉头紧缩,拿着两封书信兀自摇头,谢玄赶忙问其原因。谢安这两月来,总被谢玄问及国家大事,知道谢玄是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德行,索性也就告诉其信中内容。
  两封信一封来自都城“建康”,写信者是会稽王司马昱;另一封是来自荆州的堂兄谢奕,也就是谢玄的父亲,现任职“荆州刺史”桓温的幕府司马。
  两封信都提到一个事情,就是驻扎在许昌外围的谢尚,对于赏赐物资发放稍有所偏颇,惹怒了新归降的张遇,张遇于是在四月中旬,在许昌据城叛变,并派兵进攻洛阳,同时攻打刚被晋军所占领的仓垣(今河南开封市东北),致使殷浩北伐大军一度受阻。谢尚和新降的姚襄,为了挽回局势,于是一同进攻张遇,但被早有防备的张遇在许昌城外打个大败,谢尚不得不率领残部退回淮南。谢尚兵败后,殷浩在北伐的进攻路线上孤立无援,也只有撤出洛阳,放弃仓垣退守寿春。
  此事震动朝廷,司马昱写信招谢安入朝出任,用以稳定当前败局。谢奕则替桓温至书谢安,帮其招揽贤才。
  自己的堂伯父打了大败仗,谢玄一下就没有了刚才的高兴劲,毕竟这两个多月,为了融入这个社会,家族意识渐渐建立。
  但听见自己亲三叔被朝党当个香饽饽来争,谢玄才缓了缓伤感,立马怂恿谢安赶紧出山为官。但是谢安却摇头否定,解释说:“当下局势,正是朝争暗流相激。晋朝之所以偏安一隅,皆乃几大家族尽心而为,如现在助其一方,势必乱了方寸,那时私心所驱,利益自顾,则上下离心,亡国不远也。”
  谢玄似懂非懂,但觉得自己有理,仍然劝道:“万急关头,何须顾忌太多?不如独树一家独大,如朝堂纷争不息,朝令夕改的政令,那才是亡国之道!”
  谢玄振振有词,鼓着腮帮子顿足舞手,不由让谢安莞尔一笑。谢玄小小年纪,有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谢安欣慰于自己数年的教育。为了让这聪明的子侄思维更加成熟,谢安辨言:“玄儿所言差矣!当今大晋朝,王、谢、桓、庾四家势力交错,其中不乏其他门阀夹杂其中,如玄儿所想者何止千万,却各怀心思。如以这般心计入朝,岂不让朝政混乱,所欲之事,必会处处掣肘,无益于国家大事。”
  谢玄这时倒听明白了,拥有后世的社会经验,他知道如果按自己的意思做,对稳定局势毫无帮助。若几大家族各立山头,引得无数各怀心思的小势力相互攻讦,无疑就是在“添乱”,更有可能爆发内战,那时才是离亡国不远。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各方的利益共同点,牵引着大家的努力方向,才能齐心协力,把晋朝进行发展繁荣。但这件事难之又难,没有德高望重的人气,没有超人的智慧,这种想法只是一厢情愿。
  谢玄顿时有点气馁,有点想放弃自己的“民族主义”,寻思着安心做个“公子爷”,娶一堆美女,过上奢华糜烂的日子,了却穿越的一生。
  看见谢玄神色晦暗,谢安示意其坐下,把话题岔开道:“玄儿近月来,学业大涨,其中武技尤为更甚。今晨见你剑招娴熟,已超过谢冲、谢瑶,自明日起,便可传授你谢家剑招绝学。”
  刚刚心灰意冷的谢玄,再度被谢安的语言挑起内心的兴奋:“啊!绝学?是什么剑法?”
  男人的好奇,不仅仅是缠绵的腻昵,男性天生对卓越武艺的向往,绝对没有年岁的限制,征服一切的欲望,成就了男人的魅力。谢安的“谢家剑招绝学”如同一针强心剂,足以打动穿越历史的谢玄所有的注意。
  “呵呵!此剑招不易学成,非悟性上佳者,绝不轻授。玄儿需平日刻苦熟练,再骑乘马上悉心操演领悟,才能有所成就,日后沙场征战,虽不说千军取上将,但也可自保无忧。如是悟性不佳,习练懈怠,稍有不慎,难免伤筋动骨,苦不堪言。三叔不会强求,试问:你可愿尽心苦学乎?”谢安买足了关子,就等谢玄下决心。
  近日里,武技的急速增长,让谢玄信心满满,那里在乎谢安口中的万难。于是谢玄满口应承,发誓要把“谢家剑法”发扬光大。
  谢安本意就是让谢玄多学技艺,以便早成大器,顺便摆脱其劝说入仕的烦扰,故而传授剑法技巧只用“倾囊相授”才能表达。
  一个教得尽心,一个学得卖力。谢家剑法以道家理论为基础,讲究天人合一,阴阳互济,顿、停、转、突之间时缓时疾。初学时拿捏不好分寸,如同鸭子学猫步,样子滑稽笨拙不堪。看着谢玄偏偏倒到,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子,一旁的谢道韫笑得直不起腰。
  领悟不到剑法精髓,又被姐姐一顿嘲笑,谢玄不仅没有失去信心,反而倔强起来,非要和剑招过不去,但欲速则不达,谢安赶紧叫停,随即解说奥义。谢道韫适时上前,用香帕轻轻擦拭谢玄额头上的汗珠。
  看见谢安挥剑示范,长袍飘飘,身形如游龙行云,剑锋又似疾风绕林,看得谢玄咋舌瞠目。心想:这个三叔,文才深厚,武艺非凡,隐逸山林之间,不为国家出力,实在可惜,必须得想个好理由,认真劝说,让他早日“东山再起”。
  想到此,谢玄心头一震,这“东山再起”的故事,不正是来自于谢安石(谢安)吗?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