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了张荣这句话,他常景瑜就放心了。
在这应天府开工坊做生意有个好处,地处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水网发达水路运输方便。当然缺点也是过于明显,就是天子脚下各种大王小鬼数不胜数。玻璃工坊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是刚刚度过了初期的试生产的阶段。
才开始盈利没有个半年时间就被人给盯上了。
现阶段作坊也恰巧处在大王觉得是个鸡肋,小鬼们能当个宝的时候。
原材料涨价除了因为宝钞的原因,还有一些人指示恶意涨价,然后在故意压价终端产品,让工坊入不敷出濒临破产他们好直接收购。
幸运的是在完全破产之前他常景瑜总算拿出了目前为止最完美的产品,气泡最少,颜色最好,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的玻璃杯。
当然这一个玻璃杯并不足以瞬间就扭转工坊的营收状况,但这次的事情却意外的拉着航海侯入伙,他若是能够说动汉王也加入其中,再给他派一些兵丁,还有那个大叔要是也能分给他一些兵丁的话。那么他就可以完全扭转现状。
而这些金子就是稳定军心用的,虽然危机没有过去但只要让人看到希望就可以。
剩下的事情就等军队到位一次就能扫个干净。
不过话又说回来,常景瑜是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吃独食儿。他很乐意带着这个时代的特权阶级玩,带着这些人玩他也可以更快的完成资本的初始积累同时将其转变成新兴资产阶级。
但要怪就得怪有些人太贪心了,觉得他常景瑜全家流放,他和妹妹是偷偷留在京城容易欺负。
那可就不要怪他常景瑜了!
败则怀恨在心,胜则反攻倒算~
坐在这摇摇晃晃的马车里,一路到了东宫。心中盘算着未来要如何收拾...啊,不是应该是未来要如何发展的他并没有把张荣说的关于东宫的规矩放在心上。他的历史还可以,关于明朝的事情并不是说每一个记得清清楚楚。
但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以及后面的那个赫赫有名的叫门天子他还是记得一清二楚。
‘胖子...’常景瑜心中默默念叨的这个词。
明仁宗,仁,历史上能得到‘仁’这名号的皇帝啊,那可不一定都是什么好东西。某风华电视剧里这位胖皇帝可以说是全局的智力天花板,将‘以退为进’这四个字玩的超溜。
而历史上记载这位皇帝由于当太子时间被压得太狠了,下面又有两个弟弟使劲的想要夺位。
结果就是继位之后便放飞自我,没多久就嘎了。
但常景瑜觉得这是个很反常的事情,这位胖子皇帝的庙号为‘仁’,能得到‘仁’这词的可不是完全什么善善之辈。他和他儿子在位期间被成为‘仁宣之治’,不被忽略说明这个胖子必是手腕过人,谋略长远之辈。
一个放飞自我,沉迷于声色犬马的皇帝可做不到这种事情。
从这个角度去看,历史上说明仁宗放飞自我就有三种可能性。一、掩盖真实的死因。二、麻痹汉赵两王。三、文官集团反扑进行抹黑。
可能是三者之一,也可能是三者同时都有。
无论历史的真像到底如何,现在他常景瑜都要面对永乐时期的常务副皇帝,仁宣之治的奠基人,未来相关电视剧里的治理天花板。
胖子皇帝,明仁宗,朱高炽!
到站,下车,入宫了!
‘为什么总有一种自己要被去势的感觉。’
常景瑜心中吐槽着,跟着自己的姨父进了东宫的大门。
东宫,明太子居所。这里即是太子居所的同时又不是太子的居所,这里还有东宫六傅詹事府、左春坊、右春坊、司经局,各衙门各有印信及翰林院中选择优秀人才充任伴读和教辅官员。
简单的来说这里是太子的家,兼学校,兼内阁...嗯,不太准确但在永乐一朝应该差不多。
常景瑜记得永乐是不喜欢处理政务的更喜欢军旅,尤其是到了后期几乎是将所有的政务都教给了太子来处理。
自己就是亲率大军去打仗。
跟着张荣一路往里走,见了太监,见了宫女,见官员,大家对他这个太孙伴读的态度不一,一部分官员看起来警惕,一部分太监和宫女倒是有点讨好的意思。
稍微想想也能明白,太孙,未来的明宣宗,只要自己不踩在朱棣和朱高炽的红线上,同时不要让朱瞻基讨厌自己,那么自己未来几乎是一条坦途大道啊。
自己基本不会分走太监的权利,如果相处的好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助力。
而自己做得好一定也是必然会分走大臣的权利,而未来之位的重臣之位也就那么些,自己多吃点别人就少吃点。
这东宫的官员自然不会都对他有好眼色了。
穿过几道门,迈过几道坎,常景瑜终于见到了目前的东宫之主和他老婆。
“诶?”
完全没有听身边的张荣在说什么,常景瑜第一眼见到朱高炽便觉得很熟悉,总觉得自己像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
“长得很像是永乐帝!”常景瑜不由的脱口而出。
一时间房间里的气氛变得安静的有点吓人。
这房里就只有张荣,他,太子和太子妃以及几个小宫女和太监,谁也没想到常景瑜会这样没头没脑的蹦出来这句话。
一时间居然无人知道接什么话。
“你个混小子。”张荣踹了常景瑜一脚,赶忙道:“太子陛下赎罪,臣这侄儿自幼缺乏管教,口无遮拦...”
“你刚刚说什么?”朱高炽可没有听张荣的话,他反倒兴致勃勃的样子。
“您长得很像当今皇上。”常景瑜一下明白自己是意外的踩中了太子的欢心。
“我听人说,脸圆有福,太子有福便是国家有福,而且我听说当今皇上乃天下雄主,天命所归。一看太子殿下的面相就知道当今皇上何等的英明神武。”
“真可谓是虎父无犬子,太子殿下未来比是圣主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