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武侠仙侠 / 若星麟剑记 / 第十三回 小幽王蓟州施毒计

第十三回 小幽王蓟州施毒计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个护卫有些不解:“殿下,恕臣愚昧。为何那贼人一定回城?”
  耶律卜忠用轻笑着解释说:“你想,这蓟州城周围可都是平原,两只脚的能跑得过四只脚的吗?人有力竭时。况且,今夜无月,除了蓟州城城门口那两盏灯笼作路引,别的,方向也寻不得。失了方向,倘若绕圈儿打转,便被我逮个正着了。他会冒这个风险?放出两队,不过是疑兵之计。”
  说完,便教大军拔营,严守城门,昼夜轮班巡查,且下了禁令:不见换班队伍执当日交接令便来换班者,一律视为刺客同党;若换班队伍未到而私自离岗者,斩首后悬于城门口桅杆之上。
  一时间,军中震荡,人人都不敢有半点马虎。
  却说若鼎辉一击之后,迅速撤离,攀入城中。到了客房,心中琢磨,暗道:“不妙!我今日出城,并未退房,那掌柜的可知道。至打烊时我亦未归。如今兀地睡在房里,岂不教人怀疑?今夜无月,彼时无有马蹄声,那契丹崽子诡计多端,恐怕此时已猜到我回了城,便要不动神色地来拿我了!”
  于是小心地点了烛台照明,在茶杯中焚烧家书。同时迅速收拾行李什物。家书烧成灰烬,又加水捣散了余灰,方才罢休。确定毫无遗漏,若鼎辉这才敢往灵鉴道人的小院儿而去。
  寅时初,蓟州城内便吵嚷起来。
  起先,往来客商怨声载道,可一听配合调查就能拿一吊钱,何况自己又是清清白白的,便不说话了。
  查到若鼎辉住的这家客栈时,果如若鼎辉所料,那掌柜的道出个原委,说今日有人酉时出门,未曾回来歇息。
  蓟州太守教那掌柜的陪同,亲自去查,发现房中除了客店的摆设,别无他物,而一个茶杯中有些浸了水的草木灰,心中已有了个大概,便上报耶律卜忠用。
  于是耶律卜忠用教人仔细询问那掌柜的,画影图形,做了悬赏令,往城中各处贴去。
  他出手倒是阔绰,赏金,黄金百两。
  彼时一个普通百姓一年用度,顶破天算也不过五两银子。那黄金百两,已差不多有千两白银之巨。
  一时间,城内不少人都蠢蠢欲动。
  话分两头。
  若鼎辉趁夜摸入小院,与击竹子众弟子道明了原委。众人有的劝他出城,有的劝他留下,一时竟没个主意。
  还是若鼎辉自己想了个办法:“如今不可轻动。还请众位义士为我腾个住处,等蓟州风声渐缓,我再出城。”
  众人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如此便好。不过我等尚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
  一个年长的笑道:“如今灵鉴师叔仙逝,我等想请袖里飞刀暂时统领河北道的大局。”
  若鼎辉连忙推辞:“不可不可,我才疏学少,不知其中深浅,岂敢和众位相提并论?”
  有一个出来拉着他的手:“若兄弟莫怪我等突兀,这既是灵鉴师叔的遗策,也是我等表决之后的意见,兄弟莫要推辞了,我等都是服你的。别的不说,谁有那单骑刺杀契丹崽子的胆量和本事?”
  执意不肯放手。
  众人一言一语地劝,若鼎辉只是回绝。
  “众位兄弟,不是我不答应,只是我屋里人的产期将近,家父催我速速南下,实在是久留不得啊!”
