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科幻灵异 / 日蕴 / 订婚 10

订婚 10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翌日,王锦敏带着董堡主的拜帖求见,说明来意后让张秀目瞪口呆,他从没想过在这边娶妻生子,这剧情怎么不按剧本走?
  董家堡提出两个条件:一迎娶董君如为妻,二董家堡的三千壮丁必须有张秀和董君如共同带领。答应这俩条件,董家堡就全力配合张秀的招募壮丁行动。
  张秀称要考虑一下,打发走王锦敏后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攻打董家堡他还真没把握,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头绪,最后还是王浦提醒他,第二个条件可不是他能决定的,张秀一想便想明白了,可不是嘛,就把决定权交到刘之干手里吧,他同意自己带兵,才能考虑第一个条件啊。
  不用自己做决定的张秀顿时精神一松,感觉自己有婚姻恐惧症似的,怎么会有这种情绪?难道自己潜意识中不愿意结婚?想不明白也不用纠结了,只是感叹没想到政治婚姻会落在自己头上。
  下午他就去找到刘之干,没想到的是刘之干居然同意他带兵了,这真出乎意料,或许对他来说三千营兵不算什么吧,根本没有放在眼中。
  翌日,张秀找到城中最好的媒婆,上门去董家堡说媒,虽说两家都同意,但古代人对风俗还是很看重的,说媒、看亲、过礼一样都不能少,这边没有父母,只能张秀一手操劳,换帖、合八字后就算订婚了,这新娘子算是张家人了,只是张秀父母新丧不宜操办喜事,只能等以后找个良辰吉日娶过门。
  忙活了一天,张秀总算空闲下来,看亲的时候两人见了一面,给张秀的第一印象这女的不简单,不像这时代的标准美女“瘦马”那样柔弱无力,这董月娥身材高挑,跟张秀差不多高,一米七五的样子,丹凤眼樱桃嘴瓜子脸,很像一位女将军。据说从小骑马射箭还训练了几百娘子军,标准的当代花木兰。
  接下来就要忙活招募民壮事宜了,第二天董家堡的王锦敏就过来商量招募民壮的事情,董家堡只有2200民壮,他们又从山贼中挑出800人共3000人。张秀让他们拉上横幅写着:公侯将相本无种,但凭今朝马上取,在县城多走几圈。
  张秀又写下通告:王师勤王人人有责,平阳县全境15至30岁壮丁三天内自动投军,违者没收田产,本官亲自去抓者全家鞭二十。
  平阳县众百姓看到董家堡都服软了,自己更不可能抗拒了,除少数心存侥幸者大部分都陆陆续续的应征。三天后清点人数,只有一万八千人应征入伍,张秀又是带着几百兵丁到处抓人,打了十几家鞭子,一时鸡飞狗跳,人人自危。两天后总算把适龄壮丁差不多都编入新兵营,一共二万四千人,加上董家堡的三千人,一共二万七千人,差不多够交差了。
  平阳县边上有乐安江,乐安江连通饶河,船运发达来这里谋生的临县人不少,算是个大县人口共有十几万,15至30岁的适龄壮丁差不多就这么多了,老弱入伍意义不大,张秀找到刘之干说明情况,刘之干非常高兴,没想到这么顺利,看来这张秀是个人才,满口赞赏要为张秀请功,张秀客套一番,又把新兵二万四千人交到刘之干手中,就告辞离去了。
  经过上次的失败经历,张秀深刻意识到这个时代官身的重要性,他不想学李自成,奔波半辈子才让手下成长起来,他没那么多时间,必须走的更快更稳。经过这些天的思量,他决定第一个计划就是先除掉刘泽清,取而代之。然后再寻找李旭两人共同决定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明中叶以后,朝廷不再禁止民间的刀枪棍棒和弓箭武器,但对弩、盔甲、火器、盾牌这类违禁品还没解禁,私藏盔甲弩火器是重罪,但近年兵匪横行各地豪强私造盔甲也无人监管,所以这董家堡的3000人也有部分人拥有盔甲,武器都有但很简陋,大多是腰刀长矛和部分弓箭。
  张秀来到北门外的临时营地中,三千兵士就在这里生火做饭,搭建营房,可以看出这些董家堡兵丁虽不是正规军人,也经过一些训练基础。营中王锦敏正在指挥众人搬运粮食物资,应该是刘之干打开乐安县的官仓,分给这边一些补给。
  张秀走向前,王锦敏看到张秀过来,行礼道:张大人
  张秀问道:王先生,刘将军送来了多少物资?王锦敏看着手中清单道:粮食三百石,腰刀二百把,盾牌二百,还有长矛若干。
  这王锦敏三十上下,嘴上留着小胡须,手中拿着折扇一副文人墨客打扮,据说是殿试落榜后说动王家家主加入了董家堡,王家家主见他极有主意,就让他代表王家参加各种堡内事宜。
  张秀点点头,粮食不多,换算成后世单位大约有五万五千多斤粮食,可以吃一个星期。营中没有战马自然不用操心草料和大豆问题。
  王锦敏接着说道:大人,堡主指派王某今后协助大人行事,请大人吩咐。
  张秀想了想道:以后你就负责后勤物资这块吧。
  说完张秀又好奇道:王先生可是举人大老爷,怎么会到这军营中厮混?
