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唐:怒揭皇榜,李二偷听我心声 / 第142章 没有骨气的老东西

第142章 没有骨气的老东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二把边关奏报拿给身边的太监,让他进行传阅。
  
          然后缓缓说道:“吐蕃人趁着我大唐西北边军东调
  
          之机,突然集结兵马侵犯我边关,日内已连破三城,今天把诸位喊来,就是要商议一下,如何应对!”
  
          随着李二的话音落下,一旁的长孙无忌立刻说道:“陛下,如今我大唐的国库,已经
  
          无法支撑一场战争。”
  
          李二如何不知道,大唐的国库无法支撑起一场战争?
  
          之前的一场和突厥的举国之战,已经彻底打空了大唐的国库。
  
          “不能打,也没法打。”
  
          李二在程处亮面前可能会说两句真话,但面对老臣,李世民是一句话都不会多说,能不说实话尽量不说实
  
          话。
  
          即便是和亲这一建议提出来,那也得是诸位朝臣他们提出来,省的百姓对他的行为有所诟病。
  
          “吐蕃这是在趁人之危,大唐岂会受他们的裹挟?”
  
          “但是我大唐真的经不起任何一场战争了。”
  
          房玄龄也在一旁无奈的说道。
  
          “汉文景两帝通过和亲,为中原换来长久安宁,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而汉武帝只为彰显自己的文成武德,悍然发动对西域的攻击,虽然为他赢得了战争,却将他们的国库打空,以至于后来的灭亡。陛下,兵者国家大事也,切不可妄动干戈。况且我朝国库空虚,百姓仍没有办法从战争的水深火热中走出来,我认为,和亲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被李二赶出去,又趁机跟着长孙无忌等人混进来的裴寂当即站了出来,刷自己的存在感。
  
          证明自己还是有用的。
  
          可是他的话音一落,李二当即略带怒意的说道:“那可是朕的女儿!”
  
          虽然李世民也有想过,让女儿嫁过去,平息战争,但他听到程处亮对水稻种子的描述后,觉得吐蕃人最想要的是布匹、丝绸,铁器还有种子,只要把这些送过去,等来年以后,国库有了粮食,自然可以让程处亮把他们都给打服。
  
          但现在裴寂可好,直接说和亲。
  
          这虽然是迫不得已的做法,但直接就这么让李世民把女儿送出去,他也心疼。
  
          国与国之问,先谈嘛,总不至于一上来就把底牌亮出来吧?
  
          裴寂可好,一句话不说,先把底牌亮出来,这特么是谈判?
  
          程处亮站在一旁一言不发,这样的交涉,他恶心透了。
  
          这些文臣的骨头,真是软成渣!
  
          想想钟房、再想想二狗子..…
  
          那些定州百姓的骨头,也比这些人的要硬!
  
          真是一群懦夫!
  
          “臣认为,不可取川。”
  
          长孙无忌不是宰相,但他却代表
  
          了关中门阀,他的态度非常重要。
  
          而且,一日吐蕃人长驱直入,对于长孙无忌以及他背后的势力威胁会更大。
  
          裴寂,代表的是河东裴氏。
  
          ‘吐蕃蛮人和突厥蛮人是一丘之貉,他们的胃口,永远不会填满,他们觊觎中原富饶,如果我们这一次给予更多,会让他们的胃口更大。”
  
          长孙无忌开口说道:“不如我们和他们谈判,日后再徐徐图之,只要稳住吐蕃三五年,大唐的兵锋会更加锐利,到时候我们可以派遣精兵良将,将吐蕃人打回去,至于和亲…”
  
          “臣认为是拉拢吐蕃蛮人的手段,只要尽可能
  
          将其安抚,我们就可以为自己增加一个优秀的盟友。”
  
          程处亮听到后,觉得长孙无忌一开始说的还好,后面就太想当然了。
  
          吐蕃蛮人不是狼,他们只是鬣狗,指望他们长记性?
  
          还不如相信猪会飞!
  
          裴寂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冷哼声:“长孙大人说的未免太远了一些,眼下的局势才需要更好的解决,寒冬
  
          已至,大唐将士连棉衣都没有准备好,如何打赢这场战争?我认为,和亲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孔圣人
  
          云......”
  
          “裴大人就不要在这里咬文爵字,孔圣人的话,我们都会说。”
  
          长孙无忌横眼看着裴寂,冷声说道。
  
          蛮人终究是蛮人,战争是解决他们的
  
          最好手段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展现出他铁血的一面,曾经隋朝的中郎将,也是持枪上过战场的人。
  
          “你说,大唐如何战?”裴寂摊开双手,说道:“没有粮饷,怎么打?没有棉衣,怎么让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和吐蕃人战斗?”
  
          长孙无忌黑着脸说道:“裴大人听错我的意思了,我没说现在打,我只是在为大唐争取时间。”
  
          “呵~”
  
          裴寂看着长孙无忌冷笑着说道,
  
          “本就是一个和亲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你却要大动干戈的打仗,和亲只需牺牲一人,便可让我大唐边境无
  
          忧,而打仗却要千万将士的命,大唐将士们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够了!”
  
          李二听着裴寂和长孙无忌的争吵,当即愤怒的制止道。
  
          “程处亮,你怎么看?”
  
          李二朝程处亮问道。
  
          “不和亲,不割地,不乞和,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
  
          程处亮看着李世民,“如果大唐将士的命,需要用一个女人去换,那你们要去问,大唐的将士,答应不答应!”
  
          两句话,把李二的脸都给说红了。
  
          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啊,被一个小家伙给教育了。
  
          曾经的李二,也曾有过这样的梦想,他也希望大唐可以做到这一步。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治理一个国家,怎么可能那么容易?
  
          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万般无奈啊!
  
          长孙无忌现在还年轻,他也有些少年血性,被程处亮两句话怼的说不出来话,但裴寂是老不死,他在朝堂上混了那么多年,又是从小在贵族长大。
  
          程处亮的话,骗骗小孩子还行,但对于他来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北唐王,做人不要太锋芒毕露。”
  
          裴寂看着程处亮说道:“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能够换来短暂的和平,还不是可以让大唐更加安稳?以后大躺强盛,谁还敢对大唐露出獠牙?治大国如烹小鲜,圣人曾经说过的话,总是有些道理。”
  
          说来说去,说的就是程处亮年轻气盛。
  
          另外就是说,你别以为治国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刚过易折。
  
          但程处亮却对此嗤之以鼻,他看着裴寂,开口说道:
  
          “裴相说的...…屁都不通,恐怕和谈之后,可以为你们家族的生意,打开方便之门,我倒是听说,吐蕃的牦牛似乎特别有名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