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从拿到守卫皇宫的重任后,顾汉青轻松不少,至少不用担心后世的神机营命运,落在自己身上了。
历史上京营士兵和腾骧四卫营、侍卫上直军、皇城守卫军、勇士营、内操宦官、京城捕快一共15万人对战李自成的11万大军被打的丢盔弃甲,兵力优势下守城居然不敌流寇,让人大跌眼镜,除了统帅无能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兵无战心,底层士兵活的艰苦异常,人们渴望改变,李自成进京后京城居民焚香迎接,跪地称呼自己为顺民。
进入三月以来,各地坏消息不断传来,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巡抚卫景瑗自杀,宣大总督王继谟弃城逃跑,宣府总兵王承胤投降,巡抚朱之冯自杀。宣、大两镇的陷落让京师臣民震惊不已,人们意识到了闯贼的强大,随着各地不断有官员投降闯贼,不少人动了改天换地的心思,皇帝轮流做,如今怕是要到李家了。
此前已有发往各路营兵的勤王命令,对于是否让边军勤王,朝廷多日朝议不决,随着宣、大两镇的陷落,朝廷迅速对边军发出勤王的命令,蓟镇总兵唐通镇守居庸关,辽东总兵吴三桂带着边军和随军家属撤入关内。
顾汉青也没闲着,天天跑去老岳父家联络感情,老岳父名钟晏,世袭五军营千总守备官,早年因平乱立下功勋,升至中军都督府,任都督佥事正二品的官职,明初五军都督府权利极大,自中叶以后卫所兵糜烂,五军都督府就变成了养老衙门。
前些日子顾汉青为了挤走皇城守卫军,唆使手下兵将天天与皇城守卫军打架斗殴,三天一大打,一天一小打,把皇城守卫军揍的人人鼻青脸肿,最后事情闹到皇帝面前,就是他岳父替他摆平的。皇帝见皇城守卫军这么废物,大发雷霆,命令兵部把皇城守卫军拉到城外操练,神机营提都内臣也是被骂的狗血临头,四个武官被罚俸半年才算了结此事。
宣、大陷落后群臣人心惶惶,闯贼近在咫尺人人自危,各个家族世家都是议论纷纷,都在怀疑是不是要改天换地了?
三月十五日,闯贼到达居庸关,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居庸关守备蓟镇总兵唐通,监军太监杜之秩居然直接开关投降了!
京城中一片哗然,居庸关一破闯贼可直逼京师,此前关于改朝换代的言论,更是让人深信不疑。
崇祯皇帝也是气的吐血,对于满朝文武再也不敢轻信,紧急命令世袭勋爵襄城伯李国祯总督京营戎政,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为监军。
顾汉青又宴请神机营其他几路武官,众人也是对前途迷茫,上官提督太监杜之秩都投降闯军了,自己该何去何从?顾汉青对于偷皇帝计划十分慎重,自然不能跟他们明说,只是说陪都南京有大人物拉拢他投靠,拉着军队过去升官发财不在话下,三位武官受了顾汉青大量钱财不说,就连手下哨官和把总也是被顾汉青喂饱了。
左掖武官曹灿、右军武官刘文贵、右掖武官高举正不知所措间,又有平时关系不错的同僚出主意,都是欣喜若狂,三人商议后都愿意以顾汉青马首是瞻,这些武官平时都吃空额又克扣军饷,对手下也不似顾汉青这般友好,肯定不可能拉走全部手下,顾汉青只让他们带着能信任的属下先出城策应,自己带着剩余人马应付朝廷,几天后与他们汇合一起南下。
曹灿三人带着亲信和家属,扮作百姓混出城后,顾汉青也是松了一口气,京城人心惶惶不安,都在找门路,或投靠李闯,或跑去南方避难,看到这幕情景,顾汉青也是感叹人心隔肚皮,嘴上说着忠君爱国,心里怎么想的只有危机时刻才能看出来。
忙完神机营这边,又要忙岳父这边,顾家虽不是大家族,也算是个小世家,自然要与钟家商议今后何去何从,自家人坐一起也没太多虚伪,钟晏固执己见,认为改朝换代也不会危及到京城的大家族,不肯随着顾家南下,顾汉青嘴皮子都要磨破了,让他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后老爷子勉强同意,让钟瞳带着自家五军营一千私军随着顾汉青南下。
顾汉青现在的职责是守卫皇城,对于抽调他防守外城早有准备,这几天在京城到处制造混乱,造成流寇潜入京城的假象,李国祯当然不敢让皇帝处于危墙之下,抽调守卫皇城的神机营防守外城。
三月十六日,闯贼攻破昌平,焚烧部分明陵享殿,十七日开始进攻京师外城,京兵十几万不堪一击,一日之内外城广宁门被攻破,守军只能退守内城,破城只在旦夕之间。
十八日夜,崇祯皇帝身穿便衣与王承恩在城内奔走,召集众臣组织突围事宜,众臣皆闭门不出,包括国丈嘉定伯周奎、定国公、成国公等众勋贵无一应答。这些勋贵显然已经打算投靠李自成了,他们认为就算改朝换代也需要他们这些贵族来治理天下,拥护闯王肯定能加官进爵。
顾汉青站在午门上,看着崇祯皇帝失魂落魄地带着王承恩,如行尸走肉般慢慢走着,心中感慨万千,前几天还在风光无限的皇帝,这才几天就被群臣抛弃了。