  王锦敏苦笑道:大人说笑了,哪有什么大老爷,若在太平盛世还好,举人在县衙或州府做个吏员倒也逍遥自在,但世道艰辛下,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先生休要妄自菲薄,张某虽没念什么书,但最是敬佩读书人”张秀笑着安慰道
  “先生对现在时局有何看法?请先生教我”他接着道
  说起这个王锦敏来了精神,咳嗽一声道:指教不敢当,有些微末看法或许能入大人法眼。
  他迈着步子摇头晃脑道:王某虽不在官场,但也知道些许刘大帅的威名,大人在大帅帐下效力,是福是祸时难预料啊。
  “先生但讲无妨,这里没有外人在场”
  王锦敏看了看周围没人,盯着张秀的眼睛低声道:刘泽清此人残忍好杀,对待属下如同猪狗,实在是难成大事之人,大人可要早做打算啊。
  张秀边说边往江边走去,王锦敏跟在后面。快到江边时他停下脚步,望着江面对王锦敏道:何去何从,请先生指点迷津。
  王锦敏对张秀这样看中自己有些高兴,他兴奋道:将军可单独北上勤王,何必受制于那刘屠夫?与勤王大军一道剿灭流寇,到时大人名扬天下,眼下大明已积重难返,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大人登高一呼,何愁大事不成?
  古人对名望极为看中,只要参与勤王,就算是失败,也是忠臣孝子,对提升名望有很大帮助。
  张秀有些吃惊这人的异想天开,这古人的见识真是不可小看啊。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后世的阅历,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案,不过这王锦敏恐怕不清楚清廷的威胁有多大,在他心中大明虽然衰败,但对付区区建奴还是轻而易举的。
  张秀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沉吟良久指着江面上一处江堤道:先生可知那边是什么吗?
  王锦敏顺着张秀的手指望去,那边有江堤挡着,看不到对面,这时的江面上有大风刮来,浪涛汹涌澎湃,附近的商船渡船都往这边靠来。
  王锦敏看着汹涌的浪涛有些出神,半天才回过神来,才想起张秀的问题,他道:说来惭愧,我还未去过那边江面,属实不知那边是什么光景。
  张秀不以为意笑到:我也不知啊,不知是因为我们身在低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纵观全局,所以我们应当先站在高处,看到万里河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啊。
  他又笑道:先生勿怪,我只是有感而发,并无其他意思。
  王锦敏过来第一个建议就被张秀否决,他有些尴尬道:大人见识卓越,王某佩服佩服。
  张秀见这个书生颇有才能,起了重用之心,虽然他受限于本身的眼界,但也算机敏异常,便试探问道:王先生,某有一事不明,望先生指教。
  “大人但讲无妨,王某定当知无不言。”
  “张某自认不是什么好人,怎能让堡主和王先生这样的大才看中?”
  王锦敏沉吟片刻缓缓道:大人可知君子之谋和小人之谋的区别?
  张秀好奇道:愿闻其详。
  
  王锦敏笑道:君子之谋堂堂正正,阳之道也,使人心服口服,盛世之根基所在。小人之谋不择手段,阴险毒辣,平乱世之必备也。
  正所谓乱世当用重邢正是如此,乱世人人只想自保,你若行那君子之道,只能是疲于奔命徒劳无功罢了,小人之谋即便是再不符合规律,任何人也要思量三分违逆的后果能否承受,故,王某认为平乱世必须阴阳结合,先阴而后阳,两者缺一不可,大人以为否?
  张秀一脸平静,内心却震惊异常,这时代的书生思想觉悟这么高吗?这些事自己都不懂,他是怎么想到的?张秀回想着前世看过的电视剧,应该怎么表现才能拉拢住他。
  他转身拼命地眨着眼,把眼泪挤出来,热泪盈眶地握着王锦敏的双手,激动地说道:先生真乃大才也,此番言论正合我心意,得先生相助,胜过十万雄兵!!!
  本卷完,小流氓、神经病、情场浪子和官迷他们在这乱世如何挣扎?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本故事纯属虚构,除大省大城外其他一切地名皆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由此引起的法律问题和地域黑,本人概不负责。
热门推荐
这个大佬画风不对我在帝国当劳模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快穿:反派女配,你有毒黑化男主总想套路我玩家凶猛快穿花招:扑倒专属男神!轮盘世界快穿之陪你看星辰大海神级快穿:病娇宿主,求轻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桃源俏美妇穿成黑化男主的白月光美漫:名场面全被我曝光了透视仙王在都市快穿之宿主横行霸道女主她是个bug从四合院开始的天道轮回大佬今天又凶残了吗穿书之每天醒来师尊都在崩人设