  听得此话,大家都不好再明劝,却换了个法子:
  “若兄弟且宽心。按师叔的意思,只是暂代,等熙德师侄北上,便可交接。届时兄弟来去,我等便不理会了。况且,如今,蓟州城内开始戒严,只有我等尚可活动,兄弟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确实为难。不过,既是走动不得,不妨且歇几日,避过风声,此间便替我等犯难之事,拿个主意也就是了。”
  权衡之下,若鼎辉也只得答应。
  不过他心中不快,虽然不便表露,却仍有些情绪,借着调侃牢骚轻轻发泄:
  “也罢也罢,你们一个两个的,又不撒手,又不住嘴,生怕我这煮熟的猪肉下地跑了是吧?要是我不答应,你们这些个家伙还不得把我扫地出门,教我睡大街去!罢了,罢了,哎,哎,撒手,撒手。先说好,最多七日,多了没有!我就是个客,别指望我挑这个大梁子。”
  众人一通笑闹,各自补觉去了。
  蓟州城一夜折腾,不论平民官员还是往来商客,都倦怠不已。
  通缉令已经贴出,画的是若鼎辉变装之后的样貌。就算若鼎辉再作变装,身高体魄却不容易变,一旦露了破绽,便是一场死斗。
  他不敢冒这个险。
  况且,他也很好奇,灵鉴道人究竟在这契丹人治下的青、幽、并、冀之地,做些什么。没想到,竟是情报工作。
  击竹子当年隐居九嶷山时,他和他的一众弟子,就构建了这个叫做“千机”的门派,当然,也是江湖中最大的情报组织之一。
  千机门主要有两类情报人员,或者说,两种打扮:一种是乞丐装束,一种是普通客商。
  乞丐装束的,一般是不会武功的人,毕竟没人会无端地怀疑一个食不果腹的臭乞丐是敌国的探子;客商打扮的,可能就是高手了,因为容易被怀疑,或者打劫。
  当然,也不绝对,比如击竹子本人就时常扮作乞丐,这叫藏拙;有的弟子虽不会武功,但人情练达,也有扮作客商的。
  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若鼎辉知晓其中三昧,登时想到,说不定以后见到的乞丐,都是他的师叔、师侄,便忍俊不禁。
  不过他已然发了话,如今倒和那些“甩手掌柜”有几分相似;或者说,倒像个挂了大将之名的参军。
  不妙的是,城里的人,开始相互猜疑起来。
  他们努力回想着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新来的,久住的;但好像没什么发现。
  张榜第一日,毫无进展。
  耶律卜忠用却轻轻一笑,大手一挥:“想是百两不够。加到一千两。”
  第二日,旧榜揭下,换上新的,蓟州城里立刻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红了眼,逮着人就不放手。
  就像有鱼的水塘,你投了食饵,便扭头扫尾的来抢。外围的挤破了头也想进去,里面的又不肯走,便只有拼了命地碰头顶嘴,就为了那一口食饵。——毕竟,野生的鱼儿,有几个能吃饱?
  这一招真够狠——
  抢食儿的,恨不得抓一个是一个,就差把蓟州城掘地三尺。各路牛鬼蛇神,都逃不过这些住民长时间的调查。那些狠人,连哪年哪月哪个时辰,都要仔仔细细问清楚了。要是答不出来,或者模棱两可,直接送官。
  你说,要是跑了怎么办?怎么办?那肯定是“刺客”啊——街上大呼一声“抓刺客”,立时便人头攒动,一丈宽的路都能给你堵个水泄不通。
  可你要是不抢,嘿嘿,什么人能千两黄金都不屑一顾?十有八九就是个刺客。直接教人抓进牢里严刑拷打。若是抓错了,还能讹一笔赎金。
  ——既然千两黄金你们家看不上,那你们随便拿个两、三千两黄金来接人吧,要是迟了一时三刻的,说不定身上就要“少”点什么了。——这不,还有赚的。
  对于契丹人来说,第二日的效果,明显好了很多;虽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但有几个倒霉的,撞了狂热的蓟州城住民们的枪口。
  人人都想成为那个幸运的“天选之子”。
  但人人都不知自己只是棋盘上那一颗颗微不足道的棋子。
  可那小幽王唯恐天下不乱,偏要火上浇油。
  第三日,他亲自在软玉乡门口召集蓟州城的百姓,装作言辞恳切的样子,劝告大家说:
  “百姓们!我知道你们都是我大辽的‘好’百姓,也明白你们对我大辽的‘忠心’,但今天我们审查的人里,很多都是‘无辜’的平民!大家不要心急,也不要泄气,本王在此宣布,凡提供线索者,蓟州府会根据价值的‘大小’,赏赐一吊到十吊不等的奖励;如果能提供‘确凿’的证据的,赏二十吊;若有人提供了关键证据、线索,让我等抓到刺客者,除了赏黄金千两,本王‘特许’,再封一个‘世袭’的爵位,并且可以举家搬迁到我大辽最繁华的上京,‘享受’大辽贵族的生活!”
  阶层的跨越,远比钱财的诱惑,更让人痴迷与沉醉。
  于是,蓟州城的人们,彻底疯了。
  
热门推荐
太乙最强装逼打脸系统玄浑道章大魏读书人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一品丹仙大乾长生坐忘长生武侠之神级捕快洪荒星辰道仙府长生玄幻模拟器真君请息怒绝世强龙诸世大罗大奉打更人皓玉真仙女帝好凶掠天记天元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