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唐:怒揭皇榜,李二偷听我心声 / 第144章 李二的决心

第144章 李二的决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不就是吐蕃蛮子吗?
  
          怕个卵?
  
          嘭!
  
          李二重重的把拳头砸在桌子上,无视裴寂,直看向程处亮:“程处亮,敢战否?”
  
          程处亮上前一步,昂首朗声回答:“有何不敢?”
  
          “好,朕陪你战!”
  
          随着李二的话音落下,裴寂当即急了:“陛下三思啊!”
  
          “西北区域复杂,而且行动多有不便,严冬寒冷,吐蕃人占据天时地利,切不可听程处亮小儿所言!”
  
          劝诫完李世民,裴寂又看向了程处亮:
  
          “程处亮,你鼓动陛下打仗,是何居心?稍有差池便会动摇国本!”
  
          李二狠狠瞪了一眼裴寂。
  
          这老家伙百般阻挠,这样的左仆射,他宁可不要。
  
          区区吐蕃就能动了根本?
  
          你这是看不起大唐?还是看不起我李世民?
  
          鬼面将军,程处亮!
  
          三千兵马就能力战突厥,杀个七进七出!
  
          区区吐蕃,算个什么东西!
  
          李二猛然站起来怒吼道:“朕意己决,整军备战,和吐蕃蛮子决一死战,房玄龄!”
  
          “臣在!”
  
          房玄龄立刻站出来,躬身做出领命的架势。
  
          “你来拟出征檄文,今日朕决定,我大唐不和亲、不割地、不求和,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大唐绝不向吐蕃蛮子低头求和!”
  
          李世民看着裴寂,沉声说道:“如再议和者,杀无赦!”
  
          “陛下,请三思!”
  
          裴寂无论如何都不肯松口,他看着李世民:“如果陛下不肯悔改,那臣便辞官!”
  
          “请便!”
  
          李二当即冷声说道。
  
          此话一出,裴寂当即面如死灰。
  
          第二天一早,关子吐蕃人攻打大唐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之前是中原混战,好不容易大唐建立,让他们过上了几天好日子,现在吐蕃又来了。
  
          大唐究竟造了什么孽,竟然被这般觊觎?
  
          不过很快,百姓们就看到了从皇宫里传来的张榜。
  
          “先是突厥,再是吐蕃,无耻要求我们割地嫁女求和,可恨蛮人欺我大唐。朕作为皇帝,向大唐子民承诺:从世民始,大唐不和亲、不割地、不求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护我大唐子民不再遭受战乱的侵袭!犯我大唐者,虽量远必诛!”
  
          这是皇帝的话。
  
          刚刚经历了大唐北疆的战乱,无数人前赴后继铸就大唐脊梁的消息,
  
          让大唐子民的血还没有冷,他们看到李世民的檄文后,刚刚平复下去的血液,再次燃烧起来。
  
          “说得好,不和亲,不割地,不求和,我大唐脊梁,自陛下开始建立,试问天下谁能与我大唐争锋!”
  
          一位文弱书生,将手中的毛笔掰断:“自今日起,我王染投笔从我,进入军队护我大唐江山!”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此皇帝,吾辈幸也!”
  
          又一位文人站出来,眼睛中闪烁着激动地泪花:“兄台莫急,我与你同行!”
  
          “国难当头,我还读书有什么用!”
  
          一位文士用力的攥紧拳头说道:“我年少时,尚且习武,但长大后大唐已经建立,我以为习武无用,今日尚有我用武之地!赳赳大唐、共赴国难!”
  
          也有年轻力壮,听着激动人心的檄文,跟着激动起来:“我关东男儿,向来都是手持五尺青锋,吐蕃蛮人欺我大唐空无人?吾前去从军,有哪位兄弟随我一同前往?”
  
          “我去!”
  
          “吾愿往!”
  
          “同去,同去!”
  
          一位打柴壮汉,看到城墙上的檄文后,激动地拿着柴刀挤到最前面,二话不说,便想上前把李世民的檄文
  
          撕下来。
  
          “喂,你敢撕陛下的檄文?”
  
          正血脉喷张的士子看到有人动手撕下檄文,立刻上前将其阻拦:“这是陛下的檄文,你如果撕下来,可是要被抓起来的。”
  
          “不是,俺不是。”
  
          壮汉不怎么会说话,激动地脸色通红:“俺,俺爹以前是天策府的士兵,俺想拿回去让俺爹去看看,陛下
  
          的檄文,告诉俺爹,他在边境上流的血,不会白流。”
  
          “那你也不能撕下陛下张贴的檄文啊!”
  
          准备入伍的士子,听到壮汉的话以后哭笑不得:“你先随我离开,我去找店家把檄文给你誉抄下来,拿回去给你爹看不就行了。”
  
          也是哈~
  
          不过壮汉在面对士子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
  
          他只是普通的劳力,而对方是读书的士子,以前没接触过,只是觉得他们高高在上。
  
          现在看来……还是挺好说话的嘛。
  
          士子把誉写好的檄文交给壮汉:“你识字?”
  
          “会一点,俺娘教我的。”壮汉很不好意思的说道,“当年在边境,俺爹用一条胳膊救了俺娘,俺
  
          娘为了报答嫁给了俺爹,您……您也要去入伍吗?”
  
          士子点点头:“这是自然,天子守国门,吾辈自当竭尽全力,你也去?”
  
          “嗯,俺爹秦王对他们家有恩。让俺报效秦王。”
  
          “那好,我等一同前往!”
  
          一个李世民都不一定记得的老卒,却把儿子送上战场。
  
          一个青灯古卷的士子,投笔从戎入军队,要和蛮子作战。
  
          他们谁都不认识谁,却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大唐人!
  
          李世民让房玄龄写的檄文,不仅是在长安,而是散向全国各地,让所有人都看到李世民的决心和毅力。
  
          随着这份檄文的广泛传播,无数身挺傲骨的文士、青壮,纷纷放下手中的毛笔和锄头,开始参军,为国征战。
  
          但也有人为此嗤之以鼻:“呵呵,什么为了大唐的脊梁,无非就是骗人的把戏,明明是一个女人都能解决的事情,凭什么让我大唐好儿郎上战场送命?”
  
          “就是,和亲又能如何?这不是为了大唐的安宁吗?何须打仗?兵者,国家大事业,凶也!”
  
          但他们的话,很快就被身边的人打断。
  
          有脾气火爆的士子听到他们的话,直接冲上去,
  
          一拳头砸在他们的脸上,然后狠狠的吐了一口痰:
  
          “你们说的还是人话?我大唐男儿需要让女人付出去保护?当我大唐好儿郎,都把头活在女人裆下吗?”
  
          “这种人无耻,吾等羞于他为伍!”
  
          “说那么多千什么?打死他们!”
  
          不分由说,周围的人一拥而上,直接将之前说话的两个人打的是满地找牙。
  
          城内的百姓和土子们,一个个热血沸腾。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