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孟敬文闻言大喜,激动的想到:徐州诸将中我的兵力最多,戍守徐州者舍我其谁?如此我便可以拥兵据徐州,待时机成熟,将庞勋取而代之也不无可能。
孟敬文当即率部朝彭城疾驰而去。
当孟敬文率部疾驰到彭城外数里处之时,突然从道路两旁杀出了一支伏兵,孟敬文部措手不及,很快便被击败,孟敬文被伏兵生擒。
正月初三,庞勋将孟敬文处死于彭城。
河南道海州西境。
庞勋部将还不知彭城危急,所以并没有引兵回援,仍在继续寇海州。
海州朐山县刺史府内。
海州刺史将诸道援军将领聚集到了一起,共商克敌之策。
一名将领提议道:“我们可以将贼人必经桥梁的桥柱锯断,但却不让贼人看出异样,再在要害之处设下伏兵。
等贼经过桥梁之时,桥必崩,贼军必乱,届时伏兵趁机杀出,贼军必败。”
海州刺史采纳了这名将领的提议,于是便安排了下去。
当庞军来到临朐县南部的一座桥梁前面后,庞军没有丝毫的怀疑,直接便开始渡桥。
当桥上的庞军人数越来越多后,被锯断的桥柱不堪重负,桥轰然倒塌了。
庞军士卒顿时变得仓皇散乱,这时,埋伏在附近的官军突然杀出,将庞军全歼于河岸边。
淮南道扬州。
淮南节度使令狐綯已经收拢了数千溃军,同时各道援军也已抵达。
于是令狐綯便对攻打寿州的庞军发起了进攻,最终大败庞军,斩获数千人。
淮南道楚州。
辛谠遇见了敕使张存诚,张存诚得知泗州的情况后,便以舟船助辛谠回援泗州。
当辛谠引兵入泗州后,由于庞军水陆布兵,锁断淮流,镇海军忌惮庞军,便不敢前进。
于是辛谠便对镇海军将士说道:“我请为先锋,胜则继续前进,败则任由你们回浙西。”
镇海军将士没有答应辛谠,于是辛谠便在军中募选了数十名敢死之士,将他们的职名记录在了卷宗上。
辛谠先以载米之船三艘、载盐之船一艘乘风逆流直进,两岸的庞军纷纷用弓箭射他们,顿时,箭矢射入船板的声音如同急雨落在屋顶般急促。
当辛谠船队来到临淮城下庞军设置的水寨前后,辛谠当即帅众死士用斧头砍断了水寨闸门,进入了临淮城。
临淮城上。
泗州军将士见援军已至,皆欢呼雀跃,城上顿时喧呼动地。
杜慆及将佐皆喜极而泣,纷纷前往迎接辛谠。
正月二十七,临淮城上的守军望见有水师自东而来,守军认出东来水师的旗帜为镇海军的旗帜。
当镇海军水师行至距离临淮城十余里之处时,庞军突然列火船以据镇海军,于是镇海军便止帆不进了。
临淮守军将情况禀报杜慆后,杜慆还和辛谠以及其他将佐一同登上的东城墙。
杜谠看清情况后,便令辛谠率死士出城迎接镇海军。
辛谠便率死士乘战舰横冲直撞,穿过了庞军舰队,来到了镇海军水师处。
镇海军水师是由张存诚所帅九艘载米之船所组成,张存诚一见到辛谠便叹息着说道:“
将士们在半道上便想撤退,存诚屡次以自杀相逼,也仅让他们前进至此,现在他们又止步不前了。”
辛谠闻言感激的对张存诚再拜道:“难为张敕使了。”
“辛判官不必如此,我也是想为圣上分忧,可惜我能力不足,只能劳烦辛判官了。”张存诚赶紧扶起辛谠,沮丧的说道。
辛谠随即对镇海军将士扬言道:“诸位将士,泗州的贼人其实并不多,非常容易对付。
你们看我只帅数十人,乘船数艘便能自由进出临淮城,由此可见我所言非虚。”
镇海军将士被辛谠说动了,辛谠便帅众扬旗鼓噪而前,庞军见镇海军勇猛而富有锐气,纷纷退避,于是辛谠便帅镇海军轻松进入了临淮城。
河南道宿州。
康承训正引麾下千人渡浍河,突然,庞军伏兵从周围杀出,将其围困在了河边。
正当康承训准备拼死一搏之时,朱邪赤心帅沙陀五百骑及时赶到。
朱邪赤心帅沙坨骑兵奋楇冲围,救出了康承训。
庞军士卒被沙坨骑兵的勇猛所震撼,皆生出了畏惧之心。
康承训见庞军披靡,于是便于沙坨骑兵合击庞军,最终大败庞军。
随后康承训使硃邪赤心将沙陀三千骑为前锋,沙坨骑兵,陷陈却敌,屡败庞军。
徐州彭城使府内。
庞勋收到了王弘立的请战书,王弘立自矜淮口之捷,请求独自率领所部三万人破康承训。
庞勋觉得王弘立有能力打败康承训,于是便同意了王弘立的请求。
二月十一,王弘立引兵渡过了濉水。
是夜,王弘立率军袭击康承训所部驻扎的鹿塘塞。
次日黎明,庞军将鹿塘塞团团围住了。
于是王弘立便与诸将佐登高望鹿塘塞内的情况,此时王弘立自以为攻克鹿塘塞、大败康承训不过是片刻之间的事。
突然,沙坨骑兵左右突围,出入如飞,庞军士卒纷扰移避,沙坨纵骑蹂躏,致使庞军士卒死伤无数。
庞军已然大乱,鹿塘塞中诸军争前恐后的出塞奋击庞军,庞军大败。
王弘立见状大惊,赶紧骑上坐骑,独自突围而出,向彭城逃去了。
王弘立这一逃,庞军群龙无首,便更加混乱了,士卒纷纷四散而逃。
庞军中最先溃逃的便是那些被庞军强迫、裹挟入伍的百姓,因为唐懿宗有敕令“诸军破贼,得农民,皆释之”。
有一部分庞军将士被官军围困在了濉水边,随着官军不断地收缩阵型,庞军将士不断地被逼下濉水,庞军将士溺死者不可胜纪。
还有一部分庞军将士朝着襄城的方向逃去了,官军在后面紧追不舍,犹如割韭菜一般收割着庞军将士的性命。
这场战争结束后,从鹿塘到襄城,伏尸五十里,除去寻不到尸体的庞军将士,被官军斩首者达两万有余。
官军打扫战场后,所获庞军资粮、器械,堆积的如同几座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