他快步走下城楼,招呼众兵将跪在地上,跑到皇帝面前,跪下喊道:神机营众将士请陛下移驾南直隶主持大局。后面众人也高呼道:请陛下移驾。
崇祯眼神复杂地看着面前跪着的两千多人,出神良久,旁边的王承恩面露喜色也跪下提醒道:陛下,请移驾
崇祯缓过神来,双手扶起顾汉青激动道:顾卿不愧是忠良之后,朕定然不会辜负了众将士。
说完又让众将士起身,许下高官厚禄,又当场封顾汉青为神机营提督,负责南下之事,众人听的心花怒放,对自家大人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些人有一千多人是别路神机营的将士,在自家武官哪里被克扣军饷,平常还不受待见,被顾汉青重点收买,过来后自然是忠心耿耿。
顾汉青也是激动不已,几个月的准备就等这一天了,他当即各种命令发下,按之前的计划布置,把总林三杰负责善后事宜,并潜伏京师打探消息,这林三杰四十多岁,世代都是跟随顾家,他的哥哥为了保护顾汉青的父亲牺牲在战场上,林三杰为人老实稳重,顾汉青对他也是极为敬重,尊称他为林三哥。
顾汉青的姨家表弟冯志焘,已跟随郭威去天津卫准备粮草船只,冯志焘父亲是庆州府知府,从小见多识广交友广阔,为人圆滑的他对这种事更是得心应手。
顾青衣负责带人保护非战斗人员,一众人收到命令,分头行动,林三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流民尸体,换上龙袍和太监服饰,直接放在皇宫中烧的面目全非,伪装成皇帝太子和王承恩,又找来一些女尸伪装成皇后公主们,同样烧的面目全非,收拾好后,他将潜伏在京师,伪装成百姓混在城中打探消息。
顾青衣指挥兵丁东奔西走,接上一众非战斗人员换上百姓服饰,跟随顾汉青一起前往东直门。
顾汉青领着两千多神机营和一千五军营,到东直门一看,顿时有些好气又好笑,之前挖的地道完全没用了,东直门外根本没有流寇防守,挖了一个多月的地道白费力气了。东直门这边像是赶集一样,无数富商官员拖家带口的往外逃,这些人都雇佣着镖师和打手护送,熙熙攘攘的人群不时有打骂声传来,顾汉青顾不得维持秩序,他吩咐手下粗暴地分开人流,带着众人扬长而去。
一行人从东直门出发,不过两个时辰就到了通州渡口,这时天已微亮,中途只有零星的流寇拦截,被顾汉青轻易打散。
前方哨探回报渡口有两伙人在交战,顾汉青带着几个亲信上前观看,原来是前几天就出城神机营右军、右掖两路人马正在守卫渡口,按之前的布置,右军右掖两路人负责通州渡口,左掖负责通州至天津的官道接应,如果渡口实在守不住只能汇合右掖走官道了。
细看之下,攻打渡口的流寇只有八千左右流寇,应该是流寇听说这边渡口富饶,想过来发财的,这些流寇披甲者不多,全部都头裹红头巾,一队披甲士兵骑着马到处督促士兵攻进去,与守卫渡口的神机营打的热火朝天。
顾汉青虽没有与流寇打过交道,但也打听出不少有用的信息。闯军自从大量文人武官加入后,正规化了许多,李自成本人的老营主力两万多人,身穿黄衣头戴黄头巾,这些都是精锐人马,号令整齐人人披甲作战勇猛。李自成手下十几个将领的军队差一些,头戴红头巾,披甲不多,多为裹挟而来的壮丁,但人数众多,有十几万之众。
顾汉青看着眼前的情形,脑中飞快的思考着,走官道去天津卫有三百多里路,最快也要三天才能到,快马加鞭两天半就够了,如今马匹只有几百匹左右,这边三千多人,只能拿下这伙流寇,坐船走潞河到天津卫只需一天半就能到达。
顾汉青回到队伍,吩咐顾青衣带着二百精锐,每人三匹马,护送非战斗人员,汇合守卫官道的左掖人马,走官道去天津卫,自己带着三千多人内外夹击吃下这伙流寇。
明末军队吃空饷已成习惯,神机营也不能例外,顾汉青因为早有谋划,自己军中一千五百人都是足额,其他三路左掖、右军、右掖都只有千人左右,三分之一的空额也不算太多,曹灿刘文贵和高举每人只带出五百人左右,曹灿正在官道接应,这里的刘文贵和高举人马不多。
刘文贵和高举领着千人左右苦苦抵抗着流寇进攻,顾汉青指挥神机营两千多人分列三排,五军营千人在左翼策应,队形缓缓逼近流寇。
流寇早就探马回报三千多人正从后方攻来,那将领正是张世杰,自从被刘泽清偷袭后,从平阳县逃出生天,手下死伤惨重,李自成交给他的阻断京师南下退路的任务也泡汤了,本想抓一些壮丁去围攻京城将功赎罪,走到一半又听说京城已经被攻下来,气的张世杰暴跳如雷,大骂京城守军无能。眼看任务泡汤,只好带着部队和新抓的壮丁共八千多人来到通州阻断潞河,只希望能交差李自成。
正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皆有来因,张秀和李旭与平阳县地方官员豪绅大打出手,导致平阳县防务空虚,被张世杰看到机会贪念一起,福兮祸所依,机会也是祸事的根源,又被刘泽清抓住机会痛扁一顿,张世杰的任务也泡汤了,又让顾汉青轻易地逃出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